为什么战争罪犯冈村宁次最终会无罪释放?

导读:

冈村宁次(1884-1966),日本帝国时代陆军大将,二战中国战区的最高陆军指挥官,缔造昭和军阀的“巴登巴登同盟”三羽乌(类似中国文化里的“三杰”)的第二位,戏剧的是后来成为战时首相的东条英机曾经给过这三货打下手,被随意差使。他曾在日军正规作战中率先实施装甲兵团空地联合突破,在非正规作战中成功的抑制了华北反日游击战活动。最后,由于蒋介石的庇护,成功的逃脱了战后的审判同时被聘为台湾高级教官,日本右翼势力任其为“日本战友会”副会长,1966年病死东京。

为什么战争罪犯冈村宁次最终会无罪释放?

那么,问题来了,这位本因和众多战争罪犯一起走上行刑架的“大坏蛋”,为何最后会成功逃脱死亡的命运?

对此,日本作家野岛刚曾在《最后的大队:蒋介石与日本军人》一书中,对这戏剧的结局进行了相应的详述,认为原因是:

为了日本军民遣返任务的顺利推动

遣返任务,属于战后对战败国士兵的一种相对人道的做法,和一般意义上的优待俘虏这种做法理念别无二致。可以说,日本鬼子有如此待遇,和中国几千年来对仁道的传承和坚持密不可分,当然这种做法也符合军事法庭的判决结果,但后来的很多人都觉得遣返这些沾满了中国人鲜血的日本兵是个历史错误。很多人都觉得,他们的下场和战斗名族杠的那些日本兵也一样,不让他们大部分的接受在天寒地冻的西伯利亚接受奴役生活,没扛下来的只能死去的命运,也应该当劳工一样使唤,建设战后城市。但历史就是开了这么一个玩笑-----全部遣返。

那么所谓的“任务顺利推动”好像说的这任务没这些身负重罪的战犯协助一样会很艰难?事实却是如此,当初原本计划三到四年的遣返任务,不到一年就几近大功告成了,一定程度上还节省了中国当时的人力和物力,遗憾的是便宜了日本人。

为什么战争罪犯冈村宁次最终会无罪释放?

然而,实际上“为了日本军民遣返任务的顺利推动”这个借口,根本不足以作为国民政府不逮捕冈村宁次的充分理由的。因此,国民政府内部,主张逮捕冈村的声音就一直没有停过。

1946年6月,国民党国防部长白崇禧,就曾向蒋介石提出了一份名为“关于冈村宁次的处理方案”的文件:

冈村是侵略中国的魁首,同时也是被指定为战犯的人物,若是依法对他进行处置,对于国内舆论也可以产生宣传效果。我们可以用对他判处有罪,再以特赦加以减刑的方式,一方面表现守法的态度,同时也展现出中国式的宽大政策,可谓一举两得。

从这份文件中我们很容易地能看出这是一份出于政治利益考虑的建议,另一方面,此时的国军哈人民解放军的战争也在进行的如火如荼,对于当时的国军,逮捕战争罪犯冈村宁次能在舆论上给群众一个交代,可能对战势有点好处。只是遗憾的是,蒋介石并没有接受这个一举两得的意见,冈村又逃过了一劫。

为什么战争罪犯冈村宁次最终会无罪释放?

左蒋介石 右白崇禧

1947年,遣返任务基本结束,国民政府对冈村的处置,在舆论上有一边倒的态势。于是,这年秋天,冈村被关进了战犯监狱。不过据说他在监狱里好吃好喝的,除了自由被限制,其他的都很好。

1947年年底,东京大审判的最终判决结果传到了监狱中的冈村,当天,冈村在日记中写道:

我得知了土肥原、板垣等人被处死刑的消息。在我青年时代的同期毕业生中,和我一样憧憬大陆、携手一路走来的同志盟友共有4人,其中的土肥原、板垣被处死刑,矶谷和我则被囚禁在大陆的战犯监狱里,实在令人感慨万千。今天我和矶谷对坐,谈了谈自己的命运观。

就在新年伊始的1949年1月21日,北京被攻陷;在严酷局面的逼迫下,蒋介石终于表明了辞职下台之意。他表示,将任命副总统李宗仁为代理总统,并且将之后的事情全权委任给代总统。

冈村在日记中提及李宗仁时,是这么写的:

“后者(李)对我,并不像前者(蒋介石)那般抱持着好意;然而,纵使我遭逢多舛的命运,那只怕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吧!”

正如冈村感觉到的那样,随着内战局势的恶化,以及国民政府内部的权力结构变动,他自己的命运也已经到了危险的悬崖边缘。后来,审判他的日子最后还是来了,但结果确实如此的意外。

石美瑜审判长

在上海战犯法庭负责审理冈村的,是一位名为石美瑜的法官。

为什么战争罪犯冈村宁次最终会无罪释放?

替换高清大图

石美瑜,1908年出生于福建,在司法考试中,他以第一名的成绩合格,因此得到了“福建才子”的称号。从年轻时代开始,他就以优秀的司法人才之姿,备受众人瞩目。在日军占领上海的时候,他脱离了法庭转入地下;在战争结束之后,他对那些被指认协助日军的中国人,也就是所谓的“汉奸”,进行了彻底而严格的审判。他因此声名鹊起,旋即被拔擢为上海战犯法庭的审判长。

以日本军的残虐行为为中心,石美瑜对酒井隆、谷寿夫、向井敏明、野田毅谷寿夫,进攻南京的第6师团司令官;向井敏明、野田毅,号称在南京举行“百人斩”杀人比赛的日本军官。这三人皆为在南京大屠杀中,被指认犯下战争罪行的战犯。等人,陆续下达了包括死刑在内的严厉判决。

因此,当石美瑜被任命为冈村一案的审判长时,当时的中国社会舆论普遍都认为他一定会做出相当严厉的判决。

然而,审判的结果却早已决定了。

对冈村的最终审判于1949年1月26日接近中午时分开始。为冈村辩护的共有三名中国律师。在法庭上,检方具体要求对冈村处以死刑。

石:被告对于检察官的主张,有任何要提出的异议之处吗?

冈:辩护人请求庭上同意发言。

石:辩护人请发言。

钱龙生辩护人:辩论已经终结,我认为冈村宁次应获判无罪。

石:被告有什么想说的吗?

冈:对于本法庭的判决,我毫无异议地接受。对于因日本兵犯下的罪行而造成的众多中国国民物质以及精神上的损害,我在此深深地致上歉意。另外,对于因我的健康问题而导致的审判延迟,以及其他诸多困扰之处,也请容我在此一并致歉。

为什么战争罪犯冈村宁次最终会无罪释放?

替换高清大图

接下来是中午休庭,判决将在午后做出。这时,石美瑜将陆超、林健鹏、叶在增、张身坤4位法官叫到审判长室,取出了已经盖上国防部长徐永昌大印,写着“无罪”两字的判决书。

我必须坦白告知各位,这起案件已经由高层决定了。我对此无能为力,大家现在就在这份判决书上签字吧。

室内的空气一下子凝结了。石美瑜接着又继续说道:

我很清楚大家的心情,因此也无法勉强各位。只是,在隔壁房间里,国防部派来的军法官已经在那边待命了。就算我们不署名,他们也会立刻接手整起案件,结果还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就只是,接下来我们会被全体带到警备司令部的地下室去而已。

石美瑜讲到这里,所有的法官都默默地拿出笔,在判决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不是“天之声”,而是……

再次开庭之后,石美瑜在法庭上宣布了最后的判决结果:

宣读主文。被告冈村宁次,无罪。

场内一片哗然,巨大的嘈杂声淹没了整个法庭。

被告虽然在民国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就任中国派遣军司令官,但是包括长沙、徐州会战中日军的暴行,酒井隆在香港的暴行,以及松井石根、谷寿夫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暴行等,皆发生于被告就任之前,与被告并无关系。另外,被告在日本投降时遵从中央的命令,引导了百万日军放下武器投降。尽管被告在任期间,各地日军仍有些许暴行发生,但既然应负责任者都已受到处罚,那么显然被告并不需要被认定有连带关系。基于以上几点,我们认为被告并无违反战争法以及国际公法之处,故此应获判无罪。

就这样,作为战犯被起诉的冈村,极端异常地获得了无罪判决。

尽管大家都认定,就算冈村在日本接受战犯审判,获判死刑的概率也不高,但是作为中日战争结束时日军在中国的最高负责人,他被问罪的可能性还是极高的。可是,这件事却被一手翻盘了,而造成这个结果的,并不是“天之声”,而是“蒋之声”。

介于此,对于“蒋之声”的说法,你有何看法?

欢迎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