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雲計算市場的五宗「最」

2018上半年,雲計算市場的五宗“最”



一起嘮嘮2018上半年,雲計算圈你關注的大小事。


最“強”中標


互聯網雲服務商政務雲、CDN標的上的式微


說起雲計算中標,雲計算中標最大的一筆要數近期中國電信2.17億中標“國家稅務總局雲平臺擴容項目”。2.17億在雲計算中可以說是一個“豪單”了,但仔細觀察會發現,國稅局的這個大單採購的大部分是服務器、網絡交換器等等硬件設備,並未涉及具體雲計算服務等軟件服務的實施。


另一項影響較大“中標”項目,仍然出現了“中國電信”的名字,6月21日,中央國家機關政府採購中心發佈中央國家機關2018年協議供貨雲計算服務產品(已通過網絡安全審查)項目成交公告,三家廠商入圍,分別是華為、浪潮,另一家則是中國電信,沒有互聯網雲服務商入選。


最“紅”合作


競合關係加強,共贏生態大局


近期,小米IPO讓雲計算圈關心起了小米使用的雲服務商們,發現小米不僅使用了小米系金山雲的雲服務,在國內還使用了微軟Azure作為第二個雲服務商,而在國外,小米使用的則是亞馬遜AWS的雲計算服務。


從金山雲的角度來看,微軟Azure、亞馬遜AWS都是其雲計算上的競爭對手,也可以說是小米間接的競爭對手。小米在使用小米系雲服務的同時,又在使用友商的雲服務,看起來似乎有些難以理解。但當我們從雲計算市場整個合作的生態來看,這些問題也都迎刃而解。


最“豪”投融資


拓展羽翼,雲計算的“砸錢”功守道


戰略投融資也出現了幾例值得關注的事件。宣佈金額最大的一筆,是紫光集團宣佈120億元入局公有云,發稿前夕,紫光剛剛宣佈公有云上線試用,可以說是公有云領域姍姍來遲的重量級玩家


騰訊12.66億戰略投資東華軟件,3億受讓常山北明2.24%股份,4億拿下常亮科技7.14%股份,另外有10億用來投資騰訊雲(重慶)工業互聯網智能超算中心的落地。


最“大”故障


故障事小,業務事大,還是雲計算更安全?


雖然雲安全是業界最為關注的問題,雲服務商在雲安全上也一遍遍秀肌肉,但故障還是防不勝防。



最“熱”技術


區塊鏈、SD-WAN、IPv6、邊緣計算


比起去年的人工智能,2018上半年,各大雲服務商們又在另外一些技術上有了新動作,比如:區塊鏈、SD-WAN、IPv6、邊緣計算等。


由於區塊鏈在雲計算上的應用尚不清晰,雲計算服務商結合區塊鏈研發的產品並不多,很多雲服務商對區塊鏈應用場景都在觀望,目前推出相關應用的主要是一些大型雲計算廠商,比如阿里雲、騰訊雲將區塊鏈應用在了供應鏈領域,華為雲將區塊鏈應用在了餐飲領域,金山雲則將該技術應用在了遊戲領域。在金融領域,金融雲行業雲廠商興業數金聯合IBM在6月28日發佈了“倚天鑑”區塊鏈電子合同SaaS雲服務平臺。


跟隨雲計算一起,邊緣計算現在也已經成為雲計算廠商試水的陣地。BAT旗下的雲計算產品都已經在做相關的探索,並落地了相關產品。傳統CDN服務商網宿科技2016年已經開始了邊緣計算的實踐,從CDN網絡到邊緣計算網絡再到邊緣計算平臺的搭建,可以說是相對平滑的演進。


隨著雲計算廠商合作生態、產品生態的逐步拓展,它們的觸角已經不囿於原有的”雲平臺“,而是變得更加智能、更加完備和追求更大的附加值。


2018上半年已結束,2018年下半年的雲計算將有哪些好事值得期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