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在京滬做網約車每月虧損5000萬美元

美團在京滬做網約車每月虧損5000萬美元

美團做網約車,要虧多少錢?

昨天(7月5日),藍鯨TMT報道,據一位接近美團的投資人透露,“獲客成本居高不下、用戶留存率、轉化率不高、難以持續增長,讓美團打車深陷泥潭,美團不得不每月虧損5000萬美金,才能勉強維持南京、上海兩成的市場份額,無暇顧及其他。”

對此,美團官方則回應稱“這一數據不屬實”,但並未提供準確數字。

錢砸得不順暢

即便數據不屬實,現在美團打車也是一個填不滿的窟窿。

據美團招股書顯示,2017年美團網約車司機成本為2.93億人民幣。2017年美團打車僅開通南京一城,僅10個月(2月14日開通)網約車司機成本就燒掉近3億。

今年3月21日,美團打車正式登陸上海,開通出租車和快車服務,一開始就對乘客和司機兩端進行瘋狂補貼,其補貼力度之大讓美團在上海上線首日就遭到上海交通委的約談,後因為不正當的市場競爭擾亂了市場正常的運營,遭到了交通委十萬元的罰款處罰。

“美團出行是新玩家,去年開了南京,幾天前開了上海,很迅速地拿到1/3的市場份額。”美團公佈其進入上海首日完成15萬訂單量,第一週累積服務乘客超220萬。

若按照按照每單補貼30元計算,僅一週時間就花掉了6600萬元補貼司機和乘客。

而美團的高補貼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地牌照車輛加入到網約車市場,大量“黑車”非法拉客導致美團打車又再次被交通委約談,要求限期整改當前的平臺准入準則,和已經加入平臺的車輛的信息對比,並且價格戰也被限期叫停。

補貼帶來“假需求”

據比達諮詢數據顯示,4月份受企業補貼影響,上海用戶最常用的網約車中,滴滴出行位列第一,佔比78.8%,剛登陸上海不久的美團排名第二,佔比18.5%,司機最常用平臺滴滴出行排名第一,佔比72.5%,美團緊隨其後,佔比17.1%。

美團在京滬做網約車每月虧損5000萬美元

但調查結果顯示,5月補貼被叫停之後,用戶呈現迴流現象,94.6%的用戶選擇常用滴滴出行平臺,常用美團的用戶降至12.8%;網約車司機對平臺的選擇上,美團則降低至13.2%。

調研數據再次驗證了那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短期補貼無法換來用戶的長期支持。同時,高額補貼和價格戰帶來的不是真正的需求,一旦補貼停止,供求兩端都會出現問題。

據藍鯨財經報道,高額補貼停止後,美團打車用戶大量退散。一些用戶重新坐回地鐵、公交上下班。此外,補貼停止後,一些用戶也可能傾向使用價格更低的滴滴拼車業務。

補貼停止使平臺需求乏力,訂單量大幅下滑,供給端出現了過剩現象。有美團打車司機稱,相較此前接單量下降五成,三四十分鐘一單常有,有時一個小時才接到一單,一些專門從外地來開美團的司機已經打算離開上海。

何時再下一城?

去年年底美團打車劃定首批擴張城市——北京、上海、杭州、廈門、成都、福州和溫州,同時高調在這些城市中開啟報名徵集活動,稱用戶報名滿20萬就開城。

此外美團在招股書中寫到,計劃在上海、成都、廈門、溫州、北京、南京、鄭州、福州、杭州和濰坊開展網約車服務,比去年年底的計劃增加了兩座城市。

然而開城計劃一拖再拖,大半年的時間過去了,美團登陸上海之後,再無開城消息。

牌照方面,據AI財經社等多家媒體報道,除了已經開通打車業務的滬寧兩地,美團還獲得了北京、杭州、成都的網約車牌照。

不過合規性流程可能只是美團打車停止擴張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問題是,每開一城業務,美團打車都要面對已經運營成熟的滴滴,如何搶奪滴滴手中的司機和車輛資源?而美團在南京、上海的燒錢行為並不能給新城業務帶來幫助,上海市場的情況不盡人意,補貼開路的話,可能還是同樣的結果。

不燒錢就無法打開市場形成規模,沒有規模優勢,用戶難打車,司機難接單,美團也難以獲得足夠的訂單數據做產品優化。但如果燒錢補貼,則可能像上海一樣,燒出的是“假需求”,而且即便美團願意,監管部門也未必允許。

美團打車陷入兩難,在產品、服務沒有打磨充分之前,美團再下一城遙遙無期。現在王興“打車,美團是一定要做成”的口號,只能是虛張聲勢。不知道同樣燒錢的滴滴外賣,現在的情況如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