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春、夏、秋茶,时间上是怎样划分的?

普洱茶的春、夏、秋茶,时间上是怎样划分的?

普洱茶是历史以来形成的地方名茶,以云南原产地的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再加工而形成的两个系列:

直接再加工为成品的生普和经过人工渥堆发酵后再加工而成的熟普,型制上又分散茶和紧压茶两类;成品后都还在持续进行自然陈化过程,具有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

很多人喜欢普洱茶,喜欢普洱茶的口感,喜欢健康的饮茶观念,更喜欢茶叶从浮到沉由卷至舒的茶叶工艺。

但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普洱茶的认识还不够全面、系统。

因此,茶翁总结多年的经验心得,将通俗易懂的、定期的为大家解答普洱茶知识、文化,以便人人都可以更好的了解普洱。

普洱茶的春、夏、秋茶,时间上是怎样划分的?

普洱茶的春、夏、秋茶,时间上是怎样划分的?

茶翁解答:

春、夏、秋茶是以一年中茶青采制时间的季节性特点划分出来的。

春茶,是二十四节气立春至立夏期间采摘加工的茶。

春茶有“明前茶”、“雨前茶”、“春尾茶”之分。

明前茶是指清明节以前生产的春茶,统称早春茶。“明前茶叶是个宝,牙也细嫩多白毫”,早春茶是一年中最好的茶叶。它可分为“头纲茶”、“二纲茶”两类。“头纲茶”是一年中第一次萌发第一次采制的春茶,“二纲茶”是第二次抽芽后采制的春茶,又叫“春尖”。

雨前茶即“谷雨”节以前采制的春茶,又叫“春中茶”。

“谷雨”至“立夏”所采的茶叶,叫“春尾茶”。

夏茶,是二十四节气立夏后至力求前采摘加工的茶。

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的“二水茶”,是指在二十四节气芒种至小暑期间采制的夏茶。滋味浓厚,又称“细黑条”。

秋茶,是二十四节气立秋至白露之间采摘加工的茶,云南又叫“谷花茶”、“白露茶”。外形类似夏茶,白毫纤细富光泽,叶条色微黄,内质较夏茶为佳。

二十四节气白露以后所采制的茶叶统称为冬茶,又叫“底茶”。白毫光亮,叶条枯黄少油润,多宿叶,内质滋味较单薄。旧时很少采摘。

云南除地热地区有少量采摘外,大部分插曲几乎不产冬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