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是「封建」?

dt198125


封建,簡單地說,就是封土建邦。封土建邦只是封建的形式,而其含義之深刻就要從封建制的起源說起。

唐代柳宗元的《封建論》可謂是對封建制做了一針見血的揭示。“彼封建者,更古聖王堯舜禹湯文武而莫能去之,莫非不欲去也,勢不可也。”

柳宗元認為,封建制從上古時期就已經存在,而且是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就是上古的聖王也沒辦法解除封建制。

柳宗元借用戰國儒家荀子的言論:大致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爭端,爭而不已,這時候就會有智而明者出現,講道理論斷是非曲直讓人聽命,於是這樣的人成為君長,可服眾。聚而成群的人相互之間的鬥爭的規模會更大,於是有了軍隊,出現了更有威望的人。群的首領君長聽命於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就是諸侯。諸侯之間相爭就規模更大,又出現更有威望的人,諸侯為了保住自己的國土都要聽命於他,就是方伯、連帥。鬥爭的規模再升級,又出現更有威德的人,方伯連帥也要聽命於他。這樣的人安定百姓一統天下就成為天子。

所以封建制的產生是先有鄉里長官再到諸侯、方伯、連帥,最後有天子。而澤及人民的人死了,人民還會尊奉他的子孫成為首領、諸侯、天子。這是封建制產生的原因。

當然,以上是儒家學派所認為的封建制。

實際上我們現在能瞭解的只有商周時期資料相對比較完備的封建制,上古時期的封建制因為資料的缺乏已經沒有辦法瞭解是不是真的像荀子說的那樣。

拿西周封建制舉例:

文王時已為方伯,即西伯,是一方的諸侯領袖。在周人東進的過程中也不斷有諸侯歸附。武王繼位後在克商之前於孟津觀兵,訓示八百諸侯。這些先後追隨武王的諸侯在武王克商的過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武王立周之後,有三個部分的政治勢力都需要安撫。一是周的血親重臣;二是這些追隨武王的諸侯;三就是殷商的舊勢力以及前代聖王的後代。

西周的分封就是將權力和義務分給這些親族子弟、重臣諸侯們。《禮記*王制》說周設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男”。西來的新取得政權的周人將土地分給封君,每個封君取得了一片土地,還有分領的人群。封君獲得的人群包括司官、殷舊民,還有原來土地的原住民。西周的分封是族群的重新組合。天子賜予國號、疆土、告誡的文辭以及各種禮器作為受封的象徵。西周的封國是春秋列國制度的前身。

西周時期是個非常特殊的時代,周天子不是後世的皇帝,不具備絕對的中央集權。真正屬於周天子的範圍只有王畿之內,但分封到各地的諸侯又有對周王室的種種義務。這種特殊的體制是因為周克商之後需要對多方勢力多個族群制衡所產生的。這就是早期王朝特點。


沅汰歷史


這個問題問的好,值得探討一番。在主流學術界,素來認為中國的封建社會和封建制度一直持續到清朝滅亡才正式退出歷史舞臺,事實上真是這樣嗎?可能未必。我們可以先從“封建”的基本概念和本質內涵談起,然後就能對問題下基本結論了。



什麼是封建呢?說起來可能很複雜,但關鍵本質就四個字:封邦建國。也就是主體政府通過分封宗室、勳臣在指定區域建立指定規格的邦國,以為國之藩籬,屏障中央。據周禮記載,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當然這是周朝時候的規矩,到了春秋、戰國雖然還是封建制,但周天子衰微,地方諸侯早已把規矩整的一團糟了。

恰恰到了秦滅六國建立秦朝,強化了中央集權,全國範圍內推行了郡縣制,完全代替了封建制。所以如題,提問者的問題描述是對的,秦國是封建制的產物,秦朝則是封建制的終結者。只是到了兩漢,封建制時有時無,卻也是一直在持續,劉邦開啟了異姓王的封建口子,最後也給關閉了,劉氏宗室卻也一直享有封邦立國的權力,漢武帝時的“推恩令”也沒根本消滅封建制,只是分散弱化了邦國的實力。到了隋唐、宋元等朝代,封建制已經名存實亡。

明朝雖然算是“封建”的一次事實上的迴光返照,朱元璋的兒孫們有藩王名號,也各有藩地,卻沒有成為正式的藩國,因此算不上。清朝統治者則更狠了,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們以及公侯等,無詔不得出京,哪還有半點封地承載封建?從漢以後到清,都處於帝制專制時代。

如果讓我說,頂多能算到東漢,中國的封建制就壽終正寢了。你覺得呢?



司馬砸光


要對比西歐的“封建社會”,中國只有在周朝可能比較類似。但很顯然,這個問題沒有那麼簡單,因為周朝是否等於中國?中國、中華和天下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不同?

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理解古代“中國“到底是不是封建社會,以及如何解釋封建社會。

歷史學界現在已經不再將帝制中國稱為“封建王朝”,因為“封建”的意義,就是“封土地,建諸侯”,而秦之後的中華帝國,很顯然已不再是傳統西歐意義上的封建。

我們看近代中國前的最後一個帝國——清帝國。

清帝國被一些歷史學者成為“封建集權”,這看上去是一對矛盾的詞,因為集權就意味著放棄封建,封建就意味著分權。但是因為中華帝國太龐大了,所以,其實封建和集權是分不同範圍的。

也就是說,清帝國“在中央地區高度集權”,和“在邊緣地區廣封眾建”。


而中國領土的轉型,就是“在一種地域範圍內喪失封建相對主權,在另一種地域範圍內確立近代絕對主權的過程。”

中國領土屬性在鴉片戰爭後的轉型,也意味著以中華帝國為核心的東亞體系的解體,東亞各國從此擺脫了中華帝國的同心圓結構,而變成歐洲式的民族國家。

現代人很難理解清朝為什麼會在19世紀末,為了越南、朝鮮,不惜開戰,而實際上,在清朝眼裡,越南、朝鮮,是為“外藩”,也是中華帝國的一部分。但最終,清王朝也不得不接受“西國公法”,而將越南、朝鮮視為萬國之一,與自己不再有高低之分——當然,更大的事實是,清王朝與其外藩,都成為了西方的殖民地。

而領土屬性的轉型,國家主權職能及相應機構,還有國家行為也會隨之變化。

1 首先,天朝終於有了自己的國家邊界。

在列強的壓迫與中國自身的反抗過程中,中國近代疆域畫於何處,最終取決於中外雙方實力的變化,而形式,則採取了國際法的條約模式。疆界一經劃定,中國在其外,喪失的是封建相對主權。在其內,則獲得的是近代絕對主權。也因此,這不單單是領土的量的變化,而是屬性的質的改變——“歷史上的中國”在領土縮小之後,終於形成了近現代的中國疆域。

2 與此同時產生的,則是外交的產生,這是領土屬性改變的題中之意,在近代國家確立以前,中國不存在所謂的外交。

在乾隆時代,清廷把荷蘭、法國、美國等與朝鮮、日本、琉球同列為“東夷”,儘管統治者眼中的寰宇有所擴大,但很顯然,宇宙中的中心之國,仍然非天朝莫屬。晚清政府,則終於有了總理衙門,這是中國外交部的前身,在1861年開始辦公。

傳統東亞國際體系尊崇的是一元的等級尊卑,而近代國陳體系則奉行的是多元平等原則。天朝的世界觀,完全無法對付歐風美雨。只有總理衙門,才能用國際制度,來儘可能約束列強在中國的行為。

3 與外務相對,國內主權隨之擴展。

章炳麟在1928年修訂的《三字經》啟蒙那時的幼童,“古九州,今改制,稱行省,二十二。”

這反映了人們對民國的一種認識,這種沿革從晚清開始。因為國界的確定,從19世紀後期開始,同其他一切擁有主權的民族國家一樣,清政府採取了各種措施,強化它對邊疆地區的控制。這便是外藩外交化,內藩內政化。

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國的封建社會確實持續到近代以前。只是這種“封建”,和西歐意義上的封建並不相同。


鄒思聰


按照中華文化的定義,春秋及之前的幾百年算是封建社會,當今日本也該算是封建社會。為什麼呢?我們先要搞懂什麼是“封”,什麼是“建”。

封,木+土+又。古文字中,木:枝幹一體,整體的,外形的;土:自己所有的,內容上的;又:接受、持有;故,“封”字的造字本義是:從形式到內容並繼承接受並持有。

我們看,封口、封閉、一封信,都是從內到外無一遺漏的意思。周朝的分封諸侯、封地,封的不僅是人口、土地等外形的東西,其文化、管理辦法、禮樂體系、運行機制,都是一脈相承的。所以,內內外外一併繼承持有,才是真正的“封”。

建,辵+聿。辵:行為舉止決策;聿:從基礎開始往上發展;故,“建”字的造字本義是:一切以此為基礎,逐步發展。

所以,“封建”的本義是:從形式到制度、文化等各個方面都得到了完整的繼承持有,並以此為基礎逐漸發展,這就是真正的“封建。

因此,按照中華文化對“封建”的定義,西周至春秋這段時間應該還算是封建社會,戰國時期已經各自為政,各國從形式到內涵都有比較大的變化了,因此孔子說,春秋末年已經禮崩樂壞了,所以,春秋末年就不算是封建社會了。同理,二戰之後,日本從形式到內涵等各方面都完全接受了老美的一套,所以,客觀的說,日本現在正處於封建社會,應該不過分。


老慢


“封建”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個是其字面本意,側重於政治結構和政權形式的外在表現,“封建”即“封邦建國”,也叫分封制,我國周朝實行的就是典型的分封制或“封建制”;第二個是政治層面的含義,封建社會與原始社會、奴隸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等並列,是作為一種社會形態而存在的。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以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以及階級矛盾為核心,將人類社會劃分為不同的形態,把以封建主和農民之間的矛盾為社會主要矛盾的社會形態稱為封建社會。但是,中國與歐洲在相同階級矛盾社會的政治結構和政權形式是不同的,中國封邦建國的時期主要是奴隸社會,進入地主和農民為社會主體的社會後,分封制基本被廢除了;而在中世紀的歐洲,按照階級關係來看,封建主和農民是社會主體,二者矛盾是主要矛盾,而政治結構的外在表現形式卻是分封制。馬克思生活在歐洲,因此把歐洲這種以封建主和農民的矛盾為主要矛盾,同時又實行分封制的社會形態稱之為“封建社會”。我國接受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因而將這個概念原原本本接受下來,並作為一個約定俗成的政治概念。應該說,今天作為政治概念的“封建”與其字面含義已無任何關係,我們也沒有必要去糾纏它本身的字面含義。不過,為了避免概念混淆,我倒是覺得有必要適當區分,把我國曆史上的封邦建國制度稱為“分封制”,不要稱作“封建制”,以免造成模糊和爭議。


過客233978287


漢語的‘’封建‘’,源自於封侯王,建屬國。可上溯到黃帝軒轅氏時代,黃帝正妃嫘祖生的兩個兒子,一個名叫玄囂,是為青陽,降居江水。另一個名叫昌意,降居若水。也就是說,這兩個兒子分別被封為江水和若水地方的主人。在堯舜時代,尚未見到這種分封的事情,到帝禹時,不僅帝位世襲,還分封子孫嗣國。周朝姬昌姬發,大行分封之道,將國土分封給子孫及功臣,建立不同等級的王國、侯國、大夫國。史稱諸候列國。原本用心是想一旦朝廷天子有事,各國可以幫扶。但事情卻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列國自強做大,互相之間,爭城奪地,視天子有如無,乃有戰國之禍亂。各諸侯國內,還可再分,如齊國孟嘗君的封地是薛。秦統一後,不行分封制,行郡縣制,遭到儒生博士的反對,為此,還鬧了個焚書坑儒。漢朝又恢復了封建制,還非劉姓不得封王。劉邦時,韓信想自封楚王,呂后把韓信殺了。但皇帝的子孫和功臣的封地,不象周朝時那麼大,錢糧供受封者專享,小的僅叫食邑。國家大部分土地還是以郡縣或行省道州縣劃分,朝廷委派文武官員管轄治理,收租稅錢糧。

西語的封建,詞根是Feudal。封建社會叫作Feudal society。封建制度叫Feudality。封建主義叫作Feudalism。封建又是歷史學和社會學術語。學術上將人類社會從古到今,劃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在以農業為主的封建社會時代,地主掌握生產資料,佔有土地,僱農租用地主的土地,以農產品抵租。還有些佔有少量土地的自耕農。西方為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方式。中國為地主士大夫的生活方式。之前的奴隸制社會,則是豪門貴族式生活方式,奴隸主對奴隸,有生殺予奪買賣的權利。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方式,改變了以土地為主要生產資料的狀況,以工廠機器為主要生產資料,工人提供僱傭勞動,為城市聚居為主的市井公民生活方式。

現今,作為國家形態的封建制度,已經不存在。當人們說封建的時候,意味著封建時代遺傳下來的制度殘餘、意識形態、倫理道德,如三從四德、天地君親師等等。當然,筆者的意思,並非說所有封建意識或觀念都是壞的,人類的意識形態的演進,本身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最根本的人性,會在不同的社會形態中,有不同的價值觀體現。


華中小隱


什麼是封建?簡而言之就是分封建制。因此,以前的歷史往往把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一直到清王朝結束的這段歷史稱為封建王朝。如果稍微對歷史有過了解的人就會明白,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連自己的兒子都沒有得到任何分封,怎麼可能秦朝會是封建王朝?

所以中國真正的封建王朝其實就是周朝那八百年。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之後,推出了兩項制度(注意這個制度是周武王制定的,之前沒有制度)。這兩項制度分別是分封制和宗法制。這兩項制度的出臺,才標誌著封建制度的正式形成,包括封地,軍隊,爵位,繼承人等等都有了明確的規定。

因此,周武王把周朝的宗室,功臣以及前朝的王室成員,堯舜禹的後代甚至此前已經存在的國家(如楚國),通通按照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進行分封。當然,在這個分封的過程中其實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將楚國分封為子爵國,楚國國君後來不幹了,自稱為王。周昭王甚至還親自征討楚國,結果不幸葬身漢水。

不僅如此,從分封來規定國家的大小,規定了軍隊的人數,大國三千,中國兩千,小國一千。周天子自己十四師,八師駐洛邑,六師駐鎬京。分封之國定期要到鎬京朝賀周天子,像周天子進貢。一次不朝削其爵,兩次不朝奪其地,三次不朝六師移之。

周天子將天下分封之後,自己只管王畿之地,其餘諸國的內政周天子是不管的,只是制定了一個宗法制,規定諸侯的繼承人必須為嫡長子,也就是正妻所生的長子,小妾生的不算。嫡長子有繼承權,國君的那麼其他兒子怎麼辦呢?其他兒子們都為士,有共同管理國家的權力。

因此,中國的所謂封建時代,在周朝結束之後也就隨之結束了。之後的王朝裡確實也是郡國並行,但那都是封而不建。王是沒有本國的管理權的,郡國的管理權在國相手裡。明朝的王雖然也之國,但不許出王城,出城十里都要向皇帝打報告,與真正的封建差太遠了。


傅斯鴻


關於封建,有狹義上的封建和廣義上的封建兩種。

  • 狹義上的封建是一種分封制的社會結構,它是西周邦國制度的核心,但是秦帝國統一天下之後,秦始皇採納了李斯等人的主張,廢除了諸侯分封制,而是採用了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從這一點來講,從秦帝國統一中國之後,這種狹義的“封建”實際上就消亡了,從提問的內容來看,題主所問的封建應該指的是狹義上的“封建”,後文再細談。

  • 廣義上的封建是由馬克思提出的,指的是以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為經濟基礎的社會形態。一般認為這種封建社會形態的時間跨度為,公元前475年(春秋時代結束,戰國時代開始)到1840年鴉片戰爭(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比較特殊的是戰國時代,名義上的周天子以及分封制還是存在的,雖然七大諸侯國也不怎麼鳥這個天下共主。同時,這個時期井田制和奴隸制開始逐漸崩潰,新興的地主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所以這段時期狹義上的封建和廣義上的封建是交融並存的。

下面重點討論下狹義的“封建”,更為詳細的內容建議看一看易中天老師的《從春秋到戰國》這本書,講解的比較詳細。

封建,不僅僅要封,而且要建,封指的是封邦,建指的是建國。封,就是給諸侯分一片領土,一塊地盤,還要明確的劃出疆界。具體的做法是,在邊境線上挖溝,稱之為“溝封”。挖出來的土,堆在溝的兩邊高高隆起,叫做“封土”。土的上面還要種樹,叫做“封樹”。種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加固隆起的封土,防止坍塌,同時也使得疆界更加醒目。

從甲骨文的象形文字,我們不難看出,封字就是在土上種樹。

封對應的是一種邦國制度,一個天下,許多邦國;一個天子,許多元首。這就和秦國統一天下之後的帝國制度是迥然不同的。帝國制度是“一個天下,一個國家,一個天子,一個元首”。各諸侯國的君主對他們的封地享有主權和治權。同時,天子對這些諸侯不僅要封,而且還要建。建,也許比封更關鍵。

建,是指的建國,主要包括授土、授民、授爵。

  • 授土。祭壇由青白黃紅黑五色土築成,象徵著東西南北中。諸侯分封到哪一方,就取哪一方顏色的土,再摻和代表中央的黃土,用白茅包裹交到諸侯手裡。這個過程就叫做“授土”,表示諸侯擁有了這塊封地的主權。

  • 授民。表示諸侯對封地上的人民享有統治權。

  • 授爵。指定國君,命名國號,比如魯國、宋國等,表示諸侯相對獨立,權利合法,並擁有父死子繼或者兄終弟及的世襲權。

按照這種封建制,秩序就建立起來了,整個世界分成了三個層次。

  • 最頂層的叫“天下”,它代表全世界,所有又稱為“普天之下”。天下的最高領袖為“周天子”,為天下所有人的共同君主,稱為“天下共主”。它的邦國稱為王國,家族稱為王族,家庭稱為王室。

  • 次一級的叫“國”,國的君主叫“國君”,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統稱為“公侯”。它們的家族稱為“公族”,家庭稱為“公室”。

  • 再次一級的叫“家”,家的君主稱為“大夫”,大夫也是世襲的,叫某某氏,比如魯國的季孫氏。所以這裡也體現國和家的區別,國君稱姓(姬姓、姜姓、贏姓),大夫稱氏,所以大夫的家族是氏族,家庭則稱為氏室。

這樣天下、國、家層次就分明瞭,這就是所謂的狹義上的封建。


積翠古亭


這是個好問題。關於封建及封建制度的問題,無論是學術界還是社會的大討論,沸沸揚揚,有共性也是分歧,曾經是歷史學、哲學、社會學和政治學等領域的一門顯學。

封建制度、經濟形態和官僚體制之間是相互配套的。馬克思主義經典的封建制度有三大特點:貴族地方分權、等級制與人身依附。在中國傳統時代, 封建的本義為封土建國、封爵建藩,殷周兩代實行此制。大規模封建的事實發生在西周建國初年,是周天子對同姓諸侯和異姓諸侯的分封。

封建乃是從部落聯盟到宗法貴族國家期間的核心制度,自唐、虞至周皆封建時代,帝王與諸侯分而治之。在《史記·三王世家》中言:昔五帝異制,周爵五等,春秋三等,皆因時而序尊卑。高皇帝撥亂世反諸正,昭至德,定海內,封建諸侯,爵位二等。

等到秦漢大一統後,封建就不太適應社會狀態了。故而嚴復《論中國教化之退》中說:秦並天下,更古制,更井田而為阡陌,廢封建而置郡縣,黜儒術而任名法。

封建制度在春秋戰國之際開始逐步瓦解,如《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記載:昔周公吊二叔之不鹹,故封建親戚,以蕃屏周。諸侯還可以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給下一級的卿大夫,於是以土地為樞紐,形成統治者之間的多層等級連鎖——

當然,分封的擴展也導致了“下克上”的局面,諸侯紛爭,周天子的權威不再光輝。

秦正式統一海內後,全面推行郡縣之制,逐步取代西周以來的封建制。秦漢以下,雖保留了封建制的某些部分,如郡國並行制、封爵分藩,但社會制度的主體架構已轉化為以郡縣制為基礎的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政治和地主自耕農經濟,情況大變。

古文中可以找到封建的原典意義。封在甲骨文中作豐,像土上植豐盛的樹木;周代青銅銘文中的封字有所演化,指聚土植樹,又指堆土堤,進而引申出作田界、疆界,劃分範圍之意。

總體看,封詞義擴展後,是帝王將爵位或土地賜給臣子,有劃分采邑疆界、授予封地等多個意思;建一詞有建立、設置之意。《禮記·學記》中就有: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的說法。封建正式合為一詞,始見於《詩·商頌·殷武》:命於下國,封建厥福。《說文》釋雲:封,爵諸侯之土也;建,立朝律也。指帝王以爵土分封諸侯,分茅列土,授土授民,使之在所領有區域建立邦國,即所謂封國土,建諸侯。其實,封建制度是社會發展和財富積累的必然,如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說:

彼封建者,更古聖王堯、舜、禹、湯、文、武而莫能去之。蓋非不欲去之也,勢不可也。勢之來,其生人之初乎?不初,無以有封建。日本相對於中國,是比較典型的封建體制,等級和結構更為嚴格。中日兩國的翻譯者,都將封建(當時稱為拂特)一詞對應譯為feudalism。當時的知識分子認為,因為封建的漢語古義—封土建國與feudalism的西義—封土封臣之間具有一定的通約性(馮天瑜論)

晚清著名士人嚴復就認為:由唐虞以迄於周,中間二千餘年,皆封建之時代。當然,中西的封建制又有差異,前者是宗法封建制,後者是契約封建制,但這種差異並不能否定以封建一詞對譯feudalism的基本合理性。

西方的封建制度強調三大方面的內容:1、封建主義之間形成了特有的封君封臣關係;2、形成了與封君封臣關係相適應的封土製度;3、國家權力衰落,各封君在其領地內取得了獨立的行政司法權力。

但是,封建的內涵在近現代中國語境中的指代泛化與意義擴大,與西歐中世紀的封建制度(feudal system)——即封土封臣、采邑領主的模式也相去甚遠,似乎也並不符合馬克思恩格斯對封建社會的本來釋義。實際上,關於封建制和郡縣制孰優孰劣的爭論,從秦漢到明清迄今並未停止。自20世紀20年代初期開始,共產國際的譯詞在中國傳播,如稱現實中國為一個半封建社會。尤其是1929年前後中國社會性質論戰中的一派,將封建一詞更為泛化,把秦漢至明清這一頗不封建的兩千餘年歷史納入所謂的封建時代。

眾所周知,由於特定的社會歷史原因,此一論說在近半個多世紀以來的中國通行。經過中國社會史論戰後,學理性的廣泛討論和深入辨析使之已經成為常識而被社會所認可。

紛亂的時局決定了封建意義的流傳與擴大,封建之弊,強弱吞併,天子之政教有所不加。20世紀20—30年代,中國社會急劇動盪,政治格局不斷變化,軍閥與地方分裂主義構成近代民族—國家重建的主要障礙。

因此,當封建主義一詞被用來解釋軍閥和聯邦主義運動的奸詐關係時,原則與偶然因素便融合到一起,成為一個共識。從經濟模式考量,在中國的封建社會時期,地主大規模佔有土地,而原來的土地所有者(即農民階層)

,“貧者無立錐之地,富者田連阡陌”,然後把土地租佃給這些無地農民,由農民自行開發與耕種,繳納地租,這部分人根據依附關係和土地數量,或為部曲,或為佃戶,或為半自耕農。

封建社會形成的自然經濟是以土地為基礎,農業與手工業結合,以家庭為生產單位,具有自我封閉性、獨立性,以滿足自身需要為主的經濟結構組織。封建主通過掌握土地這一生產要素,對使用土地的農民或奴隸通過地租、高利貸等手段壓迫其他階層。

秦朝之後,中國開始採取郡縣制度,所有人地位均等,都是皇帝的臣民,都需要向皇帝交稅、徭役。土地實行私有化,政府佔有土地的實際面積和人丁收稅。由於是私有化,就產生了土地兼併,於是有了地主和佃農的階級成分。

很明顯,中國典型的封建制度只存在於西周,秦漢以後之中國社會不僅不是封建制度,而實際上是一種“反封建”的社會制度(中央集權)。很顯然,明清之前的中國本不存在一個封建社會。

據馮天瑜先生的精細研究,秦漢至明清的社會,不宜冠以封建之名,從政制角度可稱郡縣制時代,從較寬泛的歷史學言之,可稱為宗法專制帝制時代。

參考文獻:

馮天瑜:《封建考論》。


歷史傳訊社


我們現在一般都會把整個中國王朝,也就是從商朝到清朝幾千年的歷史說成是“封建時代”。其實,我們現在使用“封建”這個說法是不準確的,封建制度只是從周朝到春秋戰國時期。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這個制度就基本消亡了。後面的中國歷史,我們只能說行使的是中央集權制度。

周朝的時候,“封建”的意思是封土建國,也就是把周朝的國土分成若干塊,讓周朝的貴族,也就是諸侯去管理那片土地上的農田和人口。所以周朝的情況就是大國下面出現了很多小國。小國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的內政和軍隊,他們只要給大國的統治者貢獻賦稅就可以。可是過了幾百年之後,這些小國逐漸不再聽從大國統治者的命令,開始互相搶奪地盤,發動戰爭,逐漸架空了大國的統治者,中國就進入了 “春秋戰國”戰爭頻繁的時代。

其實,在20世紀的時候,我們把整個中國古代歷史說成是“封建社會”是不準確的。這一說法淵源有自,而且是中國人借用日本的說法。我們知道,馬克思將社會的發展形態界定為五個階段,也就是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可是馬克思針對的是歐洲的歷史。歐洲中古時期,的確是封建制度的。國王下面是騎士,騎士是貴族,都有自己的封邑,封邑里面有農民為其種地交稅。可是,亞洲歷史卻不是這樣。

歐洲封建等級制度

早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人想要脫亞入歐,他們就處處學習西方,就連自己的歷史發展,也用這套歷史發展階段論進行匹配。但是,日本真的是有過很長一段封建社會,比如戰國時期,幕府時代等等。後來,陳獨秀就借用了日本的這一用法,說中國辛亥革命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封建官僚階級太頑固。不過,陳獨秀還指代的是官僚制度。可是,後來李大釗、郭沫若等人又發揮了這一用法,變成了對社會的一種概括。真正將其普及的應該是毛澤東,毛澤東在自己的文章裡多次提到古代社會是封建社會。由此,這個說法就在全國普及開來,成為大家的一個共識。

武漢大學歷史系教授馮天瑜先生專門寫過一本《“封建”考論》,將封建的來龍去脈進行了詳細辨析。可以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