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籍」哭闹、撒泼、不听话……治理孩子“暴脾气”,关键在这3点

商场逛得好好的,看中某个玩具,吵着要,赖在地上死活不肯走,大哭大闹,路人侧目,表示好尴尬。

女儿三岁了,吃个饭愁死人,吃到一半,跑来跑去、东摸西看,好好吃顿饭咋就这么难?

动不动就生气,怎么说都不听,一点小挫折就爆发了,撒泼打诨的,怎么安抚都不行,满满的无奈。

上面妈妈们的苦恼,你是不是似曾相识。

国内曾有育儿团队研究“孩子处于幼童阶段时,家长们最大的育儿困惑是什么”这一课题,有近千位家长参与调查。结果显示,孩子哭闹、发脾气、打人、和爸妈对着干、吃饭磨蹭占到82%!

「秘籍」哭闹、撒泼、不听话……治理孩子“暴脾气”,关键在这3点

面对孩子种种“小情绪”和“破坏”行为,妈妈们几乎试遍了天下“奇招”,但熊孩子就像跟我们隔了一条鸿沟,完全没效果!眼瞅宝贝儿越来越捣蛋,成了人见人厌的小“恶魔”,爸妈真心捉急!

为什么孩子总爱调皮捣蛋?

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角度来说,孩子的大脑结构尚未发育完全,在幼儿时期大多数是由情绪控制了对事物的反应。所以,他们不可能、也不会像成人一样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哪怕他心里非常非常委屈,也没有办法告诉你:“妈妈,你最近都没时间好好陪陪我,我觉得好难过。”只能采用哭闹的行为去寻求你的关注。

「秘籍」哭闹、撒泼、不听话……治理孩子“暴脾气”,关键在这3点

随着活动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大大增强,对于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表现出极大的实践愿望。至于后果是怎么样,对他人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还不是孩子能够考虑的层级,一旦行为被打断或者阻止,情绪就会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就是为什么,小孩子总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不讲道理又情绪化的印象。

3招,教你培养好情绪宝宝

1、接纳孩子,利用共情术安抚情绪

孩子貌似无理的取闹,其实是在寻求理解和关注,如果没有及时得到,他就会用负面的行为来获得最大程度的关注,比如哭闹、扔东西甚至打人。

有时候孩子也已经知道错了,内疚感和痛苦使他感到不好意思,但为了保护自己的面子避免父母的责骂,也会做出故意顶嘴和满不在乎的样子。

有的父母会试图和孩子讲道理,有的责骂禁止孩子哭闹行为,这都是对孩子情绪不接纳的态度,只会让孩子感到自己不被理解,情绪淤积下来,然后在下一次爆发,重新淤积。

「秘籍」哭闹、撒泼、不听话……治理孩子“暴脾气”,关键在这3点

在孩子哭闹的第一时间,可以在他宣泄情绪的时候,稍微安静下来之后,慢慢地讲出他的感受。

比如“弟弟抢你玩具了很不高兴是吗?”“东西丢了是不是很着急?”“爸爸这样做让你很生气对不对?”“摔倒了很疼是不是?”“积木倒了好伤心啊”等等。

共情术能够帮助孩子的情绪迅速得到引流,让孩子迅速感觉自己是被理解感知,也是帮助孩子以后能够正确表达自己感觉,逐渐能够对他人产生同理心的一种最好的方法。

2、介入转移注意力

即使孩子哭闹得很厉害,也会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特别是非常了解自己孩子的家长,很容易就会找到能够转移他注意力的方法。

介入转移的时机要及时恰当,但是要注意不能用奖励孩子糖果或者空头许诺的方式,要么会让孩子错觉,哭闹是能够获取糖果的方式,要么会使父母逐渐失去了威信力。

「秘籍」哭闹、撒泼、不听话……治理孩子“暴脾气”,关键在这3点

是出门去兜一圈,还是顺势玩一场游戏,陪孩子找到东西,再陪孩子搭好积木……

只要你认真陪伴,你会发现孩子很快就会重新投入,做另外的一件事。而因为有了你的理解和温情陪伴,他才会懂得什么是最好的情绪处理方式。

3、坚持原则,统一家庭教育理念

在向孩子表达理解和爱的同时,需要父母坚持自己的原则,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好、不允许的,即使大哭大闹也是没用的。

改变孩子撒泼行为的最重要一点,是让他知道,撒泼耍赖的行为不会得到任何结果,才不会频频使用这种方式。

当孩子经常赖在地上打滚的行为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冷处理,不再对他的行为有惊讶激动或者愤怒的情绪反应。

「秘籍」哭闹、撒泼、不听话……治理孩子“暴脾气”,关键在这3点

冷处理并不是把孩子晾在一边不管不问,照顾孩子的感受,保持关注和始终冷静的情绪,语气温和态度坚定,让孩子最终明白这种手段无法得到结果,这种沟通方式是错误的。

在执行教育方针之前,一定要反复和家人讲清楚利弊,统一战线。

「秘籍」哭闹、撒泼、不听话……治理孩子“暴脾气”,关键在这3点

小孩子是非常聪明的,会察言观色,会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人甚至周边环境来支持自己的行为。

当一家人教育理念不一致,最容易产生的后果就是:纵容了孩子的脾气,孩子不能够正确认知自己的行为,父母的权威感下降,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孩子的成长其实充满了挫折,从学步、说话到上幼儿园、学会生活自理,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了无数次的失败和努力。宝宝的成长需要挫折,但更需要我们的爱和包容、理解与支持。只有在爱的环境里,挫折才能变成孩子成长的养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