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定生死!拒絕賠本賺吆喝,如何制定合理的外賣價格段?

價格定生死!拒絕賠本賺吆喝,如何制定合理的外賣價格段?

很多做快餐的,都覺得近兩年很難賺錢。之前還有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一個外賣老闆從入行起,虧了幾十萬。

有的品牌嘗試用開分店的方式分攤各項成本,但只有店面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才能產生規模效應,也並不是所有品牌都能承擔得起繼續開店的風險。

外賣店如何保證盈利空間?這就涉及到定價的問題了。

價格定生死!拒絕賠本賺吆喝,如何制定合理的外賣價格段?

價格決定了店鋪的盈利能力和競爭水平,同時也是影響顧客購買的一項重要因素。這就導致外賣老闆站在天秤的兩端:一頭是低價,可能自身難保;一頭是高價,可能無人問津……

外賣的定價,除了成本之外,還需要充分考慮到其他幾個核心要素:城市、商圈、競品價格、活動等。

新品牌:定價等於打基礎

對於外賣新品牌來說,定價之前要綜合考慮自身成本、競品定價、用戶接受度等因素。

梅家燜面來北京之前,已經是山西有名的本地品牌,經歷了21年的發展歷程。產品已經充分經過了市場的驗證,但對於北京的市場環境和外賣平臺來說,都是新選手。

梅家燜面沒有采取“一刀切”的低價策略,相反地,在商圈內其他面類外賣定價20元左右的情況下,主打菜品定價均在30元左右。

城市因素: 在山西,梅家燜面的售價在18元左右,考慮到北京的物價、消費水平,價格做了一定幅度的上調。

商圈因素: 梅家燜面所在的三個商圈,國貿、國展、車公莊,前兩個屬於A類商圈,後一個是B類商圈,都屬於優質商圈,外賣整體客單價都比較高,走低價競爭路線,反而容易被看做“沒品質”。

競品因素: 前期調研是項非常重要的工作,知己知彼,後來者也能居上。在對商圈競品進行調研的過程中,運營團隊發現,商圈內做面類產品的品牌較少,而且大多走低價路線,因為定價較低,很難盈利,所以相應的活動力度也比較小。

定價之前,考慮了兩種情況:

跟隨競對走低價路線,不僅盈利無法保證,競對也很可能會降低價格,最終兩敗俱傷;

把價格定高一點,採用高客單價+大額滿減的組合定價策略,高價保住了利潤,且大額滿減有利於提升排名、吸引用戶,活動力度比較靈活,可以根據店面情況隨時調整。

價格定生死!拒絕賠本賺吆喝,如何制定合理的外賣價格段?

同時這種方法對競爭對手也構成了壁壘:無故大幅漲價,一定會帶來用戶批量流失,因此無法及時跟進。這樣的定價策略,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而定價方面還暗藏心機: 定價30,加上包裝費是32,而滿減第一級門檻是35,用戶一般會選擇湊滿減,這又幫助店面提升了銷量和客單價,店裡也貼心的為用戶準備了便宜的湊單小食。

經過一個多月的運營,最終梅家燜面單店銷量從2307單,增長到6781單,復購率高達20%以上,逐漸成為所在三個區域的明星外賣品牌。

對於新品牌來說,合理的定價是一種聰明的“迂迴”戰略,能夠避免陷入價格戰,保證盈利空間,為品牌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老品牌:拒絕價格戰,突出差異化

老品牌前期在定價策略方面失誤,應該如何挽回呢?這裡也有一個案例可以作為參考。

某個主打京味菜的品牌,主要對標金百萬,前期採取低價策略。從思路上看,好像也沒有什麼問題:兩者都是主打京味菜,且菜單高度重合,而金百萬知名度更高,如果價格高於金百萬,用戶更多可能會選擇金百萬。

低價的策略,確實為品牌帶來了一些顧客,但是這樣的定價,卻導致店鋪陷入另一種陷阱:基本不盈利。這就是定價的一個誤區:盲目跟進競爭對手的價格,忽視自身的成本和出品問題。

金百萬之所以能把價格定得很低,是因為它的產品模式。金百萬很早就用智能鍋代替了人工,成本低、效率高,決定了它可以走薄利多銷的路線。

而某品牌與之相比,成本很難降下來,而且人工炒制的產能也比較有限,與金百萬走價格競爭路線完全不佔優勢。

那能夠直接把所有菜品價格直接上調嗎? 答案是不能。上邊也提到了,如果一個外賣品牌店內菜品突然整體漲價,很容易失去現有用戶。

對於外賣店來說,如果前期定價偏高,還可以通過活動搭配,讓客單價達到一個合理的水平。但定價過低的處理方法就比較麻煩了。

價格定生死!拒絕賠本賺吆喝,如何制定合理的外賣價格段?

調整措施: 整體更換菜單,挑選堂食店裡,其他適合做成小份菜售賣的產品,避開金百萬熱銷的菜品,重新定價,把價格區間調整到保證盈利的範圍。

外賣店鋪漲價,是一項高風險的行為。 但該品牌整體換菜的做法,避開了直接在原有菜品基礎上漲價的行為,用戶沒有直接的參照物,所以價格敏感度會下降。

經過調整之後,這個品牌後期在三平臺的流水,基本穩定保持在200萬左右。

與同品類、大品牌競爭,拼價格戰很容易吃供應鏈、成本等方面的虧,所以不妨換一個角度,從差異化入手,爭取用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