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育兒誤區」,老一輩都容易犯!媽媽們一定要知道哦!

新手媽媽們面對懷裡嬌嫩的小嬰兒,真是捧在手心怕摔了,看在眼裡卻無從下手。

於是長輩們紛紛站出來指導一二,是聽還是不聽?自己又不放心爸媽帶娃,只好左一個度娘右一個論壇地查來查去。

10個“育兒誤區”,老一輩都容易犯!媽媽們一定要知道哦!

10個“育兒誤區”,老一輩都容易犯!媽媽們一定要知道哦!

10個“育兒誤區”,老一輩都容易犯!媽媽們一定要知道哦!

今天,就來聊一聊那些常見的育兒誤區,千萬別再坑了孩子!

誤區1

寶寶口渴應該要喝水?

  • 0-6個月的寶寶通常不需要喂水

母乳中水的含量高達90%,對於純母乳餵養,月齡小於6個月的寶寶來說,吃奶就幾乎等同於補充水分。配方奶粉雖然不能完全和母乳相媲美,但成分也是儘可能地接近母乳,如果嚴格地按照說明書沖泡,配方奶粉的水含量會接近母乳。

所以無論是純母乳餵養還是喝配方奶粉,還是混合餵養的寶寶在6個月之前都不需要另外喂水。

  • 專家建議6-12個月每天喝水30-60ml

6-12個月齡的寶寶每天還是會喝很多奶,吃的輔食也大多以米粉、粥等軟爛的流質、半流質為主,這些食物中的含有的水份也能被寶寶吸收,所以,計算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水分的攝入量要考慮他吃下去的全部食物,並且以其他食物優先,不要讓水過多地佔據寶寶不大的胃容量。建議在兩頓飯之間給寶寶喝一點水,每天不要超過30-60ml。

10個“育兒誤區”,老一輩都容易犯!媽媽們一定要知道哦!

誤區2

寶寶容易出汗要補鈣?

由於寶寶的自主神經發育不健全,所以入睡後容易出汗,一般後半夜寶寶身上的汗就減少了,一般稱為“生理性多汗”,因此寶寶並不會因為汗多而導致缺鈣。

一歲以前的孩子,母乳和配方奶基本就能滿足鈣的需求(早產或低出生體重兒另當別論)。所以一歲之前,寶寶通常不用額外補鈣。但要注意,寶寶出生後15天開始每天補充 400 IU 的維生素 D,因為維生素 D 能幫助鈣吸收。

誤區3

營養都在湯裡,寶寶要多喝喝湯

如果問:“雞湯的精華在哪裡?”相信絕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在湯裡。” 很多人煲湯,喜歡煲很長時間,吃得時候又喜歡多喝湯而少吃肉,因為他們覺得營養全析出滲透到湯裡,喝湯既不容易發胖又最有營養。

事實上,湯裡面的營養只佔到了所有營養的10%左右,肉湯裡面除了水,大部分是油脂、調料,蛋白質很少,骨湯裡面的鈣含量還沒有牛奶多。

10個“育兒誤區”,老一輩都容易犯!媽媽們一定要知道哦!

誤區4

給寶寶喝葡萄糖水滿足代謝需求?

寶寶剛出生,媽媽還沒有分泌出母乳,這時有很多老人會給寶寶喝葡萄糖水。殊不知,寶寶出生時,身體會儲備足夠多的能量,能滿足3天的代謝需求。因此給寶寶喝葡萄糖水完全沒必要,而且不利於媽媽儘早下奶。

其實,媽媽在寶寶出生後要儘快讓他吮吸乳房,促進母乳分泌。對於寶寶來說,母乳是寶寶最天然最營養的口糧,母乳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以及免疫功能蛋白,其中的核心免疫蛋白之一的乳鐵蛋白能幫助寶寶提高抵抗力,促進腸道和呼吸道健康。

誤區5

為了寶寶皮膚滑嫩所以母乳摸臉?

乳汁抹在孩子的臉上會容易產生細菌,導致孩子的臉上產生紅暈或者小包,也有可能會化膿,所以,不能給孩子抹母乳,如果實在需要抹些東西緩解寶寶的皮膚乾燥的話,可以選擇嬰兒專用的潤膚霜哦!

誤區6

應趁早給孩子把屎把尿?

奶奶為了防止寶寶尿床,定時定點地給孩子「把屎把尿」,這種強迫行為可能會給寶寶造成心理壓力。

其實,過早地把屎把尿更不利於孩子學會控制排便,最早也要等到孩子 1 歲半到 2 歲之間再訓練排便,這個年齡的孩子身體和心理都準備好了,孩子學得快,家長也省時省力。注意一定不能強迫、勉強孩子,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排便信號(比如扭動身體、哭鬧)。

10個“育兒誤區”,老一輩都容易犯!媽媽們一定要知道哦!

誤區7

怕O型腿應給寶寶綁腿?

綁腿不僅不能讓腿長直,反而可能會造成發育性髖關節脫位,而且布帶長期壓迫,也可能導致皮炎和破損感染。

8 歲以前,孩子有點 O 型或 X 型腿,絕大多數都是發育中的正常現象。隨著孩子長大,自然會變直的。所以,不要瞎操心啦,順其自然就好。

誤區8

滿月要剃光頭,頭髮才多又密?

嬰兒皮膚薄嫩,對刮剃刺激比較敏感,容易在剃頭後出現局部發紅。滿月的寶寶也往往難以安靜地配合剃頭,萬一扭動掙扎,還容易傷著孩子。等孩子大一點,如果不打算蓄髮,可以買一個兒童專用安全理髮器給他理髮。

誤區9

使用嬰兒手套、襪套保護寶寶小手和小腳?

很多家長認為這麼做可以保護寶寶的小手小腳,但這麼做並不好。要知道,寶寶的手腳發育需要一定刺激,而不是束縛。

若是你想寶寶以後手巧,那麼請讓寶寶多接觸各種東西,平時多給他做按摩。平時,建議勤給寶寶修剪指甲勤剪指甲,以免其把自己抓傷。

誤區10

發燒要捂才行?

在過去的觀念裡,寶寶一發燒就蓋被子捂汗,認為發發汗燒就退了。

但實際上捂得太厚會影響散熱,反而會使體溫升高甚至出於高熱的狀態,尤其是新生兒發燒在38.5℃以上時,捂得太嚴實可能導致高熱驚厥。

10個“育兒誤區”,老一輩都容易犯!媽媽們一定要知道哦!

以上這些“育兒坑”,媽媽們中招了幾個呢?媽媽們在育兒路上,要記得繞開這些育兒坑,掌握正確科學的育兒方法,這樣寶寶更加能健健康康成長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