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多代的驴肉火烧到底经历了什么?

相传,宋代时漕河码头有漕帮和盐帮两大帮派,漕帮以运粮为主,盐帮以运盐为主,但一山不容二虎,漕帮和盐帮就经常会干仗,最终漕帮大获全胜,赢了肯定要设庆功宴啊!于是就将从盐帮俘获的毛驴宰杀吃了,可怜的小毛驴啊,驴肉做好再配以火烧,口感甚是不错,驴肉肥而不腻,火烧酥软香绵,就这样,漕河驴肉兴起,一带名吃诞生!

后来,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其四儿子燕王朱棣率兵篡位,明惠帝朱允炆派大将李景隆与朱棣在白沟河一带开战,李景隆败退到徐水漕河镇,军中粮食匮乏,李景隆无奈之下就下令杀军马充饥,当地百姓有吃驴肉的习俗,所以烹饪出的马肉也十分的美味。然后,徐水漕河镇吃马肉的习俗就产生了,而到清朝时,康熙皇帝重农桑,禁屠牛马,漕河一带便改食驴肉,后来人们就专养驴食用,夹上那外焦里嫩的火烧,美味无比,后随之流传了下来。

历经多代的驴肉火烧到底经历了什么?

再后来,到了乾隆皇帝,这位啊就喜欢暗查民情,经常下江南,而下江南水旱两路必经河间,据说,有一次,皇帝下江南时错过了住处,便找了家农户住下了,农户心想,也没啥招待您这位大神的,俺就搞点俺们的特色美食给您尝尝吧,就做了这驴肉火烧,乾隆吃后赞不绝口,问道:“这是何物?”农户回到:“大火烧加驴肉。”皇帝听后,诗兴大发,随即作诗一首:河间处处毛驴旺,巧妇擀面似纸片。做出驴肉夹火烧,一阵风来一阵香。并命人在河间建行宫常住就为了吃驴肉火烧,十足的吃货啊!还不择手段的吃。有了行宫皇帝也总不能一直住在这啊,终于,皇帝走了,回到皇宫后,他还是思念那驴肉火烧的味道,就派和珅去河间寻找那位做驴肉火烧的农户进宫满足他的胃。对于和珅,我们都觉得他是一个大贪官,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个美食家,相传,和珅在中秋佳节和几位夫人吃驴肉火烧赏月时,不禁诗兴大发,拿起他那夫人的小手手吟道:玉人指甲长,火烧分外香。两相皆上品,对月透华光。说的就是这火烧的层就和女人的指甲一样薄。小编觉得喝酒可以助诗性,吃驴肉火烧好像比喝酒还来劲啊!

如今的驴肉火烧啊,就以河北保定北部的徐水县漕河地区最为著名,脆,嫩,酥,香。实在的美味啊!

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哦,小编会及时更新各种有关美食的故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