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魏國之哀 人才流失是根本

魏國,戰國七雄之一,是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國家歷時179年,後被秦國所滅。

魏國人才濟濟,皆因猜忌、迫害,導致人才流失,造成無人可用的局面,盤點如下:

盤點魏國之哀 人才流失是根本

一、吳起

衛國人,戰國時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著有《吳子兵法》。作為魏國西河郡郡守,就體現出很強的軍事造詣,指揮5萬魏軍擊敗50萬來犯秦軍,史稱“陰晉之戰”。他在政治上也很有才能,是魏國宰相的最佳人選。時任宰相公孫痤設計,讓吳起拒絕了魏王賜婚,引發魏王猜忌,不得重用。後投奔楚國,被楚悼王賞識,在楚國實施“吳起變法”,成效明顯,楚國國力逐漸強大。

盤點魏國之哀 人才流失是根本

二、商鞅

魏國人,戰國時期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法家的代表人物。魏國宰相公孫痤晚年時,全力培養,在病入膏肓的時候,極力推薦商鞅。魏王卻認為公孫痤已經老糊塗了,語無倫次,最終沒有采納公孫痤的建議。商鞅後來到秦國,開展史上有名“商鞅變法”,從政治、經濟上使秦國逐漸強盛。

盤點魏國之哀 人才流失是根本

三、孫臏

戰國時期軍事家,和龐涓一同拜在鬼谷子門下,著有《孫臏兵法》。龐涓下山在魏國做了大將軍,因為嫉妒孫臏的才能,迫害他,對其實行臏刑,成為殘疾。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逃離魏國,輔佐齊王,被任命為軍師,幫助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奠定了齊國的霸業。

盤點魏國之哀 人才流失是根本

四、范雎

魏國人,戰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謀略家。他原本時魏國中大夫須賈的門客,一次出使齊國,被須賈誣告迫害。後來裝死,逃過一劫。到了秦國,得到秦昭王的賞識,提出“遠交近攻”和加強王權的建議,被採納,封相,為秦國治國理政、外交做出了傑出貢獻。

史上,秦昭王曾評價范雎:“昔周文王得呂尚以為太公,齊桓公得管夷吾以為仲父,今範君亦寡人之叔父也。”

盤點魏國之哀 人才流失是根本

五、 魏無忌

魏國公子,即與春申君、孟嘗君、平原君並稱為“戰國四公子”的信陵君,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著有《魏公子兵法》。後來,魏國逐漸走向衰落,魏無忌效仿孟嘗君、平原君輔政之法,廣招門客,禮賢下士,曾兩度擊敗秦軍。後被魏安釐王嫉妒,不委以重任。

盤點魏國之哀 人才流失是根本

從此,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名士不管是不是魏國人,都有被魏國收歸帳下為己用的機會,但是不是被猜忌、迫害就是得不到重用,導致人才流失,為他國做嫁衣。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皆因一國之君沒有識人用人的眼光與魄力。

如果這些人能為魏國效力,哪裡還輪得到秦國統一六國呢?嗚呼哀哉!

盤點魏國之哀 人才流失是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