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歷史人文常識有套路!不要不會就選C!

歷史人文常識是公務員考試的重點內容,每年都會有考題涉及,題量基本維持在三道題左右。其中中國歷史、中國文學和中國文化是經常出現的考點。小夥伴們常常感到相當鬱悶,不是因為這種題目太難,而是因為它考的範圍太廣泛,小夥伴們平時沒有那麼多的積累,以至於簡單的都不會答了。

關於歷史人文常識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增加相關知識的儲備量,就是平時要多多積累。而積累相關知識的方式無非就是通過網絡、書籍和電視等相關媒介。比如可以通過歷史劇瞭解相關歷史的時代背景及其主要人物。現在的一些有關歷史的公眾號也大量存在,小夥伴們可以關注那麼一兩個公眾號什麼的,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對我們瞭解歷史知識有所幫助。不需要大家花太多的時間去關注,只需在一些垃圾時間,比如在上廁所的時候或在睡覺前30分鐘躺在床上的那一刻,看一看總會有點收穫。例如問你“文景之治”出現在那個朝代,要是沒有點兒積累的話,就不可能知道是漢朝。又如問你“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與那一場戰爭有關,要是有點兒積累的話,就一定知道是赤壁之戰。

其次,要學會分析結合題目和選項的聯繫。例如這道題:“我國古代用金、石、絲、竹指代不同材質、類別的樂器。下列詩詞涉及竹的是:”。選項分別是:A.珠簾夕殿聞鐘磬,白日秋天憶鼓鼙;B.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C.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D.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四個選項中,“鐘磬”明顯與鐵有關,跟“竹”沒有太大的聯繫,“琴”和“箏”都是其它材質所做,跟竹子沒有太大關係。只有C選項中的笛子是用“竹”做的,而且現在的笛子也大多是竹子做的。因此,這道題毫無疑問就只能選擇C選項。

所以,小夥伴們在複習的過程當中要多多注意基礎知識的積累,尤其是沒有捷徑可尋歷史人文部分。擁有一定的儲備之後,在考場當中沉著冷靜認真審題,這樣才能在考試過程中迎刃而解、所向披靡,取得好成績。

華圖教育 高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