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七首词,写尽李煜一生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鉴赏:《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后主李煜(存疑)的名篇,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这首词感情真实,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间词以绮丽腻滑笔调专写“妇人语”的风格,是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

这七首词,写尽李煜一生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鉴赏:此词作于李煜降宋之后,金陵被宋军攻破后,李煜率领亲属、随员等四十五人,「肉袒出降」,告别了烙印着无数美好回忆的江南。这次永别,李煜以这一阕《破阵子》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和感受。

这七首词,写尽李煜一生

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鉴赏: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此词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这七首词,写尽李煜一生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鉴赏:虞美人(李煜)这首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这首词也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是李煜的绝命词。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 《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这七首词,写尽李煜一生

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鉴赏:975年(开宝八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宋太祖赵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李煜在此时忍屈负辱地过起了囚徒生活,自此李煜的词以被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

这七首词,写尽李煜一生

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鉴赏:这首词句句写思妇“秋怨”,“秋怨”二字却深藏不露。该词对思妇的外貌、形象、神态、表情未作任何描摹,而是侧重于表现出她的眼中之景,以折现其胸中之情,用笔极其空灵。

这七首词,写尽李煜一生

清平乐·忆别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鉴赏:此词写怀人念远、忧思难禁之情,或为作者牵记其弟李从善入宋不得归,故触景生情而作。上片点出春暮及相别时间,深切地刻画出主人公思念亲人的无奈之苦与企盼之情;下片由彼方措意,以亲人归梦难成的设想和春草滋生无际的比喻强烈地表现主人公对亲人的思念之切。全词以离愁别恨为中心,线索明晰,结构浑成,手法自然,笔力透彻,尤其在喻象上独到而别致,从动态写出离恨的随人而远,尤显生动,为人所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