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伦为什么愿留杨志,却不愿留林冲?

mhj780916

林冲尽管怀揣着柴进的推荐信而上得梁山请求入伙,却受尽了王伦的百般冷遇,后虽被勉强接受,但也没有少受王伦的窝囊气。但是杨志却有两次拒上梁山,第一次是王伦让林冲去纳投名状时,林冲遇上了杨志,两人大战五十余回合而不分胜败。王伦见杨志一身好武艺,便相请杨志入伙。其时,杨志还志在仕途,便回绝了王伦。第二次是杨志丢了生辰纲,而走投无路时,同样还是没有上梁山。那为何林冲一定要缠上王伦呢?这主要有以下的几方面原因。

其一,林冲犯得罪重,而杨志犯得罪轻,寻常山头容不了身。林冲杀死差拨、陆虞候、富安等三人,又火烧大军草料场,乃是犯了军中大罪,官府绝对不会轻饶。王伦不接受林冲入伙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敢得罪官府。而杨志虽丢了生辰纲,但最多也是失职之过,再则,这生辰纲是梁中书送给蔡京的贺礼,属于私活。所以,杨志丢了生辰纲,其实并不能算大罪。

其二,林冲虽武艺高强,但比较怂,活得窝囊,容易迁就。林冲在妻子遭到调戏时以及被刺配沧州的途中,其表现都很窝窝囊囊,这并非是对林冲的苛求。林冲自认是位好汉,如果说高衙内调戏林冲妻子,但并没有得手,说林冲该忍也就算了。但是,林冲在野猪林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其时,董超、薛霸欲结果了林冲的性命。书中写道:...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董超道:“说甚么?门前救你不得。

但凡是江湖好汉,绝不会在临死前哭哭啼啼,而乞求活命的。再则,都如此境地了,还向董超、薛霸乞求活命,能管用吗?换上鲁智深、武松等人也都绝不会如林冲这般。就连阿Q在被处斩时,都想大喊一声:老子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所以,在临危时乞命,这或许是普通人的本能,但绝不是“好汉”该有的作风。

杨志在丢失生辰纲后,对曹正等说道:王伦当初苦苦相留,俺却不曾落草,如今脸上又添了“金印”,却去投奔他时,好没志气。因此踌躇未决,进退两难。” 两相比较,可以说林冲虽武艺不输于杨志,甚至还有可能略高于杨志,但在志气上却输了杨志一筹。

其三,林冲在体制内待得太久,而缺乏江湖生存的能力。像鲁智深与宋江等,这些官场体制的人,都糊里糊涂地进了黑店,中了蒙汗药,而差点成了包子馅。但是,武松在路过孙二娘的黑店时,却可以逃过蒙汗药,这就是江湖草莽与官场体制内的人,在江湖上生存能力的差别。林冲就缺乏江湖独自生存的能力,所以一旦柴进给了林冲“上梁山”的这根救命草,其便就赖上了王伦。

而杨志虽也曾是官场体制内的人,但其长相不受人待见,其仕途也不会平坦,应该是碰过不少次壁,从而练就了一些江湖谋生的手段。再则,杨志之前失陷过花石纲,也有了江湖逃亡的经验。


历史闻知社

水泊梁山最早占山为王的不是宋江和晁盖,而是白衣秀士王伦,王伦是落第秀才,是柴进扶植起来的,想做贼头,没有靠山是不行的。

当林冲和杨志因缘巧合的聚在了梁山之后,王伦笑迎杨志却黑脸撵林冲,这是为什么呢?就让(秉烛读春秋)为你一一解密吧。


话说林冲的娘子被高俅之子看中后,高衙内一直想调戏林娘子,但林娘子誓死不从。为这事,林冲摊上大事了,被高俅陷害,火烧草料场,林冲被逼雪夜上梁山。

林冲上梁山后,梁山寨主白衣秀士王伦百般刁难林冲,让林冲三天之内交出“投名状”。所谓的投名状,就是让林冲在山下杀一个人,表示入伙。

林冲无奈,但接连三天都不忍下手伤害无辜。后来,在山下巧遇青面兽杨志,二人打斗多时,通名报姓后相识相知,英雄惜英雄,携手去见王寨主。

王伦见林冲三天期限已过,仍然交不出“投名状”

,不由分说,就要赶林冲下山。对杨志却热情挽留。原来这其中有猫腻。


王伦目光短浅,不是做大事业的人,他之所以占山为王,无非就是临时糊口饭吃。等以后有了和朝廷摊牌的资本后,投降朝廷是必然的事情。

热情挽留杨志,是为自己留条门路,因为杨志京城有门路,这次丢失了生辰纲,杨志就是打算去东京汴梁活动一下,看是否能官复原职,打点些银两,让朝廷不再追究自己的责任,正好路过这里,被林冲请到了山上来了。

王伦挽留杨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杨志是五侯杨令公之孙、武举人、曾做制使的杨志身份也不低。

按说林冲曾经也是宋朝体制中人,身份不比杨志低,武功比杨志高不少,林冲才是无家可归之人。

说实话,杨志不一定看得上小小的梁山贼人这个头衔呢。王伦却反其道而行之:不想留的极力挽留,而对于极力想找个安身之所的林冲却狠心赶走,世界有时真的不公平。


其实说白了,王伦是怕惹祸上身,我们知道,王伦和后来的宋江有得一拼,就是时时刻刻想着诏安,林冲是高太尉的死对头,高俅对林冲是除之而后快,同样林冲对高俅也有不共戴天之仇,王伦害怕以后无法面对高太尉,这就是白衣秀士担心的地方。

林冲“杀人放火带刀入堂”的罪过太大了,留下林冲,惹怒高俅,一但大军杀来,王伦怕带不起这个责任。

王伦的眼中杨志是属于亲朝廷派,而林冲已经成为了反贼,与朝廷对着干了。王伦的面前林冲与杨志不论武力和身份是天然的对手,后来,由于晁盖和宋江吴用的到来,都为林冲说情,既然林冲赶不走,留下杨志正好制衡林冲。

说到底,王伦就是忌惮林冲,林冲是朝廷要犯,加之武功高强,王伦怕压制不住林冲。


再说杜迁、宋万、朱贵都反对赶走林冲,毕竟林冲是他们的恩人柴进写亲笔信介绍的。行走江湖,讲的就是义。

后来,出于义愤,也出于对排座次的不满,林冲手刃了王伦,但自己没有做寨主,反而让给了晁盖,其实这就是林冲没有远大理想的表现,王伦好歹留下了走投无路的林冲,要么手刃王伦自己做寨主,要么忍气吞声,杀了王伦,成全了晁盖,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林冲何苦啊!



秉烛读春秋

从结果来看,王伦不留林冲绝对是正确的

王伦是个什么出身,是个读书人,古代读书人,四书五经,真正学习的精髓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处理自己和家人的关系,和国家的关系和天下的关系,因此,看人是很准的,王伦第一眼看到林冲就知道林冲是个什么货色,所以就想要赶走林冲,最后失败!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林冲在梁山王伦任期内没有发挥什么作用,最出彩的一次行动就是火拼王伦。

梁山再怎么说也是人家王伦辛辛苦苦打下的地盘,你们几个人劫了生辰纲犯事了就要上山,正常人都会拒绝,我现在好吃好喝的,干嘛要你们入伙,你们入伙之后是排老几,所以说,晁盖和吴用典型的就是来抢梁山的,根本不是来投奔。

所以,林冲火拼了王伦,也就是自己的上任领导之后虽然被晁盖吴用等人器重,实际上已经破坏了江湖的规矩,没人愿意跟他玩了。

江湖就该有江湖该有的规矩

包括后来的鲁智深,原来是结拜兄弟,鲁智深三番五次救他的性命,为了朋友是两肋插刀,结果,后来鲁智深上梁山之后,只以教头相称,不以兄弟自居,这又是为何,在鲁智深看来,林冲的上位之路来的很不光彩,是为江湖人所不齿的。

问题就出现在这里了,林冲始终没有流入江湖,而鲁智深始终没有出过江湖,江湖有江湖人的规矩。

林冲一直都是以官场身份自居,其实就是忘不了自己在体制内的背景,让他纳投名状的时候,这个不能杀,那个不能杀,火拼其王伦的时候,反而下得了手,这就不是江湖人办事的规矩。鲁智深虽然以前在体制内待过,但是行为准则一直都是江湖的规矩办,该出手时就出手,但是人家打山寨,那是实打实的,靠自己的本领。

所以,鲁智深、武松、杨志都能在一起愉快的玩耍。

杨志不留梁山,可能不是因为看不上王伦,而是看不上林冲

说明,杨志和鲁智深只要有别的去处,就不会去找林冲,主要原因,还是林冲当初和杨志比武的时候,那是下死手了。

这种人,说到底就是内心自私,却又表现出一脸的无辜,苦大仇深,跟这样一个扫把星应该是没有好事,同样是在体制内混过的人,其实都明白,在体制内被人排挤的人,说到底都是不会做人。

王伦作为梁山第一任首领,将梁山打理的井井有条,属于那种公司创始人,结果被晁盖联合内部的高官给恶意收购了,论其眼光是绝对到位的,当然,并非王伦心胸狭隘,而是林冲和晁盖他们本来就图谋不轨。


史论纵横

留林冲怕引火烧身

林冲为什么会被逼上梁山?那是因为得罪了高太尉,皇帝面前的大红人!而且在上梁山之前更是犯下了当时的“滔天大罪”,放火烧了大军的草料场,枪杀了陆谦陆虞侯和多名官府中人,是朝廷捉拿的要犯。水泊梁山本来就是官府针对的对象,平时没做过有大影响的事,官府也便由他自在,没进行围剿,如今林冲来投梁山,作为首领的王伦自然有所顾虑。自己收留的可是朝廷的重犯,本来自己也是做的强人,难得守得一方太平,万一让官府知道自己收留了重犯,而且还是当朝太尉要杀的人,官府派兵来围剿,自己的基业岂不毁于一旦,所以王伦觉得自己是不能收留林冲的,为了让林冲下山,王伦还是先礼后兵,无奈还是赶不走林冲。

王伦担心林冲取而代之

作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才,王伦为什么能领导梁山?还不是凭着自己有着点学问,而林冲不是一般的莽夫(像李逵那样的),可谓是文武双全,而且八十万禁军教头,威名天下知,对于一个这样的人来到梁山,作为梁山之主的王伦难免还是会担心自己被取而代之的。

留杨志是为了牵制林冲

照我看,王伦并非愿意留杨志,只是在无法让林冲下山的情况下,才极力表现出要杨志留下,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想找一个自己恩惠的人来帮忙牵制林冲,毕竟山寨中没有人是林冲的对手,要是有杨志在一旁,自己的地位会感觉更加稳固。如果单纯的只找杨志,恐怕王伦还真没这个打算。


灵魂的感触

首先,这里的林冲是原著里的林冲。不是影视剧里的那个,对朋友讲恩义,对家人讲情义,不肯伤害老幼,不肯残害无辜的林冲。无论是97版还是11版,还是梁朝伟版的林冲都非常让人同情,让人敬佩。

然而,原著里的林冲呢。鲁智深要救他,他转头把鲁智深卖了。李小二冒着全家人的生命危险,为他刺探消息,他为了不跟陆虞侯正面冲突,拿刀大摇大摆地在街上示威,让陆谦知道“我已经知道你们的秘密了,你们别想害我”,吓得李小二〖捏了两把汗〗。王伦让他杀个无辜路人当投名状,林冲说〖这事也不难。林冲便下山去等,只怕没人过〗。杀戮无辜,毫无心理负担,怕的只是没人来让他杀。


谁也看得出来,林冲绝对是个翻脸无情,不翻脸也无情的狠角色。

杨志呢,你可曾见过他杀过无辜?牛二那么无赖地欺侮他,他也是忍无可忍了才杀了他。并且,牛二欺负他,他就杀牛二。高衙内欺负林冲,林冲可是从不敢让他不快的。

杨志,你只要不惹他就是了,林冲却不行,远比杨志难驯的多。

杨志曾经没钱吃了人的炒肉,人给他要钱。换了李逵等人,早就拿板斧砍过去了。杨志却一边说〖下次还钱〗,一边跑出去,因为他实在没钱啊。可以看出,杨志的人品还是相当好的。

反观林冲,在大风雪夜里,他要去人家屋里烤火,别人很热心地给他说〖你自烘便了,何妨事〗。他却把人打走了,把老庄客的胡子都燎了。

这样的人品,实在不让人安心啊。

只能挑一个的话,让谁也得愿意挑杨志啊。

更重要的是,让杨志上山有制衡作用。

杨志是在林冲上山之后来的。林冲本事很大,王伦根本不是对手,朱贵、宋万等加在一起才能对他有点威胁,但作用实在有限。如果哪天林冲决定孤注一掷,他们也没办法。

而杨志跟林冲本事相当,谁也压服不了谁,能形成二虎相持的局面。王伦可以居中搞平衡,拉一派打一派,谁强就削弱一下,谁弱就扶持一下,让他们永远相争,王伦作个总裁判。谁也不敢轻易对王伦下手,因为谁也不知道对方怎么想的,一旦自己想火拼王伦,而对方跟王伦一联手,自己只有死无葬身之地。

这就是古老的分化制衡术。

因此,王伦见到杨志,就像见到救命稻草一样,迫切希望他上山。


待我施为地煞变

不邀自来,这个问题有意思。

梁山在《水浒传》中,其实是分为三个时期的。分别是:王伦时期,晁盖时期,和宋江时期,这个应该没人反对吧。

王伦拒绝林冲,盛邀杨志,这件事是发生在王伦时期,即梁山初期。当时,梁山也就是一个寻常草寇窝,远没有后来,成为宋徽宗笔下的“四大寇”。

而王伦这位首领,本质上是个不得志的秀才,中国有句古语,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自然梁山在王伦时期,是一位“安静的小草寇”。这不但是秀才王伦的本质决定的,更是王伦身后的投资人决定的。

梁山也有投资人?当然!在林冲遭到王伦拒绝入伙时,杜千和宋万说过:老大喂,这不等于不给柴大官人面子吗?而《水浒传》里也多次写道柴进最喜欢“专一招集天下往来的好汉,三五十个养在家中。常常嘱付我们酒店里:如有流配的犯人,可叫他投我庄上来,我自资助他。”

所以,王伦时期的梁山,本质上等于是柴进的“暗势力”。柴进,周世宗柴荣之后,属于“场面人”,一旦“场面上解决不了问题”,那么该谁出手了?当然是“暗势力”。不然都以为柴进傻啊?花钱养闲人?

明白这个背景,再看林冲,他被柴进推荐上山,首领王伦清楚武功敌不过林冲,又有柴进推荐,此刻林冲在王伦眼里,等于是一个随时能取得自己的“备选”。

面对这样的强悍竞争对手,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走您,我们庙小留不住真神。第二个就是,必须让林冲懂规矩。

王伦其实本意是选择了第一条,但以他读书人的头脑,明白林冲其实是赶不走的,所以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障碍等,让林冲懂规矩,是龙给我潜着,是虎给我卧着。

效果如何?果然非常好!若没有晁盖等人前来搅局,林冲保证会老老实实的在王伦手下。

明白了林冲,杨志其实也就简单了,其一,拉杨志以制衡林冲。其二,由于林冲的存在,增加了王伦的不安,让王伦有了危机感,想增强实力,摆脱柴进幕后掌控,或能跟柴进能讨价还价的筹码。

其中,制衡林冲的意思,是最强。因为林冲对王伦来言,就是一颗不知何时爆炸的炸弹,而杨志则是拆除这个炸弹的人选。


静者为王的江湖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王伦赶走林冲是正确的,因为这家伙不是好人。

林冲是个卑鄙小人。

他为了自保,怕被高太尉追杀,被发配之前写了一个休书。这样一来,林冲自己就安全了,反而高太尉就会去逼迫他的老婆。万一他老婆同意了,林冲性命就保住了。

万一不同意,这也不管林冲的事情,高太尉一般不会继续弄死他。

最终,林冲没死,他老婆受逼迫不过自杀了!

就这种人。

另外,鲁智深冒死救了他,并没有暴露身份。林冲却把鲁智深的底细,告诉押解的公差。为什么?

其实也不复杂。

林冲知道鲁智深在老家居住,以他的脾气一定会去照顾林冲的老婆。但要是让鲁智深不要管他老婆,这种话林冲可说不出口。就算说了,鲁智深也不见得会听。

所以,泄露给公差,高太尉必然去对付鲁智深,鲁智深只能跑路。

这样一来,林冲老婆就没人罩着,十有八九会屈服嫁给高衙内,这样林冲小命就安全了。

为什么鲁智深上山以后,很快就不理睬林冲,和他保持距离?

就是鲁智深看清楚这家伙是什么人!

这样一个卑鄙又颇有武功,又有野心的人,如何能够留下来?岂不是养虎遗患!

相反,杨志确实一个性子直爽的汉子。因为生辰纲被抢劫,激动之下差点自尽。后来遇到恶霸牛二欺负人,宁可坐牢也不受气,将他杀了。

所以,宁可留下杨志,也不能留下林冲。


萨沙

就王伦这个人的心胸和格局来讲,其实他谁都不想留下。

但是在杨志和林冲之间选择的话,以王伦性格,他会留下杨志。

先说说林冲,林冲有“三大不可留”。

首先,林冲是朝廷通缉的、杀了朝廷命官的“杀人重犯”,形同造反。这样的人来到山寨,除了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引火烧身,没有什么好处。王伦盘踞水泊梁山,也就是寄希望于“山高皇帝远”,小打小闹的打家劫舍,图个安逸享乐,林冲一来,官军恐怕也就来了。这是第一不可留。

其次,林冲此人,还是有些名头,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绝不是浪得虚名,恐怕王伦对林冲在柴进庄园教训洪教头的事早有耳闻,反观自己就是一个落魄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仗着柴大官人的后台,忽悠杜迁宋万等还算勉强,在林冲面前王伦没有这个自信。这是第二不可留。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林冲是柴大官人书信推荐上山的,这和王伦上山几乎是一个路子。在晁盖等人没有上山之前,水泊梁山的后台老板应该是柴进,梁山泊实际上是柴进经营的一个“江湖退路”。而王伦不过是柴进选派的管理者而已。

所以,林冲的到来,王伦非常紧张,他嗅到了危机——柴进推荐一个本领和出身都比我高的林冲,是不是有监视和取代的意思啊?

这是第三不可留,也是最核心的问题。

这样就可以理解王伦为什么一定要林冲三天之内纳上投名状——既为难林冲又宣示自己山寨之主的地位。

而在王伦眼里,杨志则不同。

首先,杨志不过是一个落魄的武将,和朝廷没有深仇大恨,自身的危害性小于林冲。

第二,杨志的武艺和林冲不差上下,完全可以和林冲抗衡。

第三,杨志实际上就没打算落草为寇,他正一门心思的前往东京走门路求发展呢!所以王伦尽可以表现出求贤若渴的姿态而不会引火烧身。

实际上,王伦力邀杨志入伙,还有一个含义,就是通过挽留杨志的举动,打击林冲的自信心——人家杨志才是我敬佩的好汉,你林冲不行,老老实实待着吧!

王伦这招还挺管用,被刁难一通的林冲果然就老老实实的听话了。

不过,仇恨的种子,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种在了林冲的心里。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林冲想。


步武堂

王伦时期的梁山泊只是一个小寨,三五百小喽啰,手下不过杜迁,宋万和朱贵三人。


一直以来,他们就是在周边的渔村打打秋风,骚扰一下过往客商,过着不温不火的日子。与官府没有发生过正面冲突,玩着无间道,这个时候的梁山泊属于一种小农经济时代,一种小富即安的思想蔓延在大家周围。

林冲一来立刻打破了这种政治生态,他犯下的是滔天大罪,而且得罪的对象是目前皇帝身边最红的人太尉高俅,这事可等于捅了个天大的窟窿啊。

林冲本事大,但是对自己并不是好事,这是对自己的位子是一种威胁和压力,二来留下他这无异于引火烧身,一旦朝廷大军来犯,凭现在山寨的实力自己完全没底,弄不好就是全军覆没。

所以王伦宁肯得罪对他有恩的柴大官人,也不想收留林冲,一而再再而三的对其刁难。

等他发现杨志和林冲竟然能斗个不分上下的时候,却主动招揽杨志留下,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小算盘:

目前看来林冲能留在山寨基本已成定局,如果自己还坚持原来的意见可能会立马激怒林冲,引来火并,自己这两下子即使再加上杜迁宋万也不是他的个啊。

况且这两位和朱贵也曾表达过让林冲留下来的意思。

不如这时顺坡下驴,接纳林冲,并主动力邀杨志一同上山,做个顺水人情。

这样一来杨志上山以后可以成为自己的心腹,从而制衡林冲。

即使不是这样,也可以利用两人之间的矛盾相互形成制约,而自己把握了主动权,把两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有的同学说王伦一见面就看出林冲是个白眼狼,迟早会反自己,所以才会坚决拒绝。

这太高看王伦了,他如果能像诸葛武侯一样见到魏延就知道他脑后有反骨而欲杀掉的话,他早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日后也不会被林冲杀掉。


田获三狐

【月夜论水浒】


在水浒传的人情世故中,林冲其人的儒雅表现为清高而自私的一面。而王伦同样为落榜的秀才,同样孤傲而清高,又是梁山的第一任龙头老大。无论从老大的性格及权力来讲,无人愿留一个自命不凡又略显清高自诩的人在手下。

那么,林冲与杨志同为军中英豪,军人世家出身,但杨志确是彻底武夫的性格,却没有林冲儒雅清高的秉性修为。杨志满脸络腮胡,手提大刀,一怒之下可以杀掉休辱自己的大虫,杀气中有股无拘无束的豪气。王伦可以容得下杨志,但却丝毫容不下林冲。这里面的种种矛盾,已然为后来林冲火并王伦埋下了恶种。
今日之果必有当初之因。昔日之朋友必然沦为刀兵相见之局面。 纵观整个梁山泊人物中,内部恶斗的也只有这么一起事件。林冲有其过人之处,也有其与人文环境不对付的地方。王伦有其精打细算的细腻或称小心眼儿,正如王伦对晁盖所说,本处庙小,无法容留诸位大神。

风行君带你从细微处解读不一样的文史,欢迎欣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