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警方对毒品犯罪持续保持高压态势重拳打击

“6.26禁毒宣传日”当天,全市禁毒工作会议在西安市政府召开。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樊军荣主持,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长阎鸿通报安排全市禁毒工作,新城区、周至县禁毒委汇报禁毒重点整治工作,市政府党组成员、市禁毒委副主任、市公安局局长肖西亮做动员讲话。

西安警方对毒品犯罪持续保持高压态势重拳打击

“6.26禁毒宣传日”西安市召开禁毒工作会议

会议通报, 2017年全市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毒品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破获毒品案件1591 起,强制隔离戒毒人员7875名,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中均列前位。

长安分局主侦的涂兴兴制毒案、莲湖分局主侦的“飞哥”特大跨国贩毒案被评为2017全省十大缉毒精品案件。灞桥分局主侦的杨智某运输毒品案、禁毒支队主侦的“12.21”运输毒品案、浐灞分局主侦的胡春亮贩毒案被评为2017年全省缉毒优秀案件,西安市在全省禁毒工作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一。

特别是西安市创立的病残吸毒人员收戒收治新机制,实现了“一站式”收押,受到国家禁毒委调研组的充分肯定和新华社的采访报道。市、区(县)的禁毒微信公众号均已建立开通,实现了全市禁毒信息发布、宣传教育、涉毒线索举报网络化,建成市区两级禁毒教育基地15个,实现了教育基地全覆盖。

2018年以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持续加大对各类涉毒犯罪的严打整治和收治收戒力度,共破获涉毒案件342起,强戒2560人,缴获海洛因、冰毒等主要毒品27.2公斤。

据警方通报,目前西安市禁毒形式依然严峻:据公安禁毒部门统计,近三年来,全市公安机关每年收戒、收治吸毒人员均在6000余人左右,实际吸毒人员可能更多,毒品“消费市场”庞大;在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的情况下,吸食、贩卖冰毒等新型毒品犯罪来势凶猛。从近年缴获的毒品种类来看,新型毒品占缴获毒品总量的40%以上;从全市公安机关侦破的侵财类刑事案件研判来看,吸毒人员参与的案件占到侵财案件总数的20%,诱发的治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西安警方对毒品犯罪持续保持高压态势重拳打击

会议强调,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省会,在全省禁毒工作中担负的任务举足轻重。全市将以国家禁毒委“三项重点工作”(“禁毒2018两打两控”专项行动、禁毒重点整治、禁毒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和“五升三降”工作目标(破获毒品案件上升、捣毁制毒窝点上升、打掉贩毒团伙上升、缴获毒品上升、查处吸毒人员上升,外流贩毒下降、脱失吸毒人员下降、涉毒肇事肇祸下降)为牵引,在遏制毒品来源、危害和新吸毒人员滋生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不断提升全市禁毒工作效能。

一是继续重拳打击不手软。全市各级公安机关作为打击毒品犯罪的主力军,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严打整治方针,认真研究毒品犯罪出现的新手法、新特点,深入开展吸毒人员大排查、大管控、大收戒,在“打团伙、挖源头、摧网络”上狠下功夫。整合线索资源,加大对新兴网络涉毒现象打击力度,力争破获一批大要案件;对化工生产企业、市场进行全面排查,加大26个公安毒品检查站堵截查控力度,全面落实物流寄递“3个100%”(100%开箱验视、实名登记、过机安检)检验制度,切实提高发现率,坚决切断毒品渗入、走私、贩运渠道; 探索开展涉毒驾驶员“停驾行动”,对相关行业涉毒从业人员全面摸排,依法开展驾照吊销、注销和暂停驾驶等工作;加大收戒收治力度,对于符合条件的吸毒人员,要应收尽收;对于因病无法收戒的,要及时收治。同时检察院、法院机关要发挥职能作用,用足用好现有法律武器,积极协助、指导公安机关解决侦查办案中遇到的各类难题,确保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严抓监督检查。各区县和相关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辖”原则,建立健全易制毒化学品流失追溯制度,严格管控制毒物品,加强对相关企业和市场的监督检查,规范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秩序,严格对易制毒化学品许可证的审核;铁路、海关、邮政、交通等部门要针对重点省份、车次、公路和人员,加大查缉力度;同时,各区县要健全街道(乡镇)、社区(村)、楼(组、队)三级网络,全面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社区关爱体系化建设,定期开展走访、谈话、治疗、教育、尿检等工作,落实帮扶措施,规范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异地管控工作,不断深化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程,构建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管理模式。

三是抓分级管控,提高吸毒人员风险预测能力。各区县要坚持“属地负责、源头管控、信息主导、从严从紧”的原则,健全完善吸毒人员风险分类评估管控工作机制,提高对各类吸毒人员风险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和水平。要充分利用社会化管控信息系统,及时掌握更新吸毒人员动态,防止吸毒人员失管脱管引发肇事肇祸案事件的发生。要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切实发挥禁毒协会、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等群众性禁毒自治组织作用,凝聚全民禁毒强大合力。四是开展预防教育和警示教育。围绕“健康人生 绿色无毒”主题,持续开展禁毒宣传“六进”活动(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单位、进家庭、进场所),进一步扩大禁毒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营造全民禁毒的良好氛围。以在校学生、青少年、无业人员、外出务工人员、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等吸毒高危人群为重点,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教育和警示教育,从源头上减少新吸毒人员滋生。持续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禁毒宣传活动,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识毒、防毒、拒毒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