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荣镇:“三变”助农走上“旱涝保收”路

春荣镇:“三变”助农走上“旱涝保收”路

“加入合作社,除每年每亩地700元租金收入、入股资金按年分红外,在合作社的瓜菜观光采摘园打工还挣工钱。”宁县春荣镇昔沟村党支部书记高小会告诉笔者,如今,全村已有145户“一户一策”精准脱贫户、精准脱贫巩固提升户加入村里瓜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到现代高科技瓜菜产业生产中,走上了生产无风险、年底有分红、收入有保障的“旱涝保收”致富路。

春荣镇:“三变”助农走上“旱涝保收”路

今年,春荣镇结合镇域农民以农为主、靠地吃饭传统仍在延续的实际,大胆探索创新,把“三变”改革作为带动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强力引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途径,以“一户一策”精准脱贫户、脱贫巩固提升户为主体、特色富民产业为平台、土地为纽带、企业为龙头、脱贫致富为目标,推行“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示范园区+精准脱贫户+脱贫巩固提升户”精准产业扶贫模式,取得喜人成效。

为了让“三变”改革惠及全镇群众,该镇紧盯富民强村目标,采取“村干部先行、党员带头、典范引领”的方式,通过落实上级财政扶持发展精准扶贫产业奖补资金和扶贫贷款资金入股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措施,全面推进农村土地、资产和人力资源向林果、苗木、花卉、瓜菜、药材、草畜产业园区集中,畅通土地流转、资产入股、劳务输转等3个增收渠道,让农村群众在收取土地租金、参股企业分红、进产业园区当工人中“旱涝有收”,稳步脱贫。

春荣镇:“三变”助农走上“旱涝保收”路

扶贫产业定位精准与否,直接关系到“三变”改革成败和脱贫攻坚成效。春荣镇围绕县上苹果、苗林、瓜菜、草畜、劳务主导产业和乡村旅游、杂果、花卉、药材、商贸流通等特色产业,按照“北川农旅产业融合示范区、南川生态养殖示范区、塬面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区”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布局,625名帮扶干部沿着“落实68项精准脱贫、42项脱贫巩固提升项目‘菜单’”的精准帮扶路径,加大资金整合投入力度,通过走“土地变资源,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变产业工人、传统农业变现代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之路,来激活和放大土地、资金、劳力效益,变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和村民“一次性”投入为“持续性”增收。

至6月底,全镇引驻广兴等龙头企业6家,组建村集体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19家,建成了北川王台村225亩百花百果观光园、昔沟村1230亩现代瓜菜观光自摘园,塬面三曹村1.2万亩园林苗木观光园,万塬村、上齐村580亩花椒、核桃产业园,铁王村、赤堡村、雷畔村1100亩“海升模式”现代高科技苹果示范园和塬区5200亩大田瓜菜园,南川高寺、李台的百头牛、百只羊、百头猪生态养殖示范场,使全镇的1038户“一户一策”精准脱贫户、脱贫巩固提升户,告别了昔日的“靠天致富”,走上了地租、股金分红和打工薪金三路增收的“旱涝保收”的脱贫致富新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