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讀劉弘基列傳:你會給自己的孩子留多少錢?

劉弘基病重時,給幾個兒子每人奴婢十五人,田地五頃,道:“諸子如果有本事,本來就不需要多少財物;如果沒本事,有這些田產就可以免於凍餓。”並把其他家產都散施給親朋鄉里。

「新唐書」讀劉弘基列傳:你會給自己的孩子留多少錢?

《二十四史》讀到了《新唐書》。從三國時期讀到唐朝,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認識的人好多啊!

這位開唐的老將叫做劉弘基。在《興唐傳》等隋唐評書中,他原來是一名隋朝的將領。與花公吉、花公義、馬三保、殷開山、段志賢同守金堤關,都使大刀,號稱“六口大刀鎮金堤”。賈柳樓四十六友反山東,程咬金斧劈花公義,秦叔寶槍挑花公吉,奪取金堤關,段志玄四人投奔潼關大帥魏文昇,李淵起兵時獻潼關歸降,封開國公。

他的列傳最後一段給我留下了挺深刻的印象,作為一名國公,他沒有給自己的孩子留下大量的錢財,而是給每個孩子是十五個奴婢,五頃田地。說:“諸子如果有本事,本來就不需要多少財物;如果沒本事,有這些田產就可以免於凍餓。”然後把錢都給了鄉親們。

「新唐書」讀劉弘基列傳:你會給自己的孩子留多少錢?

這套《白話精編二十四史》我是從《三國志》開始讀的。經過晉朝、南北朝、隋朝到了唐朝,人們的好多做事方法開始不斷重複起來了。比如經常有人在赴宴的時候被捅死、經常有人中計、經常有人膨脹、經常有人搞迷信……與當今社會打開朋友圈動輒大談特談階級固化的全民焦慮不同,在我所閱讀的這幾百年歷史裡,主張不給自己孩子留錢的不止一位。因為之前只是消遣,所以我沒有記下他的名字,那位的意見是:如果孩子有本事,自然能過得好。如果沒本事,給他錢也沒用,而且會被揮霍掉。還有列傳的“論贊”裡說:別看這位挺有本事的,但是因為他給後代留了太多錢,所以後代變得很愚笨。

「新唐書」讀劉弘基列傳:你會給自己的孩子留多少錢?

每個人對人生、社會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願意給孩子留錢、有人不願意給孩子留錢,都是一種選擇。而歷史就是不斷的重複。前兩天在《中國新聞週刊》的公眾號裡我看到一篇文章,說:是做為父母,作者將來不會給自己的孩子買房子,讓他自己掙去。和古人相比吧,這位的說法看似颯爽,但是並不新鮮。搞得好像父母一定要給孩子留錢的一樣。但是!!!!在評論區就不淡定了。我在評論區看到了和史書裡完全不同的feel,各種噴作者的。讓我們來參觀一下:

「新唐書」讀劉弘基列傳:你會給自己的孩子留多少錢?

「新唐書」讀劉弘基列傳:你會給自己的孩子留多少錢?

「新唐書」讀劉弘基列傳:你會給自己的孩子留多少錢?

「新唐書」讀劉弘基列傳:你會給自己的孩子留多少錢?

「新唐書」讀劉弘基列傳:你會給自己的孩子留多少錢?

「新唐書」讀劉弘基列傳:你會給自己的孩子留多少錢?

「新唐書」讀劉弘基列傳:你會給自己的孩子留多少錢?

「新唐書」讀劉弘基列傳:你會給自己的孩子留多少錢?

看了有些評論,我真是笑死。搞得好像父母不給孩子買房子就不行一樣。還有個評論說:“今天你不給我鋪路,以後我不給你養老。”然鵝,同樣是在《新唐書》裡的《李勣列傳》裡有句話說的就更加通透了,他在臨死前,將子孫交付給了李弼,說:“你留心觀察,如果其中有不肖的子孫,趕緊打死上奏,免得辱沒了祖宗。”真是一句話懟死啃老族啊。

當然,盡信書不如無書嘛!而且時代也不同了,呵呵呵呵……只是我們從史書中應該看到,有些在這個時代我們認為理所應當的事情在古代並不是那麼想當然。如果想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還需要今天的我們自己更加努力。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