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變「市民」洪澤園三村有了大變化

洪澤區高良澗街道洪澤園三村位於洪澤城區東部城郊結合部,東鄰寧淮高速公路,北接經濟開發區,南臨洪澤湖服務區,西至黃海路,約10平方公里。全村共有20個村民小組,1131戶,4670人,管理19個住宅小區,外來居住人口約2萬人。

近年來,洪澤園三村居委會一班人在黨總支書記潘恩錦的團結帶領下,充分發揮地處城區中心地段,交通便捷、以及人流、物流相對集中這一優勢,摸索出了一套規範管理、精準服務、經營村莊的鮮活經驗,走出了一條極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以前我是村會計,退休之後在這裡打打工,大家都是鄉里鄉親的,也挺照顧我的,退休金加工資一個月能有三四千元,咱農民的生活不比城裡人差。”潘登金今年63歲了,他口中的“鄉里鄉親”就是淮安驕陽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如雷。作為洪澤園三村村民,潘如雷2015年返鄉創業。“最開始我就想著要帶著咱們村的人一起致富,因此招工的時候也會以本村村民優先。”如今,驕陽電子商務現已成為蘇北地區最大的電商拍攝實景基地,2017年實現銷售1700多萬元。

這只是高良澗街道洪澤園三村齊心協力奔小康的一個生動縮影。

今年69歲的潘德餘是土生土長的洪澤園三村人,2014年,他的承包地、農村房屋都被徵收,他的身份也隨之改變,從“農民”成為“市民”。他現在住在專為失地農民建造安置的潘家花園小區內。在他裝修一新的家中,我們看到,從客廳到房間、廚房、衛生間,裝修得同城裡人家沒有差別,無線網、網絡電視一應俱全。潘德餘說:“現在住得舒服、敞亮,最重要的是小區環境好,不像以前在農村夏天蚊子多,秋天毛毛蟲多,也沒有路燈,再也不過以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苦日子了。”回憶起以前的生活環境潘德餘感慨道。更讓他開心地是現在每個月還可以領取到1000元左右“退休工資”了。

“集體經濟是一個村的靈魂,必須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只有集體經濟強了,為民辦事才能有底氣。”洪澤園三村副書記陳繼東說。近年來,該村加強集體資產管理,加大盤活存量資產,先後投資300萬元,在街道創業園建成了兩幢標準化廠房,吸引了10餘戶鳳還巢企業入駐,每年可為集體增加收入10萬元;先後吸引了總投資500萬元的申宏塑膠、總投資600萬元的金宇電纜落戶創業園,每年增加集體收入10多萬元。2015年,該村又投入30萬元,將原村部1600平米拆遷回遷房裝修出租,兩年增加集體經濟收入30餘萬元。此外,該村還牢牢抓住洪澤全域旅遊發展的大好機遇,在潯河南片有針對性地引入現代農業和鄉村旅遊項目,由高良澗街道招商引資引進的計劃總投資3.6億元的農旅項目福麟灣生態農莊項目落戶該村已開工建設。總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洪澤園三村農民文化活動中心也已進入招投標程序,建成後,不僅豐富市民文化生活,部分房屋還可以直接經營和招租,增加集體收入。

“居委會工作千頭萬緒,面廣量大,要做好居委會工作不僅要有信心,更要有毅力。”陳繼東告訴我們,該村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契機,認真學習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正確認識基層“村官”的角色定位,牢固樹立強烈的“以人為本”意識,努力成長為獨擋一面的“神槍手”和“多面手”,爭做群眾的“勤務員”和“貼心人”。據介紹,該村社會網格管理已細化成三級網格,將網格管理延伸至樓棟、單元內,進一步完善社會網格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