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做這幾個小動作,不但可以助眠,還能排出毒素!

人體總共有475個穴位,按摩每個穴位能夠起到不同的保健養生功效。趕緊進入文章去學習這幾個穴位的養生功效吧。

按摩血海穴補血養肝

血海位於大腿內側,請坐在椅子上,將腿繃直,在膝蓋內側會出現一個凹陷下去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則有一塊隆起的肌肉,順著這塊肌肉摸上去,頂端即是血海穴。按摩血海穴可補血養肝。

按摩方法:每天上午的9~11時,做一次舒舒服服的按揉吧。這個時辰是脾經經氣運行最旺盛的時候,人體的陽氣也正處於上升趨勢,所以直接進行按揉就好了。每一側3分鐘,要掌握好力道,不易大力,只要能感覺到穴位有微微的酸脹感即可。

睡前做這幾個小動作,不但可以助眠,還能排出毒素!

按摩委中穴舒服腰背

在針灸的四總穴歌裡提到腰背委中求,可見,委中是治療腰背病症的要穴。委中穴取穴方法為:屈腿時,膝關節後側也就是窩的位置出現橫紋,而橫紋的中點處即是委中穴。按摩委中穴,同樣可起到治療腰背痛的功效。

按摩方法:對於委中應採取點按的方法,一點一放,同時與腿部的屈伸相配合。這樣做不僅可以治腰痛,還能有效解除腿部的痠麻和疼痛,對一些下肢疾病都有很好的保健護理作用。

睡前做這幾個小動作,不但可以助眠,還能排出毒素!

按摩列缺穴補肺益腎

兩手虎口交叉相握,這時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此穴位於三經交會處,因此不僅對於肺經,還對大腸經和任脈的經氣都具有調節作用。列缺穴補肺益腎的功效還來源於其與任脈連接,任脈本身就是陽脈之海,可以補肺腎之陰虛。因此,列缺穴也沿襲了任脈的作用,對於腎陰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耳鳴、眼睛乾澀等症有很好的調節作用。

按摩內關穴保護心臟

內關穴有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等作用,因此經常成為中醫醫治心臟系統疾病以及胃腸不適等病症的首選大穴。內關穴取穴方法為:伸開手臂,掌心向上。然後握拳並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間有兩條筋,心包經上的內關穴就在離手腕第一橫紋上兩寸的兩條筋之間。

日常按揉內關穴,無論是走路還是閉目養神,都可以操作,對於調節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氣,稍微有酸脹感即可。

睡前做這幾個小動作,不但可以助眠,還能排出毒素!

按揉心腧穴治冠心病

心腧穴,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多用於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神經衰弱等疾病。中醫認為心腧穴屬足太陽膀胱經,可治療心痛、心悸、心煩、失眠、健忘、癲癇、狂躁、咳嗽等。

按摩保健:患者臥位,用兩手手指指腹端按、揉壓此穴。每次2分鐘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