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家地炼获批原油进口配额1.43亿吨 未来民企势必异军突起

37家地炼获批原油进口配额1.43亿吨 未来民企势必异军突起

中宇资讯 深度观察

商务部于近日下放2018年第二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安排累计在1191万吨,第一批原油非国营配额数量在12123万吨,加上2018年4月下旬新增江苏新海石化和华联石化、富宇化工以及海科化工累计获批原油配额496万吨,同时2018年6月份大连恒力获批500万吨原油进口配额,据中宇资讯统计全年累计下放数量在14319万吨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基本与年初制定下放配额14242万吨额度的目标一致,其中全年累计37家中国地方炼厂累计获批10741万吨,占全年分配额度的75%,18家国有石油公司获批3578万吨占比在25%。

据中宇资讯的了解看,在2018年第二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安排地方炼厂分配数量在700万吨占比在58%,其余额度除下放给北方华锦化学工业集团83万吨以及中国化工集团185万吨外,其余223万吨全部分配给新晋国有石油公司成员。另外在第二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下放后,超过80%以上的中国地方炼厂全部拿到于进口原油使用配额相等的原油进口配额,完全实现原油进口双权并轨,中国地方炼厂在原料供给方面将全面实现自主采购原油,相比较代理采购成本进一步下降。随着政策红利释放越来越多地炼参与原油进口,目前多数地炼相继成立国际贸易事业部专门从事原油进口以及港口接卸的工作,且部分地炼已经开始尝试原油期货操作,对冲规避风险,民营企业在中国参与国际原油贸易体系中成为一只重要的力量。不过随着地方炼厂原油供应结构持续改善,炼油能力进一步增强,汽柴油产量大幅增长,不过受限于国内汽柴油消费增速缓慢的制约,加上目前国际原油处于高位以及成品油发票管理升级的影响,部分炼厂发票紧张且化工变票被禁止,山东地炼炼油利润处于亏损的局面,上周亏损幅度达250元/吨左右,同时大连恒力即将投产,对于地炼资源销售的冲击不可避免。

在37家获批原油进口配额中国地方炼厂中,除大连恒力石化外,36家中国地炼企业根据进口原油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累计淘汰落后产能数量在8343万吨,保留总产能数量在14990万吨,而据最新消息看36家地炼企业获批原油进口配额数量在10241万吨,占一次加工总能力的68.3%,基本符合目前中国地方炼厂一次加工能力开工负荷,可以看出,国家在下放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的同时主要参照中国地方炼厂原油加工能力以及在去年地方炼厂的实际完成额度,未来国家商务部对于原油管理的重点监察方向将更多转向炼厂实际原油加工能力,作为下一年度的分配基准额度的重要考量。

尽管中国地方炼厂获批原油进口数量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国际原油供应不断发生变化,地炼原油采购体系随之改变,据机构消息称2018年5月份山东地炼原油进口量在700万吨上方,由于委内瑞拉以及伊朗受到美国经济制裁出口大幅下降,地炼原油采购主要集中在俄罗斯ESPO以及巴西的卢拉原油、安哥拉原油,占比在一半以上。,未来地方炼厂采购原油体系基本稳定,考虑到地方炼厂装置结构仍以中质含量原油为主。中美贸易战升级针对美国产品加征关税,中国原油进口数量来自美国将大幅下滑,未来中国地方炼厂将更多的转向中东和西非等地。

37家地炼获批原油进口配额1.43亿吨 未来民企势必异军突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