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縱隊誘敵,1機槍手帶回12人,1政委帶回10人,成1大校1少將

文||丫丫個敏

兩縱隊誘敵,1機槍手帶回12人,1政委帶回10人,成1大校1少將

1929年1月,朱毛紅軍決定離開井岡山,到贛南地區發展。

其根本原因為井岡山狹小不利於發展,因此這是一次戰略轉移,也是以退為進的高明策略。

毛主席在古田會議上,曾有“流寇與反流寇思想”的重要論述,留在井岡山只能佔山為王裹足不前,足見毛主席真知灼見、胸懷全局。

當然,這也是一段十分艱苦的反“圍剿”,為擺脫被動挨打局面,1935年1月中央決定成立紅軍挺進師,令其進入浙江打游擊,從戰略上策應配合主力紅軍。

兩縱隊誘敵,1機槍手帶回12人,1政委帶回10人,成1大校1少將

眾所周知,浙江可是國民黨的後院,許多頭面人物的老家都在浙江,老蔣在奉化,湯恩伯在武義,陳誠在青田,在敵人後院燒把火固然豪氣沖天,但後院定然也是危機重重。

紅軍挺進師的師長是大將粟裕、政委是劉英(烈士),全師組建時約500多人,他們帶著這支部隊開始艱苦卓絕的三年南方游擊戰。

當時,國民黨“閩贛浙皖四省邊區清剿指揮部”派出大量部隊死命追擊挺進師,面對幾十倍於我的敵人,粟裕定下的戰術為:敵進我進(粟裕游擊戰術理論)。

何意?就是留下部分兵力原地誘敵,主力突進至敵後方襲擾,令敵無法集中用兵。

兩縱隊誘敵,1機槍手帶回12人,1政委帶回10人,成1大校1少將

挺進師留下兩個縱隊,就地堅持戰鬥,另外三個縱隊和直屬隊由粟裕劉英率領,突破敵人封鎖線,迅速轉向閩浙邊境。

剛才說了,挺進師一共才500多人,分成5個縱隊還有直屬單位,所以一個縱隊也就相當一個連,人數應該不足100人。

當時的“剿總”副指揮羅卓英十分狡猾,他分兵兩部,1部為1個師5個團追剿挺進師突圍部隊,令其主力大部隊繼續向浙西南遊擊根據地包圍。

原地擔負誘敵任務的兩個縱隊,承受著無以倫比的壓力和煎熬。

兩縱隊誘敵,1機槍手帶回12人,1政委帶回10人,成1大校1少將

大約1年後,粟裕的戰略意圖最終得以實現,他率領部隊重回浙西南,尋找在山中堅持打游擊的戰友,最終只找到兩個小分隊。

其中,1位機槍手帶著12個人歸隊,1位縱隊政委帶著10個人歸隊。

這位機槍手,就是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的餘龍貴,建國後任寧波軍分區司令員,1957年轉業到浙江省體委,離休後享受省長級醫療待遇,2002年逝世,享年95歲。

這位縱隊政委,就是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的張文碧,後任志願軍政治部主任、浙江省軍區司令員,享受正兵團級待遇,2008年逝世,享年97歲。

兩縱隊誘敵,1機槍手帶回12人,1政委帶回10人,成1大校1少將

這兩位開國將領,臨危受命不懼生死,為顧大局捨命牽制敵人,最終在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他們既是幸運的,也是令人敬仰的,給予再高的榮譽待遇都不為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