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七種方法滅吳的文種,卻因自身這個缺點而不得善終

有七種方法滅吳的文種,卻因自身這個缺點而不得善終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勾踐臥薪嚐膽,耗費十年時間打敗夫差的勵志故事,感動了很多人。但這中間起非常大作用的一個人——文種大家可能知道的不多。

文種是著名的謀略家,當年越王勾踐退守到會稽山上時候,對三軍說,“凡是能夠幫我出謀劃策打敗吳國,無論是否是平民百姓,我將來都會和他共同管理國家大事”。文種也是聽了越王這些話而進見,並且開始嶄露頭角,之後代表越國向吳國求和,讓越王有了喘息修養的時間。

有七種方法滅吳的文種,卻因自身這個缺點而不得善終

文種還給了越王七條滅吳的建議。第一,尊天地,事鬼神,令越王有必勝之心;第二,贈送吳王大量錢財和美女,使吳王奢侈並沉迷美色;第三,向吳國借糧,歸還蒸過的大谷,讓吳國百姓顆粒無收,而自己卻積蓄糧草,充實國家財力;第四,送巧匠,引誘吳王大起宮室高臺,耗財力;第五,賄賂吳王左右的奸臣,使之敗壞朝政;第六,離間吳王的忠臣,終於迫得伍子胥自殺;第七,鑄造武器,訓練士卒。

有七種方法滅吳的文種,卻因自身這個缺點而不得善終

越王自己也做的十分的好,誰家有憂就去慰問,誰家有喜事就去祝賀;歡送要遠出的人民,歡迎回家的人民;除去人民討厭的,補充人民缺乏的。然後恭卑地服侍夫差,自己還親自為夫差充當馬前卒。可謂是一個非常賢明的君王。

能夠做到越王這種程度,有文種這麼聰明的謀略家在身邊輔助,越王勾踐能夠滅吳也算順理成章的事情。

有七種方法滅吳的文種,卻因自身這個缺點而不得善終

倘若滅吳後,越王仍舊這麼賢明,仍有文種這樣的謀略家輔佐,越國能夠成為一個大國也是指日可待,但是之後卻賜死文種。越王說,你教我七種滅吳的方法,我只用了三種,剩下的四種,你拿去到陰曹地府對付吳國吧。

文種是天生的謀略家,懂得謀事,卻不懂得看人。有些人可同富貴,不可共患難,有些人可共患難,不可同富貴,勾踐便是那後一種人。范蠡也說越王長頸鳥喙(貪利刻薄、氣量不容人),可憐文種如此聰明之人,卻因不懂看人而慘死。世間事,逃不過人性。

有七種方法滅吳的文種,卻因自身這個缺點而不得善終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