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見習受益終生

那年五月,梔子花開,十里飄香。

當時,我作為一名空降兵部隊的基層幹部,十分榮幸地來到總參軍務部《部隊管理》雜誌社見習,這是我做夢也沒有想到的事情。同行的還有海軍戰友張正尤。

雜誌社在湖南長沙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行政樓十一樓。那天,我揹著沉重的揹包來到行政樓下,懷著激動的心情,乘電梯來到了十一樓,左右張望,總算在樓梯右側遠遠看到了雜誌社的門牌。我快步走到門前,理了理有些雜亂的衣服,隨意擦了擦額頭的熱汗。就迫不及待地敲了敲門,走進了辦公室。

一間大概三四十平米的房間,看似很大,卻擺滿了各種桌子和椅子,每個桌子上都堆放著各種書籍雜誌,滿滿地摞了起來,一眼望去,各人埋頭,有的忙著接電話,有的忙著修改文稿,彷彿我的到來沒有任何影響。這個時候我顯得有些躊躇,站在門口,不知該如何是好了。就這樣,我默默地站了一會兒,不敢發出任何聲音,生怕打擾了他們。

“你是吳志明嗎?”

一個聲音傳過來,我抬頭,看到一個戴著黑框眼鏡的中年男子走了過來,他個子不高,但走起路來卻很有精神。

“嗯,周總編您好,我是吳志明,前來報到。”

“嗯!好,好,歡迎,歡迎!”說完招了招手。

“小程,過來一下,這位是新來的小吳,你帶他熟悉一下週圍的環境,還有住的地方。”然後我就跟著程編輯走了。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來了,直奔職工食堂去吃早飯。在食堂裡見到了一桌人在吃早飯,程編輯也看到了我,連忙招呼著我過去一起吃早餐。程編輯一一介紹了桌上的其他人,有吳編輯,盧編輯和張正尤。吃過飯我們一起來到雜誌社。

在雜誌社裡周總編給全體人員作了簡潔直白的交待後,給我和張正尤分配一些審稿的任務,我倆就連忙抱著一大堆稿件來到隔壁房間開始審稿了。

當時有來自全軍部隊的稿件一萬多件,堆在辦公桌上有一米多高。我們只好採取前緊後松的方式。從此,我們的生活就是宿舍、辦公、食堂三點一線。白加黑,五加二都已成了常態。

當時,我也十分珍惜雜誌社的學習機會,勤奮好學。見習後期,審稿任務基本完成,工作相對輕鬆一些。我在辦公室向周總編請教寫理論稿怎樣才能具有高度、深度、力度的方法,周總編就建議我多在期刊報紙中找啟發。因我與吳編輯也較熟悉,我陪伴他飯後散步時,也會請教寫稿如何選題、命題、破題。吳編輯就給我看了他的一些發表的文章和稿子。

空餘我也會與盧編輯約定時間,單獨探討基層帶兵重點難點問題及對策,我倆在討論中學到了很多。後來又跟程編輯努力學習做好訓練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藝術。程編輯給我談了許多名人志士政治領導方式,還推薦了許多諸如領導科學類的雜誌或書籍。這使我受益匪淺,對我的未來也影響甚遠。

之後的生活漸漸平靜下來,平時,我吃得好,動得少,所以突然痛風發作,行動困難。程編輯得知後及時開車把我送到醫院治療,忙前忙後地為我掛號拿藥,臨走還囑咐我多注意身體,多鍛鍊多運動。真叫我心裡過意不去。

有次,是星期六,我和張正尤隨學校的一個上級工作組到毛主席的故鄉--韶山遊覽。那天陽光燦爛,山風陣陣,頗為愜意。我們一行觀故居,遊故園,登山頂,探山洞,感受了毛主席家鄉的生活情懷,使我的思想得到薰陶,心靈得到進一步昇華。

轉眼間,我們就要走了。在返回部隊的前一天,程編輯專門陪同我倆在長沙城裡重遊了橘子洲頭,愛晚亭和世界之窗,儘管留有不捨,但無奈歸期。

回到部隊後,我積極運用在雜誌社學到知識和方法指導實踐,這使我的工作得心應手,單位的建設也開始紅紅火火。同時,結合工作實踐,積極撰寫不少部隊管理和安全的稿件,在《空降兵》、《空軍政治工作》和《部隊管理》等軍內刊物上發表。其中有兩篇文章參加全軍部隊基層安全管理徵文比賽分別獲得一、二等獎。

後來我轉業回地方工作後,我的寫作特長也得到了充分發揮,自己撰寫的工作總結或體會也得到單位認可。同時還利用業餘時間,撰寫了一些軍旅往事的文章,被《傘兵之家》、《士兵之戀》、《從軍營起來》等公眾號刊登。

時光如流,二十年快過去了。四季交替,物是人非。周總編、吳編輯、盧編輯相繼退休,但仍然發揮著餘熱。程編輯仍在總部扛大旗。我和張正尤先後轉業回到地方。每當我憶起在雜誌社見習的日子,那些人、那些情、那些景就會浮現在眼前,彷彿還在我身邊發生一樣,雜誌社的編輯們的熱情、幫助、鼓勵、支持和關愛,這些都是我一直以來的精神支撐,是我的力量源泉,將永遠激勵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奮發向上,通往直前,永攀高峰。

文:吳志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