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市積極構築文化強市新高地

近年來,原平市堅持提高文化自信,全方位打造文化興市的市魂工程。全市通過公共服務登高臺,實現全民擁抱文化;通過節慶活動展雄風,促進全域文化繁榮;通過品牌亮特色,打造精品文化,從而構築起以草根文化大覆蓋和精品文化放異彩的文化強市新高地。

原平市大唱公共文化服務重頭戲,千方百計把服務的根子扎到群眾身邊,做到廣輻射、全覆蓋,具體實施“一二三一五”法,即建設一個文化大廣場——範亭廣場;建起兩個文化型風景區——以介子推忠孝文化為特色的天涯山風景區和富有園林、水利文化元素的滹沱河水利風景區;“三送”——市文化館、圖書館、晉劇團、電影公司分別開展送圖書、送戲劇、送電影下鄉活動,把豐富多彩的文化送到群眾身邊、眼前,擴大共享福祉;“五建”——興建18個高標準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起18個鄉鎮綜合文體活動廣場,建設村級農家書屋520個、文化活動室520個、健身文化廣場520個。此外,還組建文化團隊組織500餘家,既為群眾送上文化便餐,又讓群眾投身文化、融入文化,當好繁榮文化的主人翁。

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節慶活動,引擎造勢,推動文化產業大發展大振興。去年4月在天涯山風景區舉行了第九屆梨花詩歌藝術節;9月下旬歷時五天的原平首屆慧遠故里文化節期間,不光舉辦了慧遠大師紀念大會與座談會,舉辦了“雅韻原平”·戲曲票友、“大美原平”·八音會民歌、“唱響原平”·大合唱、“活力原平”·廣場舞和“鼓舞原平”·威風鑼鼓等五場群眾性展演展賽,並舉行了“請老鄉、回故鄉、建家鄉”座談會和鳳凰在線無人機、原平滹沱河流域田園綜合體等10個項目的簽約儀式;10月下旬在天涯山風景區忠孝文化廣場舉辦了第二屆忠孝文化節,表彰了全市“十佳孝老愛親模範”,組織了隆重的文藝演出、書畫展覽,弘揚了忠孝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道德;組團參加北京恭王府忻州文化遺產展演活動,演出30多場,並進行了文化旅遊、特色農產品、招商引資宣傳推介與文藝展演活動,產生了很大反響。

重視挖掘民間文化,打造原平特色品牌。成立於2008年的原平農民散曲社,被中華詩詞學會領導評價為全國第一個農民散曲組織,他們建立了覆蓋十多個鄉鎮的23個散曲分社,發展社員近300人,共創作散曲2萬餘首,在國家級和省級刊物上發表作品1100多首,有200餘首獲獎,先後出版詩曲著作20本;2014年由文化女強人付小平領頭創辦的時光讀書會,發展會員100餘人,他們還建立微信群,發表作品2000多件,閱讀點擊量達100多萬人次。會員創作的50多篇文學作品,發表在《山西文學》《黃河》等刊物上。編有57篇會員論文計28萬字。山西大學國學研究院長、中國詩經學會副會長劉毓慶作序的《全民詩經之國風氣象》一書,由中版集團中譯出版社正式出版,引起了省內外學術界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