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會成爲下一個深圳嗎?

芘律IzGT6401

深圳的奇蹟在大陸不可能被複制。

深圳經驗

深圳的成功根本原因是改革開放政策。1980年設立四大經濟特區,當時起步差不多,卻只有深圳崛起為國際大都市。原因何在?

1.地理位置優越。深圳臨近香港這個國際商業、金融城市,猶如旁邊安裝了提款機。只有出臺優惠政策,就有雨不斷的資本從香港流入。在大陸資本短缺的八九十年代,外資為深圳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深圳產業不斷升級。從最初的來料加工的電子廠、服裝廠、塑料廠,一步步升級到稍有技術含量的五金廠、紡織廠,再到今天的尖端科技企業,深圳的產業結構升級一直在進行。今天的深圳,是大陸地區擁有最多的科技創新企業的城市之一。華為、中興、大疆、柔宇、騰訊、康佳等企業都已經發展成為本行業的交界者。

3.深圳是移民城市。包容、開放、不排外。深圳市政府有一句口號,叫做“來了深圳,你就是深圳人”。開放的態度,使得深圳吸納了全國最優秀的人才,最優秀的企業。

誠心而論,青島具備以上優勢嗎?並不具備。


紅谷新視界

如果有政策支持,青島完全有機會超過深圳。究其原因,我來說幾點。

1、深圳之所以能發展起來完全是得益於當年改革開放初期的政策優惠,當然也有地理條件就是背靠香港。於是一個深圳這麼一個沒有任何文化背景的小漁村成為了中國經濟和政策的試驗田,最終全國的資源和人才都集中在了這裡。而到了互聯網時代這香港的經濟地位對於大陸而言已經大不如以前,深圳在互聯網時代也沒有成為最發達的地區,反而被杭州超越。深圳目前還是以貿易為主,發展動力不足。

2,我們看看青島的發展潛力,從1894年被德國租借以來,經歷了德國和日本的半個多世紀的租借,城市基礎條件非常完善。之前網上老有人傳說什麼青島的井蓋旁邊放著當年德國埋的嶄新零件,青島老城區下多大的雨都不會澇等,雖然有點誇大的成分,但是也可見青島的城市基礎條件是非常好的。這麼說吧,在全國還沒有井蓋的時候,青島就已經有了“井蓋”了,所以青島本地一般的還習慣把井蓋用德語的發音。另外就是青島的著名品牌也是國內最多的城市之一,像青島啤酒、海爾、海信、澳柯瑪、雙星等等。

3、青島人的意識。之前有個說法,青島人從來不說自己是山東人,畢竟青島要比山東還有名氣,用不著用山東來做“抬頭”。青島人在山東確實是個異類,它不像傳統的山東人這麼“土”,青島人骨子裡是非常洋氣的。一般的家庭都會讓自己的孩子出國唸書,可以說青島的孩子留學比例可能是全國最高的。之前發生的日本留學生江歌被害案件中,劉鑫和江歌都是在日本留學的青島姑娘。另外我們再看看演藝圈中央電視臺的青島籍明星,數不勝數。像夏雨、黃曉明、黃渤、黃子韜、白百合、范冰冰。都是顛覆了大家對山東人土這個概念的。

4、地理條件上,青島有良好的深水港,在青島的韓國人也非常多,青島是一個適合居住的好城市,山多水好。青島也是一箇中西文化結合部,既有傳統山東人裡的儒家思想,也有西方經濟的頭腦。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開放的城市。如果給了優惠政策,青島可以連接韓國日本甚至整個東亞的貿易,絕對不亞於現在的深圳。

5、作為一個要基礎條件有基礎條件,要人文歷史有人文歷史,要經濟頭腦有經濟頭腦,要地理條件有地理條件的青島唯獨缺一個政策支持。一旦有了國家給了開放政策,青島絕對會成為下一個深圳。


大米有文化

深圳的成功依託於粵港澳灣區,處於灣區的核心區域,周圍城市眾多,所以才會得到大力扶植。青島且不說沒有深圳那樣的扶植力度,即便是有,發展空間也有侷限性。畢竟青島周圍沒有香港廣州這樣的國際大都市,僅憑自身實力很難達到一線城市的高度。

長三角、珠三角的成就都是來自於城市群的整體優勢,互補不足,相互促進,而且都是內河加海洋,青島沒有內河航運,而且地理位置偏倚,相比而言這都是劣勢。看看國內的發達城市,要麼自己是核心交通樞紐,要麼緊鄰交通樞紐,在陸路交通便捷度方面來說都很高,尤其在如今物流業的時代,增加物流成本就是對利潤的壓縮,所以區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山東的路網交通全國最發達,但是率先做到包郵區的是江浙滬和廣東,這不單單是經濟發達與否的問題,而是加工製造業與交通成本關係比的問題。

深圳和青島一樣都是計劃單列市,但深圳還有一個身份是經濟特區,在很多方面有自身獨特的優勢,在城市初步定位之後所得到的投資力度是又強又集中的,而且深圳起步初期,國內的電子製造業還比較落後,對外貿易也還處於起步階段,很多方面都還是剛開始,所以機會自然就多,就單說手機的普及和更新換代就為深圳帶來了數十萬億的營收和數十萬用工缺口,類似這樣的行業先機和先入為主才是主導城市發展的重中之重。青島現在急缺這樣某個領域成為行業龍頭的機會,假設港口未來如果能成為世界第一,旅遊業成為國內第一,新興產業競爭力達到國內前五,那麼青島即便成不了下一個深圳,也能勉強躋身一線。


子夜的風

青島近十年經濟與社會發展很快,去年國民經濟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大關,全國過萬億列第12位。特別是近五年來,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按照中央提出的五大發展新理念突飛猛進,日新月異。總體勢頭十分良好。在全國五個沿海重要經濟區、計劃單列、副省級城市中(深圳、青島、廈門、寧波、大連)一直處於第二位。但目前,在城市管理方面還有待於進一步精細化,徹底改變亂、髒、差的衛生死角與面貌,特別是要重視市南市北老城區支幹小路和南京路中段、吳興路、遼陽路西段的人行道、路燈、綠化以及老住宅小區的圍欄、綠化及排水等方面的修繕與管理。要努力不斷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城市新形象;不斷提升民生服務質量;不斷提升市民的生活幸福感。與此同時,在城市管理中應虛心學習兄弟城市的先進管理經驗,改進工作,使其上檔次、上水平!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努力建設一個名副其實的旅遊和幸福宜居的美麗城市。

當前,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廣州、深圳、南京、寧波、杭州、武漢、成都、西安、哈爾濱、長春、瀋陽、大連、濟南、青島、廈門)都在奮進你追我趕,發展競爭是相當激烈而難辛的。今年,青島人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為實現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三帶一軸、三灣三城、組團式”的全域發展佈局與戰略目標,爭取五年時間進入國家中心城市,當前整體建設工作紮實有序有效穩步推進,努力使青島的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再上新水平,再創新輝煌!美麗的青島正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揚帆遠航!客觀的看,在現階段,青島與深圳在經濟、金融、科技、教育、管理等方面還有很大的差距,有些方面還不在一個層次上,如深圳作為國家改革開放的特區,中央授權享有地方省級立法權和國家政策支持力度大。所以,近些年青島還難以達到深圳的發展水平。但是,隨著青島市區發展空間的不斷擴大(即墨市改區後市區面積為5214平方千米)和“三帶一軸、三灣三城、組團式發展”新格局的不斷有效實施,以及加大引進國內名牌大學和國家級科研機構來青島建分校分院分所的力度,爭取引進全國性銀行總部或分部移駐青島,努力打造有影響的金融中心和教育科研中心,不斷提升城市整體品位與影響力,使青島在國家全局中大有作為,特別是在建設海洋強國方面充分發揮青島的優勢與作用,努力奮鬥作出應有的貢獻!朋友們!願景是美好的,任務是艱鉅的,我們青島人要從自我做起,立足本職,擼起袖子加油幹!創優勢,增實力,補短板,在埋頭務實奮鬥五年或十幾年一定會趕上深圳的,必定會成為下一個深圳水平的美麗青島。也許不久將來青島成為直轄市不是不可能的。衷心祝願青島的明天更美好!


關生軍

青島成為第二個深圳,這個真的難上加難,幾乎不可能。實事求是的說,渤海灣的大連與青島,一北一南,青島的發展好過大連。但是,青島趕不上深圳,理由太多:

一是國家的政策傾斜。深圳接壤香港,你懂的。什麼叫“改革開放試驗田”,就是把最好的政策給你,成敗由人。

二是上海有上證,深圳有深證,這個金融體量北京、廣州都趕不上。

三是深圳是創新之都,中國未來城市創新、產業轉型都是看深圳。深圳連續二十年每年專利申請全國第一,甩任何一座城市幾條街。每年的高交會辦了十多年,可謂厚積薄發。華為、中興、騰訊、大疆、華大基因等都是深圳培育出來的新興產業的巨無霸。

四是深圳是移民城市,五湖四海,有著全國最大的包容性。來了,就是深圳人,這真的不是一句廣告語。

五是深圳的政務環境位居全國前列,甚至數一數二,這個是受香港影響。地方頑劣勢力、民俗勢力影響小,輿論監督相對比較到位。窗口服務受到刁難,分分鐘傳網上去了,吃不了兜著走。

六是深圳為副省級城市,有地方立法權。深圳很多法規都走在全國前列,而且斬釘截鐵,令行禁止,新法規的過渡期少則一二週,最多一二月,比如斑馬線不禮讓行人、後排不繫安全帶,罰的讓你懷疑人生。上個月去重慶,坐的士,問司機,副駕駛座位不繫安全帶司機說沒事,遇到交警也能糊弄過去,令筆者有些吃驚,重慶可是直轄市,經濟總量排全國第六啊!

最後我們來看看深圳和青島經濟總量的比較,2016年GDP青島剛破1萬億,深圳即將破2萬億,而今年上半年GDP增速青島是7.7%,深圳是8.8%,按這種速度,青島是被約甩越遠。即使青島增速每年高於深圳5~10個百分點,按數學測算,青島趕上深圳要多少年,相信中學生也懂。


紙馬無韁

我覺得可能性不大。原因如下:

1.青島不會成為下一個深圳最大的原因是,青島不像深圳背靠香港這麼一個全球金融中心,深圳之所以成為深圳,很大原因是得益於香港的助力;

2.青島雖然也是有世界優良的深水港,瀕臨黃海,但仍屬於環渤海經濟帶,說是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但實際上朝鮮半島擋住了青島出海口的去路,讓青島的國際航線繞了許多遠路。與之相比,深圳則要好得多,向南直面整個南海和東南亞,向東直接進入太平洋,沒有任何阻礙。這麼一比,青島則要差得多;

3.青島2017年GDP雖然也過萬億(青島2017年GDP總量1.1萬億,深圳則高達2.24萬億),但跟深圳相比,僅僅只有深圳的一半。這種差距天差地別,絕不是一下就能跨越的,不出意外,青島光想在GDP上達到深圳現在的規模,沒有十幾二十年是不可能的,更何況在增速上青島還遠不及深圳(2017年青島的經濟增速是7.5%,深圳則為8.8%);

4.青島由於地理位置的侷限,在定位上不可能很高,充其量不過是個計劃單列市,跟深圳這種全國科創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定位不可同日而語,沒有政策扶持,青島想成為下一個深圳,談何容易?

以上。


廣東包打聽

也許會,也許不會,畢竟深圳是特殊時期作為中國面向世界的最早窗口,經濟特區窗口,那是必然發展的產物,無論當時是決策層的慧眼識珠,還是深圳的地理位置,還有社會主義走向世界的窗口平臺,它的發展都是必然的,那個時候,深圳是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經濟發展的大窗口,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起來的中國年輕新星。

也許青島會成為下一個深圳,但前提是青島與中國另一個窗口老平臺離的太近,那就是上海,上海作為中國最早面向全世界的經濟窗口,這與青島離的太近,必然會影響到青島。

青島當然不論是水上口岸,還是陸上交通,都是有著獨天得厚的優勢,就看在當下中國全面發展面向世界的情況下,該以何種優勢去脫穎而出?這是關鍵,也是重點,有人說需要政策扶持,我想說,現在中國以然走入世界強國之列,所以面向世界的就不會是某一個城市,而是整個中國的經濟、文化。

中國現在整個大面積經濟發展,許多城市發展儼然已經脫穎而出,而深圳作為最早的世界窗口,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底蘊相當大,而青島在發展,深圳也在發展,並且是這些年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都是有方向,有計劃的發展。所以我認為超越是有點困難,但經濟文化是全國都在大步流星的發展,我相信中國整體城市發展會越來越好,而不能指單一的某一個城市去超越。

自己的片面看法,不喜勿噴!謝謝評論!


珞珈評論社

不可否認青島確實不錯,但要成為下一個深圳可能性不大。

雖然說深圳的崛起主要得益於國家政策傾斜,但一個城市的發展是多方面的,靠近香港,依託廣東,這一點就是青島不可比的,青島是山東龍頭,山東也位列中國第三,但與廣東相比還差的遠,而且青島周邊沒有可借力的城市,雖然有煙臺,但也無法與廣州相比。

就入駐企業來說,青島雖有海爾,海信等大企業,但深圳有華為,康佳等,更何況互聯網三大巨頭的騰訊總部也在深圳,深圳聚集了大批高科技企業,未來的發展依舊大好。



隨著青島西海岸新區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成為第九個國家級新區,即墨“藍谷”的建設以及隨後將在青島舉辦的“上合峰會”等,青島的發展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期,未來也會向特大城市邁進。



國家中心城市的設立,城市集群式發展,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是未來中國的城鎮發展越來越完善!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歡迎關注交流!


函谷關外

深圳的成功是不可複製的。記得年初宣傳蠻誇張要打造北方深圳的雄安現在沒聲了,可是發展不是磨磨嘴皮就可以的,是要人願意去投資創業工作消費拉動經濟的。深圳靠近香港受到港資的青睞,深圳是一座年輕的經濟特區城市,城市規劃的很合理很乾淨綠化又好。產業大多是高新產業成就了不少當初去深圳創業的人,深圳有天然深水港,地處繁榮發達的珠三角經濟圈,圈裡的城市東莞,廣州,中山,珠海都是經濟強市,可謂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不可複製


91f8k

青島就是青島,為什麼要成為下一個深圳,不明白為什麼中國人現在就認錢?經濟發達程度只是衡量城市進步的指標之一,記住是之一。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青島才是青島,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青島不是青島。就好比舊金山為什麼要成為下一個洛杉磯,杜塞爾多夫為啥要變成法蘭克福?青島未來發展的方向不是深圳,或者說不應該向大都市方向發展,而是向維也納、杜塞爾多夫、舊金山、波士頓....這樣的宜居城市發展。青島地處黃金緯度線,氣候宜人、風景秀麗,既有異國情調,又有中華古風,以現有青島市區為中心,以北部新城為依託,重點發展黃島、即墨、膠南、膠州、平度、萊西等衛星城,打造生態宜居城市,才是青島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