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不斷上漲也吸引不到老百姓!到底爲什麼?

近年,隨著國家社會福利制度的完善,養老金的金額也一年比一年高。但發現還有很多人表示都不願意繳納養老保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養老金不斷上漲也吸引不到老百姓!到底為什麼?

首先,養老繳納的比例過高。很多人或許只知道個人繳納養老保險的金額時工資的8%,但其實企業承擔的更多,是工資的20%;綜合起來的實際繳存的比例是28%,大大影響個人到手的收入。若收入本來就不高的老百姓,不願意繳納養老保險以增加實際到手收入也是很正常的現象。同時,若退休前收入為5000元,退休後智能領取2000元的退休金,收入替代率太低,僅有40-50%,對生活質量還是有不小的影響。

此外,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到來,未來男性要滿65歲才能退休,女性要滿60歲才能退休。很多人都覺得太遙遠,不願意考慮那麼久之後的事情;而且未來從50歲延遲到60歲乃至65歲,需要交納的金額也非常高,也是一筆不可小覷的開支負擔。再加上,部分群體都缺乏提前佈局退休養老的意識,期盼自己能通過投資理財去解決;但在實際情況下,往往都會存在一些突發因素而打破原有的計劃。還有部分人選擇購買商業養老保險,而對於有能力的人來說,社保與商業保險配套,或許能更有利於提升未來的退休養老金數額。

養老金不斷上漲也吸引不到老百姓!到底為什麼?

日前,人社部公佈全國各地養老金調整方案將在五月底確定,總體增幅水平控制約在5%,也是2005年以來我國退休人員養老金第14次連漲。雖然養老金越來越多,但還有1億多人沒有納入養老保障。

據瞭解,有不少人都收“養兒防老”的傳統思想影響,把更多的希望放在孩子身上,希望日後孩子們能負責他們的養老問題。由此可見,他們有許多人都沒有充分認識到社保對日後的重要意義,特別是退休後生活保障的補貼。他們覺得與其花錢買養老保險,不如將錢給兒女,讓他們贍養自己。

養老金不斷上漲也吸引不到老百姓!到底為什麼?

不少老百姓覺得自己交了一大筆錢,然後讓別人來保管總覺得不太放心;而且一直以來都有養老保險空賬和龐氏騙局的說法,讓老百姓們更加不放心,不願購買養老保險。

但不管怎麼樣,每個人總得要一份養老金讓自己養老歐生活。目前,參與我國養老金管理有人社部、財政部、稅務總局、銀保監會、證監會、國資委、民政部、退役軍人事務部和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這九大機構,這麼看來,養老金有這些國家部委的層層監管和管理還是很安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