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張文中出獄,還有一零售巨頭也將出獄,新零售究竟鹿死誰手?

這邊張文中出獄,還有一零售巨頭也將出獄,新零售究竟鹿死誰手?

5月31日上午10點,物美原董事長張文中詐騙、單位行賄、挪用資金再審一案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一法庭公開開庭審理。

最終,最高法院撤銷了一審、二審判決,終審判決張文中無罪;物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無罪;原審判決已執行的罰金及追繳的財產,依法應予以返還。同時,改判原審同案被告人張偉春無罪。

隨後,審判長還告知張文中有申請國家賠償的權利。

至此張文中結束了7年的冤獄生涯,併成功昭雪。但是他失去的不僅是這逝去的青春還錯過了高速發展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最好的時候。

物美失去的十年

而公司在缺少掌舵人的情況下,公司業績也是不斷下滑,並於2015年在香港退市

想當年的張文中意氣風發,1994年創立了當時中國最早的一批超市,物美集團如日中天。公開信息顯示,從2004年開始,物美通過託管、收購、重組等方式,控制或擁有了北京超市發、京北大世界、天津大榮等全國20多家商業企業的400多個網點,一度佔據了北京1/3的零售市場份額。

就在張文中入獄前的2006年上半年,物美還大筆收購了美廉美超市、寧夏新華百貨,為迴歸A股搭建平臺。若案件未發生,按照原有的進展,物美應該已經將江蘇時代、天津家世界上海華聯超市等多家企業收入囊中。並開啟全國零售版圖的征程。但不幸的是張文中被捕入獄,這一攬子計劃相繼告吹。

之後厄運接踵而至,張文中2006年11月剛被帶走,物美就遭遇了10個月的停牌期。之後的各種擴張併購計劃也是接連取消。先是取消了與花旗集團簽訂即將實施的8600萬美元新股配售協議、後又取消了收購江蘇時代超市50%股權等多項既定計劃,謀劃中的天津家世界一攬子併購計劃也是宣告破產了。

但還不止於此,公司不僅擴張受阻。連自家的兩畝三分地都快守不住了,物美一度陷入資金緊張,擴張停滯、高層離職的困境。

不過之後物美稍有起色,進行了一些業務上的擴張併購,例如成功收購新華百貨,但因管理不善,收購的新華百貨經營狀況並沒有收穫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而由於經營壓力的劇增,物美更是在港退市了。利潤也是連年下降。在2012年到2015年淨利分別為6.02億、4.59億、3.95億、2.47億。

可以說張文中的入獄,物美經歷了丟失的十年。如果當初沒有發生這種事或許今天的零售格局會大不一樣。

零售界的另一位大佬

這邊張文中出獄,還有一零售巨頭也將出獄,新零售究竟鹿死誰手?

當然同樣還有一位零售界的商業巨摯,一度多年問鼎中國首富的黃光裕。也是在功成名就,極盛之時。成為了階下囚,不過黃光裕並不是冤案,是由於商業犯罪,而鋃鐺入獄的。

但所在的企業卻都有著相似的經歷。

當時的物美和國美,在零售界被譽為“併購狂魔”,1999年黃光裕在全國88個城市開店330家,2004年,國美便在香港借殼上市,黃光裕一躍成為中國首富。

2006年,國美合併永樂,實施雙品牌運作戰略,成為家電零售領域勢頭最猛的巨無霸,外界一片看好。

到了2008年,國美的銷售額更是達到令人驚奇的1200億,那時阿里的銷售額才30億,劉強東還在為京東突破10億。

就在眾人以為國美可以擊敗蘇寧坐穩國內零售的頭把交椅時。

集團的領路人黃光裕入獄了,直到現在,根據2017年中國主要零售企業營收榜,國美的營收已經回落到700多億,而蘇寧零售額達到1879億。兩者的差距還在不斷的拉大。

新零售鹿死誰手

這邊張文中出獄,還有一零售巨頭也將出獄,新零售究竟鹿死誰手?

但這邊張文中一出獄就有了大動作,14.2億收購樂天11家大賣場和10家超市,抱著勢必要捲土重來的決心。

國美也在杜鵑的手中蹣跚前行。去年底國美宣佈從家電市場進入10萬億“家·生活”市場。同時,根據未來發展趨勢、發展去中心化的“共享零售”模式。目前看來確實是有成效的,國美在2018年第一季度取得了業績的全線飄紅。根據國美近日發佈的2018年一季度報告顯示,國美線上線下整體交易總額(GMV)同比增長29%至人民幣353億元,其中共享零售交易總額達到12億元。以家服務為主要業務的國美管家平臺交易總額同比上升368%,月均訂單量同比增長253%,成為國美業績又一新的增長點。

不過中國電商之王馬雲現在大力發展新零售,線上線下結合,大力發展線下。早先和銀泰聯合,又收購了三江購物平臺,馬雲的阿里巴巴在多個領域都涉及到了新零售。連線下零售老大蘇寧也被阿里入股,現在靠賣阿里股份盈利。零售界的各個大佬一個個的都被馬雲招安或是投資入股。物美,國美還能美下去嗎?還能靠自己的力量闖出一片天嗎?

相信在曾經的中國首富黃光裕出獄前,一切皆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