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車企2017年年報概覽 誰最賺錢?誰最賠錢?

2017年,對於中國汽車市場來說,是加劇變革的一年。近日,已有多家上市車企陸續公佈了2017年年報。

上市車企2017年年報概覽 誰最賺錢?誰最賠錢?

通過數據分析,在2017年,大多數車企同比2016年都實現了營業收入增長。但從淨利潤方面來看,除了吉利汽車、廣汽集團、比亞迪等出現增長以外,像長城汽車、江淮汽車、海馬汽車、北汽集團都出現了淨利潤大幅度下跌,一汽夏利甚至出現了—1110.64%的跌幅。

淨利潤、營收最大:上汽集團,實現7年淨利潤連續上漲

根據上汽集團2017年年報顯示,其營業總收入達8706.39億元,同比增長15.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44.1億元,同比增長7.51%。創下歷史新高,與2016年同比,約增加22億元。

有關媒體梳理了上汽集團近些年淨利潤,2011年至2016年的淨利潤依次為202.22億、207.52億、248.04億、279.73億、297.94億、320.09億,呈現出穩步上升趨勢。

在整車銷量方面,上汽集團自主+合資部分銷量達到693.01萬輛,同比增長6.80%,高於行業增速3.8%。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23.2%,同比提升0.6%。

其中,乘用車銷售618.8萬輛,同比增長9.2%;商用車銷售74.2萬輛,同比下降9.8%(不含微車的一般商用車同比增長24.6%)。

綜合來看,2017年,上汽集團旗下的合資品牌與自主品牌齊頭並進,全國四家銷量超過200萬輛的企業,上汽集團佔了三家,分別是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以及上汽通用五菱,此外,上汽乘用車也成為驅動集團銷量增長的新引擎,榮威和名爵兩大品牌銷量超過52萬輛,同比增長62%。從利潤方面來看,上汽集團的利潤主要來自於上汽大眾、上汽通用,這兩家合資公司對利潤總額的貢獻超過80%。

營收同比增幅最大:吉利汽車,實現銷量與淨利潤齊翻倍

2017年吉利汽車可謂動作頻頻,入股寶騰、牽手戴姆勒讓吉利汽車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焦點。

根據吉利汽車發佈的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2017年實現營收927.6億元,同比增長7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6.34億元,同比增長108%。每股攤薄盈利1.16元。

在銷量方面,2017年,吉利汽車銷量124.7萬輛,同比增長63%。乘用車市場佔有率達到5.06%,同比增長1.75%。在所有銷售車型中,8萬-15萬元售價車型的銷量佔比達到60%以上。

具體表現上,博越、帝豪、帝豪GS、帝豪GL、全新遠景、遠景SUV、遠景X3等6款產品月均銷量過萬輛,成為絕對銷售主力。在其2017年的總體銷售中,博越、新帝豪、新遠景、帝豪GS以及遠景SUV五款車共佔集團總銷量的75%。

從產品結構來看,吉利汽車轎車與SUV總體銷售平衡,實現了“兩條腿”走路。由於技術升級,產品結構優化,吉利汽車單車附加值增高,單車利潤約為8000元。

銷量同比下降最嚴重:江淮汽車

江淮汽車這兩年是舉步維艱,受SUV產品銷量下滑、新能源補貼退坡的影響,導致江淮汽車2017年銷量僅完成了22.22輛,同比下滑了39.51%。另外,2017年總營業收入491.46億元,同比下降6.37%;淨利潤4.32億元,同比下降62.83%。

江淮旗下之前銷量較好的車型有瑞風S3、S2以及新品S7。不過這兩年隨著小型SUV市場新品的增加,瑞風S2/S3的優勢被稀釋,銷量呈現滑鐵盧式的暴跌。

淨利潤同比下降最多:一汽夏利

據數據顯示,一汽夏利2017年其營業收入14.5億元,同比下降28.34%;淨利潤出現負增長,同比下降1110.64%。業內人士分析,產品佈局散亂,沒有在車型熱銷時一鼓作氣地搞好營銷和做好戰略部署,導致後期的一汽夏利只能受制於人。

據有關分析,主要是因為更新換代沒有跟上市場發展快速變化的需求,企業的產銷規模降低,品牌不斷被弱化,夏利品牌停產被雪藏等因素,在品牌優勢不強的情況下,一汽夏利想要突出重圍,難度較大。

高端乘用車和商用車齊發力

“隨著我國汽車市場的競爭,過去,為了保證銷量成績好看,汽車企業往往會採取“以價換量”的方式,但在競爭愈發激烈的中國車市,這可能導致利潤水平的大幅降低,只有積極向中高端市場邁進,打造消費者認可度高的高端、高價產品,才能提升我國汽車企業的營收和盈利水平。

例如,2017年長安汽車雖然未能完成年初既定的330萬輛的銷售目標,全年銷量同比下滑6%,但因為產品更新換代後平均售價提高,在銷量下滑的情況下依然實現了營業收入同比1.87%的微增,達到了800億元。其中,自主板塊的CS系列打造了多款爆款車型。

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標誌之一,乘用車和商用車都應成為汽車企業著力提升的板塊。2017年,商用車成為了我國汽車集團保證營收水平的重要法寶,這一現象在東風集團和北汽集團的財報中較為明顯。在東風集團公佈的2017年度業績報告中,其收入同比增長2.5%,為1250.16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5.4%,為140.63億元。其中,商用車全年銷量增幅高達23.8%,銷售收入增幅更是超過了40%。

不過,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計,2018年商用車市場增速或將降至1%,加上商用車對企業盈利水平的貢獻遠不如乘用車,專家表示,無論是為了提高營業收入,還是增加企業的年度淨利潤,汽車大集團在2018年還應繼續在乘用車板塊多下功夫,畢竟,私家車市場才是決定企業市場地位的重要陣地。

新能源與智能互聯是未來汽車的兩大趨勢

“隨著我國汽車市場的競爭愈演愈烈,自主車企需把握市場節奏,根據市場變化及時作出調整。”有關業內人士說道。具體到各大汽車集團而言,充分把握住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兩大趨勢,是提升競爭力的前提。

最先推出互聯網汽車的上汽集團旗下自主品牌捷報頻傳,2017年上汽榮威和名爵兩大品牌累計銷量達到52.2萬輛,同比增長62.3%,在自主互聯網乘用車市場中佔比超四成。得益於此,儘管2017年通用系給上汽集團的整體表現帶來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但上汽集團仍然實現了2017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44億元,同比增長7.51%,與去年7.43%的增速相比幾乎持平。享受“智能網聯汽車”帶來市場紅利的還有一汽轎車,配裝了D-Life全語音智能互聯繫統的奔騰X40也因此成為了奔騰品牌2017年的市場主力,幫助一汽轎車實現了品牌的年輕化,提高了消費者的認可度。

在2017年各大汽車集團的財報數據中,新能源汽車無疑成為一個新的亮點。雖然目前對於提升集團的盈利水平作用有限,但在未來極有希望成為強有力的增長板塊。2017年,北汽新能源實現了整車銷售10.3萬輛,同比增長近一倍,業內人士分析,售價較高的新能源產品銷量佔比提升抵消了北汽集團自主品牌和北京現代銷量下降的部分影響,助力其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703.4億元,同比增幅達到了15.8%,利潤增長了14.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