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零售无界,做生态闭环!刘强东的智慧供应链大棋走向哪里?

有什么工作是不会受伤的嘛?--“零售商”。

做零售无界,做生态闭环!刘强东的智慧供应链大棋走向哪里?

当然,这是一个段子。线上红利不再,自2016年马云提出“五新”战略开始,新零售的对战突然激烈然后迅速分化,围绕阿里系和腾讯系两大巨头展开。目前,阿里腾讯已经突围了传统零售商前十中的九个。

做零售无界,做生态闭环!刘强东的智慧供应链大棋走向哪里?

(采取增量创新和存量改造模式)

这其中,腾讯和京东的脚步非常一致。腾讯与京东2014年正式结缘,2016年腾讯成为京东最大股东,将旗下所有电商业务全部打包给京东管理。一出生就带零售基因的京东,与腾讯联手抗衡阿里。马云爸爸提出新零售,偏爱5%份额的腾讯小马哥提出智慧零售,京东的东哥提出了无界零售。在他看来,“无界零售”是我们对零售的终极判断。”

一、刘强东“无界零售”,到底是什么?

① 大佬眼中的未来零售

在说无界零售之前,我们先来对比一下三位大佬对于未来零售形态的诠释。

阿里--”新“零售:2017年11月11日,马云接受央视财经专访时曾表示,新零售的核心就是线上线下结合,人、货、仓、配结合,虚实结合。(为避免歧义,此处新零售特指马云观点,后文新零售泛指新行业)

腾讯--”智慧“零售:用包括微信支付在内的七种工具(公众号、小程序、移动支付、社交广告、企业微信、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助力各行业数字化发展,打造智慧生活。(针对性并不强)

京东--”无界”零售:消费者购物无边界,消费场景无界,供应链无界。

在笔者看来,阿里是将零售纵向的从线上延伸到线下、京东是横向扩展到每一个行业,腾讯则想链接每个点而后覆盖面。无非是技术迭代,需求升级的背景下,将供应链中的货、配、消费者等更好的结合起来。

阿里新零售体系非常清晰,八路纵队分工明确,它深度介入每一个子单元的成长,步调协同。除了原京东物流负责人侯毅带队的盒马生鲜这种新增领头兵,马云爸爸对于传统零售谈到最多的是帮助,要知道过去线下和线上是对立的,现在却要开始融合了。如何帮助线下80%体量改造,一起发展是重点。

相比阿里的中心化,腾讯在去中心化。马化腾提到更多的是辅能,只起连接作用,针对智慧零售,他曾公开指出:“我们不做零售,只做连接器以及提供底层的技术支持”。如何将微信和QQ强大的流量与线下连接,变成白花花的银子或许才是重点。品牌投资上,也以一种“放养”状态,允许彼此之间相互”撕咬“,美团和滴滴同为腾讯系,京东和拼多多之间的竞争都非常激烈。

于刘强东本身而言,这种放养协作模式当然是适合京东的。当初腾讯将弃之可惜的电商业务全权划给京东之后,此后基本不碰电商,完全靠投资划份额,出于对京东电商能力的绝对信任,也隐去了京东和阿里对战的后顾之患。

而现在,阿里和京东的对决开始向线下转移。如果将电商看作是零售的子集,互联网显然只是改变了交易端,对于供应链等环节的影响依然很小。京东的强项在于服务和为人称道的物流体系,但随着菜鸟的崛起,京东短链物流优势似乎不再那么耀眼。

② 京东无界零售的由来

2017年7月10日,刘强东公开发表第四次零售革命宣言时提出“无界零售”概念。在他看来,未来10到20年里,零售业将迎来第四次革命(公认的有百货商店、连锁超市和超级市场),不过这次革命不会改变零售的本身--成本、效率、体验,而是实现零售基础设施的升级,推动“无界零售”时代的到来。此次之后,京东各高层对外的口径也一律变成了无界零售。

做零售无界,做生态闭环!刘强东的智慧供应链大棋走向哪里?

今年1月28日,刘强东再次发长文谈及无界零售,从其涵义、商业链接逻辑、价值跃迁和生态重构三个方面做了分享。

据长文总结,刘强东把无界零售解释为:“场景无界、货物无界以及人企无界”。在他看来,无界是指形式业态没有界限。未来零售的场景将逐渐消除时间和空间的边界,零售场景将无处不在,消费者可以在任何突发奇想的时候,在任何地点如路边的广告牌上二维码上购买,这似乎也代表着一种去中心化的趋势;

货物无边则意味着消除商品的固有边界,例如将一个车载智能音响连接音乐、广播、语音对话、下单购买,提供服务,沉淀数据,继而打通产业边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而人企无间则指的是未来消费者将全方位参与生产端的各项活动,根据消费行为和数据沉淀精准匹配,从供应链端的产品设计、生产计划、生产活动重新定义供需关系。

还是回到那个问题:消费者更加方便购买(体验),产品价格是否更加便宜(成本、效率)。

二、刘强东的行有界:对内围合闭环+开放资源

① 集团内部业务闭环:原八大事业部升级为三大事业群

形无界,但行必须要有界。未来零售形态虽可千变万化无边无际,但企业的行事必须遵循规律和准则。否则没有焦点,难以形成合力。

2018年1月中旬,刘强东以内部邮件的方式,调整京东商城组织架构,将原有八大事业部升级为三大事业群:大快消事业群(王笑松)+电子文娱事业群(闫小兵)+时尚生活事业群(胡胜利),未来国内所有新兴业务全部按业务属性归入三大事业群。为的是以更加灵敏的姿态迎战无界零售,从而从线上零售商转型零售基础设施的提供商。

对于此次大刀阔斧的人事调整,刘强东面对媒体采访时用三个成语来形容了他的逻辑--扬长避短、强调闭环、强调授权。

这一切看似非常突然,却也有迹可循。其实早在2016年,京东就经历了上市后的一次人事大调整,调整的核心是聚焦、进攻和效率提升。一方面阿里巴巴盒马鲜生强势来袭,另一方面京东迎来了所有大公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入平稳期。拥有12万体量的京东平和即意味着臃肿,被超越。

刘强东重新执掌一线业务,将京东到家与京东金融通过合资和独立运营的方式进行剥离,不再需要商城大规模输血。通过合并同类项,尽可能把相关业务闭环在一起。此次调整也是这个逻辑,集团各业务部门务必形成闭环。

做零售无界,做生态闭环!刘强东的智慧供应链大棋走向哪里?

值得一提的是,负责了大快消事业群的王笑松,在2016年才被任命负责生鲜版块,此次刘强东将致力于建设线下门店智慧管理体系的新通路事业部也交给了他。王笑松进入京东10年,前八年是围绕着手机和数码打转,如今再次顶头为京东开疆扩土。晚了盒马鲜生近3年出生的7fresh,如何在这场零售长跑中胜出,或许成为他最关心的问题。尽管他谈起生鲜“头头是道”,微博背景也是琳琅满目的蔬菜水果。

② 供应链的开放之姿:从吃更多的“甘蔗节"到"堆积木”

在战略扩张之外,刘强东开始收拢回归零售,并开放内部资源。

对于过去,京东的零售业务策略很明确--通过重构供应链来优化整个生产、销售体系。在2014年京东上市之后没多久,刘强东提出了零售“十节甘蔗”理论。所谓的零售“十节甘蔗”价值链:创意、设计、研发、制造、定价、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售后等十个环节,其中前5个归品牌商,后5大环节则归零售商。

京东的做法是主动“吃掉更多的甘蔗节数”获得增长,即不只做交易平台,还将业务延伸至仓储、配送、售后、营销等环节。

而此次人事变动的公开信也提到要从采销一体化为核心向以用户、场景为核心转变,刘强东开始从吃“甘蔗节”向高度“积木化”协同转变。堆积木须具备良好的连接性和平衡性,未来京东或将从供应链资源的争夺到完全将每一个链条打开,以平台模式连接来实现增长。这种开放之姿已经体现在了京东物流,2017年4月独立的京东物流,已向社会开放。

三、无界零售与腾讯的携手以及与阿里的战争

① 与阿里之战:无界零售仍在从0到1的突破

从具体落实到布局,京东似乎暂时落于阿里后方了。

从投资入股的线下企业来看,阿里占有的数量明显多于京东,其在全国的线下布局越来越密集。此外,以阿里一贯大比例入股的习惯,企业联动效果更佳,以大润发为例,两者线下联动已于今年6月2日的盒小马开始,复制盒马生鲜模式的盒小马或将快速战略三四线市场。而早前有媒体报道,永辉超市董事长将京东的角色是定位于“财务投资者”,引人猜测。之后更有报道永辉回购京东股份的消息。京东目前与沃尔玛的合作在打通库存和数据上,沃尔玛上线京东到家等。

前面我们也提到,京东自建物流方面的优势也在逐渐被赶超。此外,菜鸟的平台模式比京东也似乎更能转嫁压力。

最后再来看下两者的线下布局。阿里2014年7月设立”零售通“业务,同年12月,阿里战略投资银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两者实现互补。2015年8月进军苏宁云商,将重点转到线下。2016年盒马鲜生上海第一家开业,2017年更是拿下中国规模最大及发展最快的大卖场运营商高鑫零售。

相比之下,京东脚步要慢一些。2015年8月投资永辉超市,同年12月16日成立新通路事业部,为全国中小门店提供优质货源和服务,后启动京东家电专卖店、线下3C零售体验店等。在2018年1月初,京东第一家7fresh生鲜超市在北京开业。但单就盒马鲜生和7fresh而已,盒马鲜生已经完成了0-1的突破,而京东的7fresh似乎与盒马鲜生无大的差别,除了科技体验感更强,同样的前置仓,悬挂链物流系统,主打 3 公里内最快半小时送达。

②“京腾体系”的无界零售计划

腾讯不只是个财务投资者,它扮演的显然是盟友角色。

2017年10月17日,京东与腾讯共同推出了面向线下品牌商的中国首个线上线下融合的无界零售解决方案。笔者简单总结一下,就是利用社交电商+流量的优势:整合购物场景大数据,为品牌商定制推广,同步品牌商给予消费者的权益,利用微信小程序实现交易闭环等。

按刘强东在社交软件上解释就是:京东无界零售解决方案为品牌商提供一套供应链、一套物流体系、一套价格体系、一套品牌建设体系、一套营销体系,包括不同终端的消费者,这是一套Crm系统。

而腾讯的小程序是品牌商触达用户的直接工具,打通以后可以降低品牌商的经营成本。腾讯选择这样做,无疑是有好处的。第一,支付,支付背后还带着金融服务。其次,云的发展。云计算未来支撑实体行业在云端用AI来处理大数据,这是所有企业必须做的。最后,是广告。

而刘强东也有自己的算盘,目前来看,京东商城对于小程序、微信入口流量的应用积极性并没有那么高。

从无界到有界,我们不知道未来新零售会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线下零售成为了电商的标配,京东与阿里的新零售战争已然拉响,期待未来更多的入局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