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以短期阵痛换取长远发展

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以短期阵痛换取长远发展

7月2日,新一届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成立并召开会议。作为国务院统筹协调金融稳定和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议事协调机构,金融委聚焦研究部署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维护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把握好监管工作节奏和力度、发挥好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重点工作。金融委的成立,积极意义深远,定调当前及未来的经济发展前景,并表明我国完全具备打赢重大风险攻坚战和应对外部风险的诸多有利条件。

经济增长韧性较强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我国经济保持稳健发展,与此同时,金融业去杠杆成就也正在显现。” 光大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月份的数据低于预期是由于季节性因素等短期波动影响。虽然经济增长总体放缓,但总体形势依然稳健向好,并且市场对此已有所预期。”

今年来,监管部门接连出台银信业务规范、委托贷款管理、资产管理新规、流动性新规等一系列强监管政策,随后,影子银行融资如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已呈现明显收缩态势。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608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023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再次大幅低于当月信贷,表明金融去杠杆成效更加明显。

彭文生指出:“随着资管新规落地,去通道、去杠杆持续推进,当前信贷增速小幅下滑,对于一些对外部融资依赖比较大、杠杆率高的企业来说,短期内行业会经历阵痛,但从中长期来看将是利好。以严监管消除监管套利,防范金融业泡沫,降低全社会金融杠杆,能从根本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利于金融市场整体稳健运行,从而推动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

谈及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前景,彭文生认为,我国经济增长韧性依旧很强:“一方面,外部环境比较稳定,虽然有贸易摩擦,但是全球经济依然保持稳定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内部经济结构性去杠杆能带来更高质量增长,而不是以前的粗放式增长。虽然会出现企业债务违约、经济下行等压力,但这只是经济自我调节的表现,经济自有其自动稳定器的做用。”

彭文生强调,经济结构变化、人口结构变化、和社会保障改善都为我们化解金融风险和应对外部冲击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要以短期阵痛换取长远发展,努力做好短期增长和中长期增长的匹配,从而追求高质量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

近期,外汇市场出现波动,引发人们对人民币汇率的关注。

对此,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近期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的直接诱因是中美贸易摩擦,是市场自发的、对于贸易摩擦不确定性以及对货币政策取向预期发生变化造成的。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框架来看,今年2月份到6月份人民币兑一篮子较明显升值接近3%,现在的波动也只是对当时的强势的一些回调,从中期来看属于正常范畴。这是对去年以来美元走弱推动人民币持续升值这一走势的修正,并非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的重现。”

记者注意到,此前,由于人民币对美元较低的贬值幅度,使得人民币对货币篮子中的其他货币出现了明显升值。2018年上半年,美联储两次加息,美元指数7月3日较年初上涨了2.62%,而人民币对美元则较年初贬值2.4%。从衡量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水平的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来看,该指数较年初上涨0.8%。

而针对近期的货币政策预期,邢自强强调:“市场对此解读有部分偏差,从而加大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据我们研究,货币政策不会转向全面宽松。降准等工具只是用于缓冲强监管之下影子银行收缩的影响,从而使社会融资总量增速趋稳。因此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取向仍为中性。”

邢自强指出:“人民币不会大幅贬值,我们也不认为是央行在主动寻求人民币贬值应对贸易摩擦。未来央行应该会采取措施、以及强化与市场的交流,以防范无序的大幅波动贬值。尽管短期内市场的顺周期行为可能使得人民币出现超调、暂时弱于基准情形,但央行建立了完整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可以对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市场进行逆周期调节,具备防止波动加剧、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

近期本网热文

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以短期阵痛换取长远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