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2500年:佛教的創立4

佛教2500年:佛教的創立4

(7)三轉法輪

阿含經中記載釋迦牟尼佛在波羅奈國鹿野苑“轉法輪”說四聖諦,以示轉(初轉),教轉(二轉),證轉(三轉),三次宣說四聖諦,稱為三轉法輪。

而大乘佛教認為釋迦牟尼佛在色究竟天先說《華嚴經》,但此了義之教甚難領會,所以佛陀漸次成熟不同根性的眾生的善根,使眾生入於佛乘。在《解深密經》中即說明佛在人間“初轉法輪”先從四聖諦(即苦集滅道)開始,說明眾生的流轉到煩惱的還滅;此係列最具代表性的經典為《阿含經》。“第二轉無相法輪”,藉由體解世間一切法皆空無自性,認知到煩惱生死和涅槃是不二的。因此在升起悲憫眾生的大慈悲心同時,有能力不住於涅槃,直至成佛以前不證入實際,能在無數阿僧祇的時間中利益眾生,使其入於無餘涅槃;此階段最具代表性的經典為《大品般若經》及《小品般若經》。有些眾生不瞭解甚深空性,佛陀便對無自性再分別解釋,“第三轉善分別法輪”的《解深密經》、唯識方廣諸經、《如來藏經》、《妙法蓮華經》,以更顯了的方式說明般若經等開示的“一切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對“未種善根,未清淨障,未成熟相續,未多修勝解,未能積集福德、智慧二種資糧”的眾生看來,這道理深而又密,所以必須以方便解釋一番,才能淺顯明瞭,能信能解,究竟了義。

(8)般涅槃

八十歲時[38],佛陀在毗舍離城坐雨安居,宣佈將在三個月後般涅槃,偕弟子向西北行走,後食用鐵匠純陀(周那)奉獻的世間奇珍栴檀樹耳(Sukara-maddava),重病發作(南傳記載為痢疾,北傳記載為背痛)。釋迦牟尼口渴,讓阿難去給他打水喝。釋迦牟尼佛喝完,同弟子們繼續向前走。走到拘屍那酰連尼耶跋提河的岸邊,佛告知弟子們將入涅槃,命阿難在兩棵娑羅樹中間鋪下臥具(《雜阿含經》記載為“繩床”),頭部向北,佛陀躺下,向右側偃臥,左足置右足上,弟子們都守候在身邊,聆聽佛陀的最後教誨。夜裡須跋陀羅(Subhadra)去求佛開示,成為佛陀的最後弟子,佛於此拘屍那羅城附近的娑羅雙樹下入滅。火化後的舍利由摩揭陀國王阿闍世和釋迦族等八王帶回建塔(即舍利塔)供養。

(9)弟子

佛陀在世說法時,有著名的十大弟子,他們是:摩訶迦葉(頭陀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須菩提(解空第一)、舍利弗(智慧第一)、羅睺羅(密行第一)、阿難陀(多聞第一)、優波離(持律第一)、迦旃延(議論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比丘尼眾中的佼佼者,則有大愛道比丘尼、蓮花色比丘尼、差摩比丘尼等。

佛教2500年:佛教的創立4

(10)身後事跡

在佛涅槃後的坐雨安居,摩訶迦葉率五百大阿羅漢,在王舍城外集會合誦經典;由持戒第一的優波離誦出律藏,由多聞第一的阿難陀誦出經藏。經過大眾的認可,這是佛教的第一次結集。此後弟子們陸續彙集、整理佛陀一生的言傳身教,又通過多次結集,形成經、律、論“三藏”。佛教在印度孔雀帝國阿育王時代傳遍印度全境並對外傳播至斯里蘭卡、金地等地。

關於釋迦牟尼佛基本的教義,後世有許多不同的見解,但是無論是大乘佛教、部派佛教都同意保存在《阿含經》中的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三十七菩提分法等,是釋迦牟尼最初的教義。

公元十二世紀後佛教在印度本土絕跡,隨著現代佛法傳播範圍的日益擴大,佛教逐漸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11)紀念日

南傳佛教訂定的佛誕與涅槃日為同一日(衛塞節),在新曆五月的滿月,一般即農曆四月十五日。

漢傳佛教地區,一般將佛誕日定在農曆四月初八,將佛出家日訂為二月初八,佛成道日訂為十二月初八,佛滅日(佛涅槃日)則為二月十五。日本與朝鮮半島的佛誕節可說源於中國佛教,一般基本上沿用了四月初八的說法。

漢傳佛教稱四月十五日為“佛顯日”或“佛吉祥日”,認為佛在出生七日時,顯示種種祥瑞,而天龍八部紛紛奔來聚會,供養佛祖,屬於佛誕的餘緒,通常與佛誕合併慶祝,而不獨立慶祝。

佛教2500年:佛教的創立4

4.佛陀的傳教活動

佛陀成道後,開始在恆河流域傳道,首至波羅奈城的鹿野園,向原與他共同苦行的五人宣講佈道,使他們頓開茅塞,成為第一批佛教徒,在佛教史上稱為"初轉法輪"。此後,又在當地吸收50餘人入教,並派人往遠方佈道,佛陀本人繼而度化了當時著名的苦行僧迦葉三兄弟及其弟子500 人,然後他轉赴王舍城吸收舍利弗與目犍連為弟子,後來成為著名的佛教徒。其繼承人摩柯迦葉也在此時皈依佛門。因此,佛陀在摩竭陀國名聲大振,甚至國王瓶沙王也崇信佛教,並捐獻迦蘭陀竹林精舍,作為僧人住地。居薩羅國一富商亦受佛法之教化,將祗園精舍贈給佛陀,作為其活動場所,居薩羅國國王波斯匿曾多次造訪求法,後來,其王后、嬪妃、大臣及眾民,多來皈依。

此後,佛陀又率弟子眾僧回到故鄉,為本族人講道,其異母弟難陀、子羅睺羅及其堂兄弟等均入教。據說釋迦國每戶均有一人出家為僧。

在佛陀傳教的45年生涯中,足跡遍及恆河流域16國,他衝破了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不分等級,人人均可加入僧侶組織,可成為比丘或比丘尼,不出家的信徒稱居士,因此信徒大增,上至王族、富商,下至奴隸、乞丐,紛紛入教。但傳教過程中亦並非平安無事,與其他宗教派別的鬥爭相當激烈。

佛陀所宣揚的" 眾生平等" 與批判吠陀神創等理論,受到婆羅門教的抵制與批判。同時,由於佛陀既反對縱慾主義又反對極端苦行,而主張" 中道" ,也遭到" 六師外道" 的反對,但最終佛教取得了勝利,戰勝了其它宗教,得以廣為流傳。

佛陀晚年的境遇連遭不幸。其故鄉迦毗羅衛城被居薩羅國佔領,其最得意的弟子舍利弗與目犍連相繼辭世,這些對其精神打擊甚深,但仍堅持傳教佈道。最後,身患重疾,自知不久於人世,對眾弟子遺言是:一切萬物無常存者,有生就有死,我死後要以自為師,以法為師,切莫依從他人,不要放縱自己,要努力精進。語畢謝世,終年80歲。他的逝世日為2 月18日,後被佛教徒尊為" 涅槃節"。眾弟子為佛陀舉行火葬,將骨灰分為8 份,由原釋迦國、摩竭陀等8 國的代表帶回本國,建舍利塔保存。阿育王時期又重新分配在84000 餘舍利塔中,佛陀為創教、宣傳、維護其教義而奮鬥終生,並在百家爭鳴中力克百家,說明其教義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