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心王理查一世和埃及苏丹萨拉丁,不打不相识

狮心王理查一世和埃及苏丹萨拉丁,是两个经常一起提到的人物,就好像这两个人不可分割的连在一起一样,这两位中世纪的雄主,因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被永远的联系在一起。在英国议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宫门口,竖立着一座雕像,这就是狮心王理查一世的铜像。1157年,理查出生在英国牛津,是英王亨利二世的第三子。在理查之前的一百余年间,欧洲诸国无数骑士为解放“主的坟墓”所在地耶路撒冷而前赴后继,追求哪种击败敌人从而赢得圣战的巨大荣誉,这就是著名的十字军东征。之前的两次十字军董贞,信仰基督教的西欧各国联军“十字军”与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进行了残酷的战争,十字军最终占领并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取得了形式上的胜利。前两次十字军东征的故事在欧洲大陆流传,充斥了理查的童年。在那个崇拜英雄的年代,骑士们的故事让他热血沸腾。

狮心王理查一世和埃及苏丹萨拉丁,不打不相识

1187年,战争的计划来了。这个冬天,被认为是当时穆斯林世界守护神的萨拉丁再次攻占了圣城耶路撒冷,在此之前,基督徒统治了耶路撒冷将近100年。消息传到欧洲,当时年迈多病的教皇由于过度震惊而一命呜呼。继任教皇呼吁西欧的基督徒们应当立刻进行一次新的十字军圣战以夺回圣城。 对此,天性酷爱战争和荣誉的理查当然不会视而不见。自从理查登上英国王位之后,他便开始将目光投向遥远的东方。骄傲而好战的理查一直都期望,能以一个伟大骑士的身份与当时基督教世界的最大死敌——萨拉丁一决雌雄。 但理查面临一个问题:军费不足。不得已,他不但开征了萨拉丁十一税,还大肆贩卖官爵,出卖王室领地和城堡。他甚至开玩笑愿意将伦敦卖掉。通过如此搜刮,理查装备了4000骑兵、4000步兵和100多艘船只,这在当时已经是一支相当庞大的军队了。一切准备就绪,1189年,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开始了。

这是一个群雄逐鹿的赛场。当时称雄世间的除了狮心王理查,还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红胡子”斐特烈,以及智谋出众的智多星、法国国王斐利二世。而就在敌对的穆斯林军中,也有一位著名的阿拉伯英雄,他就是埃及之王——“真主之剑”萨拉丁。十字军方面悲剧一个接一个的发生,67岁高龄的“红胡子”斐特烈率领了数万德军从陆路除非,浩浩荡荡向圣地开进。1189年5月底,德军进入亚美尼亚人的西里西亚,下一步即将进攻叙利亚了,然而6月10日酷热的傍晚,斐特烈在萨列法河中洗澡意外溺亡。失去神圣罗马帝国“红胡子”斐特烈的条顿骑士变成了一盘散沙,此后又在安条克遭遇了瘟疫,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狮心王理查一世和埃及苏丹萨拉丁,不打不相识

法国的斐利二世和理查虽然并肩作战,却是各怀心事。法王斐利二世因嫉妒理查的功绩,在圣战刚开始就以患病为借口提前打道回府,只留下一部分法军支持圣战。不过,理查始终相信,自己一个人有能力挽救基督教世界。1191年9月7日,萨拉丁在阿苏夫附近终于发动了进攻。双方共动员了接近10万大军,“狮心王”所率领的各国十字军有2.2万轻步兵、1.5万重步兵和4500名骑士,而萨拉丁拥有3万轻步兵、1.5万重步兵和8000名骑士。

十字军整体机动而有序,分工明确,长矛兵和长弓兵把重骑兵保护在后面,只等萨拉丁的部队一乱,便要冲击和包抄。萨拉丁便命令一部分骑兵向十字军重骑兵射击,这固然造不成什么伤害,只是希望能把对方的骑兵激怒,引他们提前出来追击,等脱离了箭阵的保护便收拾他们。十字军骑兵们固然很愤怒,他们由原先的战斗主力变成步兵的辅助,早已对理查的这种安排不满,但他们畏惧于理查和军纪的威严,对萨拉丁的挑逗置之不理,即使被射伤也无人脱队。这种军队几乎无懈可击,萨拉丁开始撤退,将理查的十字军引到海边的一片丛林,他在那设了埋伏圈。理查识破了萨拉丁的意图,他始终死死控制着部队的阵形,只要坚持这点,萨拉丁就无法取胜。虽然后来还是出现了一些小意外,重骑兵们还是在理查下命令以前就忍不住冲出去了。时机是早了点,但总是没弄出乱子来。在经过几次冲击之后,萨拉丁的部队损失极为惨重,他意识到自己的军队无法战胜对方,不得不下了全面撤退的命令。理查顺利地进军雅法。在金雀花王朝的狮心王查理一世的攻击下,伊斯兰的萨拉丁大帝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了。

狮心王理查一世和埃及苏丹萨拉丁,不打不相识

萨拉丁不服气,本欲组织军队再与理查决战,但想来想去想不出破敌的办法,便向理查提议暂时息战。阿尔苏夫之战的胜利使理查声名大噪,但这时十字军内部却为下一步的走向而出现了纷争。贵族和统帅们一致主张继续向圣城耶路撒冷前进,直至收复圣城;而理查本人则想直接进攻萨拉丁的本部埃及,乃至进军开罗,他天生的冒险激情,使他更愿意像当年罗马帝国的恺撒大帝那样,占领埃及,建立不世功勋。他的这个想法把贵族们吓坏了,因为这显然不是这次十字军东征的目的,他们的目的是圣城耶路撒冷。在出兵前教皇就说过发起这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目的就是把圣城和其周围城池从萨拉丁这个异教徒的头目手里夺回来,拯救沦陷在那里的上帝的子民们。所有的人从贵族、统帅、骑士到士兵、传教士们,都反对理查的想法,他们只想去耶路撒冷。这使理查很扫兴,他终究拗不过大多数人的意见,只得暂时放弃进军埃及的豪情壮志。

在战场上输给理查,萨拉丁颇为不服,1192年夏季,萨拉丁趁理查不在,再次进攻雅法城,十字军守军不堪一击,仅两天时间,就被萨拉丁轻轻松松地拿下。理查一听便来劲了,雄心顿起,赞美上帝赐给他这个强敌,对手太弱打起来岂非没劲。8月,理查大军兵临雅法城下,萨拉丁也抖擞精神,双方使出浑身解数在雅法再次展开决战。战况异常激烈,两位国王都亲临战场,不仅仅是指挥战斗而已,而是浑身披挂,亲自杀敌。雅法大会战,理查的十字军大获全胜,萨拉丁损失惨重,退出雅法城。萨拉丁的穆斯林盟友和士兵们都被他这种浪漫的举动弄得瞠目结舌,哭笑不得,许多人忍受不住愤怒地冲萨拉丁发牢骚,说他们已经受够了,再这样打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获胜的十字军士气大振,贵族和统帅们又一次否决了理查要进军埃及的念头,整装待发,准备直取圣城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就离雅法城不过三四十英里而已,圣城,十字军几乎是触手可及了。

狮心王理查一世和埃及苏丹萨拉丁,不打不相识

十字军以雅法为根据地,兵临耶路撒冷城下。萨拉丁在雅法被理查打得大败,一直跑入耶路撒冷城内,狼狈不堪。战场上两度败于理查,他此时已是心服口服,不敢造次,圣城耶路撒冷是决不能丢失的。他利用起他主场作战的优势,一方面在他的领地内广为招兵买马,一方面想尽办法破坏十字军的后勤,办法多是堵井、投毒,破坏十字军的水源,并将附近的草场焚之一尽,让十字军的战马吃不着草料。理查此时才发现他已失去了攻克圣城的最佳时机,因为德、法两国的退出,使十字军的兵力大打折扣,尽管他能以少胜多,但兵力毕竟不足以速胜萨拉丁。而经年累月的征战,也使十字军的战士们思乡之情日切,已无东征之初的激情与斗志。萨拉丁的小动作也使得十字军兵团补给难以为继,人惫马疲,最糟糕的是开始攻城时偏又逢连日大雨,此时正是1192年的冬季。

狮心王理查一世和埃及苏丹萨拉丁,不打不相识

徒劳无功的攻城战,使得十字军军团内部的贵族和骑士们开始心生罅隙,加上冬季大本营里的军需储备已近耗尽,教皇直系的圣殿骑士团及医院骑士团的首领们首先开始动摇,他们这时才感觉理查原先准备直接攻击萨拉丁埃及老巢的策略也并非全无道理。其实此时的萨拉丁日子也并不好过,面对敌方的大军压境,他却不敢把国内本部的主力调来助防,因为在他走后,幼发拉底河的叛乱已又具规模了;并且整个穆斯林世界的联盟已经出现破裂的迹相,心怀鬼胎的巴格达哈里发、突厥帝国的苏丹们个个都在觎觑着,他们把战役失利的指责全部加诸到萨拉丁的头上,抱怨并且威胁他。

终于,萨拉丁和理查缔结停战条约,领土以约旦河为界,“耶路撒冷王国”保留包括雅法、阿卡在内的沿海城池,基督徒和穆斯林都允许从对方的版图自由地通向耶路撒冷和麦加朝圣,和约为期三年。至于圣城耶路撒冷,理查则对痛苦万状的十字军战士们保证说他三年后将卷土重来,到时一定给他们夺回圣城,并且装模作样地与萨拉丁约定,三年后再战一场。然后不顾那些痛不欲生、如丧考妣的贵族和骑士、传教士们,开始从耶路撒冷城下的冬季大营撤军。这次撤军给西方人的印象很深,因为这是自第一次十字军胜利之后的七次十字军东征中机会最大的一次,在此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十字军再没这样的机会了,他们都认为萨拉丁其实也已经是强

之末,理查只要再坚持几个月,萨拉丁可能就撑不下去而退出耶路撒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