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巨商、著名僑領林文鏡:此生只有一個心愿,讓我家鄉不再貧窮

一代鉅商、著名僑領林文鏡:此生只有一個心願,讓我家鄉不再貧窮

中新社福州7月3日電 :從福建省僑務部門獲悉,著名僑領林文鏡先生於7月2日下午去世。

目前,一些海外社團已發出悼文。英國福清文商會在悼文中如寫道:“我們為失去這位德高望重、為故鄉作出偉大貢獻的僑領而深感惋惜與悲痛,願林老一路走好!”

一代鉅商、著名僑領林文鏡:此生只有一個心願,讓我家鄉不再貧窮

林文鏡先生仙逝訃告 資料來源:融僑集團官網

一代鉅商、著名僑領林文鏡:此生只有一個心願,讓我家鄉不再貧窮

名震南洋的一代鉅商、著名僑領林文鏡

一代鉅商、著名僑領林文鏡:此生只有一個心願,讓我家鄉不再貧窮

林文鏡故居

在福建福清市北門外的陽下溪頭村,有一處始建於清末民國初,三座大小相近的兩進三落四合院式民居——“林氏三對排”,靠西側的就是林文鏡故居。

林文鏡屬龍,生於1928年,父親林洪寬早年赴南洋謀生,在印尼爪哇島中北部的古突士定居。1933年,7歲的林文鏡隨母親陳春宋離開家鄉去印尼,一家人團聚。由於日軍佔領印尼,林文鏡被迫中途輟學,可他毫不氣餒,除自修華文、印尼文、英文外,還會福清方言、閩南語、廣東話,語言交流是華人在外立身行事的基礎。

17歲那年,父親病逝,為了養家餬口,林文鏡子承父業,接過父親留下的店鋪,從跑單幫開始闖入商海。最初,林文鏡是跟著叔父林寶椿做生意,在他諄諄教誨下,既得到一些商業知識,也學會了待人處事之道。對於叔父,林文鏡感念終生。

一代鉅商、著名僑領林文鏡:此生只有一個心願,讓我家鄉不再貧窮

林文鏡(中)

1965年,林文鏡在雅加達創立了自己的公司——華仁誼有限公司,這是他事業發展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在此前後,林文鏡先後辦起了20多家企業,涉及食品業、紡織業、水泥業、地產業、採礦業、航運業。

走南闖北福清人,有“融邑商幫”之稱,是閩商一支重要群體。如雷貫耳的代表如林紹良、林文鏡、曹德旺等。印尼首富林紹良,被美國《投資家》雜誌列為世界12大銀行家之一,譽為“世界十大富豪之一”,不少人以為林文鏡與林紹良是叔侄關係,其實他們並非一家子。

研究中國的家族企業關係,不能僅憑血緣關係,其實,與許多家族企業淵源更深的還有“四緣”關係:一是血緣,指的是家族成員內部;二是親緣,指的是宗親關係,比家族範圍更大一些,同祖同宗;三是地緣,就是指老鄉,語言、文化、風俗、習慣都相近,故而形成商幫;四是商緣,或者說業緣,也就是相同的行業領域。血緣、親緣、地緣、業緣關係的泛化與組合,並與之為紐帶,形成了中國家族企業文化和頑強生命力。

林紹良比林文鏡大11歲,兩人老家一個是福清東門外的牛宅村,一個是北門外的溪頭村,可林紹良去印尼的時間比林文鏡晚了5年,不過他當年已是成人,20歲出頭。林文鏡平常喊林紹良為“叔”,一是同鄉、二是尊稱。若依林紹良、林文鏡老家《牛宅林氏族譜》、《溪頭林氏族譜》記載,他們皆是福清九牧林的後裔,但屬不同家族分支。同鄉又是同姓,便以族親相稱。

林紹良移居印尼後,有著名的創業三兄弟(林紹喜、林紹良、林紹根),共同打拼創辦了印尼“三林集團”;幾乎同時,林文鏡的華仁誼也獲得成功。在上世紀60年代末,林紹良與林文鏡牽手、強強聯合,由林紹良的“英扎拉公司”與林文鏡的“華仁誼公司” 重組,創辦了“華仁誼英扎拉”集團,也就是著名的“林氏集團”。

一代鉅商、著名僑領林文鏡:此生只有一個心願,讓我家鄉不再貧窮

保佳沙裡面粉廠

“林氏集團”運行架構的設計上,以林紹良為董事長、林文鏡為董事總經理,一個主內另一個負責對外,但他們股權、利益、決策均對等,凡是以“林氏”名義投資的,共同享有。不過,他們還決定,一旦做出重大決策,無論誰主導,另一方無條件執行,並全力支持。(注,“林氏集團”運作模式,至今仍受到不少國內閩商家族企業追捧。)

精誠合作、彼此信任,從機制上削減摩擦力,林氏集團如虎添翼,迅速向各行各業拓展,短短几年,在印尼建有許多工業企業,擁有自己的礦山和船隊,躍居印尼企業之首。最為突出的有兩大成就:一是保佳沙裡面粉廠,它不僅擔負著整個印尼麵粉的生產及供應,還延伸麵食各大產業鏈,源源不斷對外出口。

另一個就是建成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水泥廠——印尼水泥廠,產量佔印尼一半。如此龐大的項目,不僅需要資金,更需要技術上的支持。身為董事總經理,林文鏡找到臺灣辜家的“臺泥”,達成戰略合作,並由“臺泥”派出技術人員,引進日本先進設備,加上延請德國等國工程師,從建設到投產僅用一年零八個月。

為了家鄉,林文鏡將產業交給合夥人林紹良家族、以及弟弟等家族成員經營,回國“二次創業”,甚至拒絕僑居國印尼總統入閣邀請。有人統計,當年林文鏡身價達50億美元,財富及威望名震南洋。

一代鉅商、著名僑領林文鏡:此生只有一個心願,讓我家鄉不再貧窮

此生只有一個心願:讓我的家鄉不再貧窮

一代鉅商、著名僑領林文鏡:此生只有一個心願,讓我家鄉不再貧窮

林文鏡曾說:“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不能置家鄉貧窮落後於不顧,否則就是失職,就是人生的失敗。

在福清當地,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沒有林文鏡,就沒有福清的今天。”在林文鏡的眼裡,家鄉的富庶遠比資產和名聲更重要。

人言,家風是人生的指路明燈。

林文鏡故居有一副楹聯:“華胄毓人龍堂構繼承想見成功不易,高門看駟馬規模宏大還宜興德為鄰。”可謂字句凝練、韻味無窮、直指人心!

一代鉅商、著名僑領林文鏡:此生只有一個心願,讓我家鄉不再貧窮

林文鏡與母親林陳春宋

林文鏡的母親陳春宋,是一個受中國傳統禮教薰陶的女性,又是一位虔誠基督徒,十分重親情、鄉誼,對子女也要求得非常嚴格。

陳春宋經常告誡兒女,人窮不能志短,人富不能忘義,行事以勤為本,從商誠字當先。作為血脈相承的中國人,什麼時候也不能忘了祖國,福清老家有句話“窮幫窮,親幫親,斷了骨頭連著筋。”

陳春宋82歲那年,因突發心肌梗塞病逝於新加坡伊麗莎白醫院。在母親逝世三週年,林文鏡家族將母親連同父親林洪寬屍骨運回祖籍福清合葬,葉落歸根。

陳春宋34歲失去丈夫,身居異國,除了丈夫留下勉強養家餬口的店鋪,就是四個未成年的子女。林文鏡是家中長子,時年17歲,大女兒林瑞英,6歲,小女兒林華英,僅3歲,最小的兒子林運輝,剛剛蹣跚學步。即便如此困境,“地痩栽松柏,家貧子讀書”, 陳春宋對幾個小子女說,你哥哥(林文鏡)為了養家,中途輟學經商,媽媽心中已不落忍,但無論如何也要保證你們讀書。

那年月,飄落南洋的“華仔”,倍受他人鄙夷,“身在屋簷下”的受辱感,讓陳春宋下決心把小女兒林華英一人送回祖國讀高中。

2016年,林文鏡慈善基金會成立,原始基金來自其家族企業融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捐贈。富而思源,早於1958年,林文鏡就捐資4000萬為家鄉興辦小學,上世紀70年代,他又在家鄉捐資辦敬老院、醫院。多年以來,幾乎是家鄉最缺什麼,他就捐什麼;路難走,修路;上學難,捐建小學、中學、師範學校;缺水,他不僅參與引水工程,還獨資治理河道。

當有人要統計林文鏡做多少善事時,才發現林文鏡捐資根本沒有賬本。林文鏡說;“如果你問我為家鄉捐了多少錢?哪有兒子孝順母親還要記賬的!”

林文鏡重回故里最早是1953年,他作為華僑代表回國參加運動會,可家鄉的落後令他記憶深刻。受政治因素影響,林文鏡為當時家鄉生產隊買化肥、農藥、拖拉機,建電站裝電燈等,均是通過香港等“曲線”渠道。

1985年,林文鏡再次踏上故土,可家鄉溪頭村的情況讓他驚呆了,其助手提醒他,幾年來已累積捐獻三、四百萬,當時可是個大數字,為什麼家鄉依舊貧困呢?當時,整個福清僅有二個工廠,一個是快要倒閉的罐頭廠,另一家是小自來水廠。與鄉親瞭解情況後,林文鏡明白一個道理:光靠捐助富不了鄉親,必須幫助家鄉脫貧致富。

經過一年多深思熟慮,1987年,在印尼事業如日中天之時,林文鏡毅然回國,開始締造“福清模式”。回國前,他將林氏集團的股份託付給合夥人,由長子林宏修負責其他的家族事業,其中,胞弟林運輝負責印尼泗水保佳里麵粉廠。林文鏡與太太張瑞珍育有三兒兩女,均在美國、澳洲等地接受高等教育,且彼此和睦有愛,業務上都能獨擋一面,故而林文鏡回國報效家鄉,已無後顧之憂。(注:林紹良與林文鏡分開是從2005年開始,林紹良為三林集團董事長,林文鏡為融僑集團董事長,各自成就事業。)

一代鉅商、著名僑領林文鏡:此生只有一個心願,讓我家鄉不再貧窮

福清洪寬工業村

歸國後,林文鏡與福州簽訂《幫助福清脫貧致富5年計劃》,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與政府簽訂無償改造家鄉貧困面貌的華僑。當年的計劃明確,用5年時間幫助家鄉工業產值達到5億美元。與昔日“華僑領袖”陳嘉庚毀家辦學不同,“福清模式”是幫助家鄉整體開發,改天換地,脫貧致富。

融僑經濟開發區,是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第一個由回鄉僑資創辦的經濟開發區。1986年,福清全縣(當時未改市)工農業總產值統統加起來,不過4.3億元人民幣,5年內幫助家鄉建一個年產值5億美元的工業區,許多人以為認為林文鏡在痴人說夢。為了吸引外資投資家鄉福清,林文鏡自掏腰包,輾轉世界各地,光是臺灣就跑了100多趟。

1990年在開發區創辦的冠捷電子,就是林文鏡旗下企業與臺灣潘氏集團合資企業,它已成為全球第一顯示器專業大廠、年產值超90億美元。為了吸引投資,林文鏡承諾“虧了算我的,賺了算你的”,建冠捷廠,林文鏡先出資買地,並提供生產流動資金。後來,他還將冠捷的部分股份,讓給鄉親與境外合作伙伴。

從“輸血”到“造血”, “福清模式”取得巨大成功,在實現第一個脫貧致富“五年計劃”後,林文鏡又開始幫助福清年工業產值提升至50億美元的“二五計劃”、 500億美元“三五計劃”。

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在林文鏡看來,置家鄉故土落後於不顧,就是失職,就是人生的失敗。故而,在重大決策時,愛鄉之情就是行事第一準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