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爲什麼不和德國一起夾擊蘇聯?如果日德夾擊蘇聯的話,蘇聯有打勝的機會嗎?

然然5921971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決定蘇聯成敗的,只有一個國家,那就是美國,而不是日本。

在二戰中,美國通過摩爾曼斯克、中東伊朗以及遠東西伯利亞大鐵路三條線路對蘇聯進行全方位援助。其中戰爭後期西伯利亞鐵路成為援助蘇聯的主要通道。

這些援助包括:炸藥:132237噸,鋼材:2589766噸,鋁:26110噸,石油:2622357噸,化學品:631017噸,等等。

另外還有:魚雷艇:200艘,小型獵潛艇:60艘,AM掃雷艦和UMS掃雷艇美:77艘,登陸艦:43艘,“塔科馬”級護衛艦:28艘,雷達:1196部,聲吶:329部,卡車和吉普車:420000輛,拖拉機:8700多輛,機車:1981輛,機床:350000臺,防空火炮8218門,反坦克炮5800門,槍彈:4.7億多發等。

正是由於美國租借法案等偏向蘇聯的援助,支持蘇聯熬過蘇德戰爭最艱苦卓絕的時期,最終擊敗德國法西斯。

所以無論日本是否夾擊蘇聯,對於蘇聯的成敗都沒有影響!

那麼,為什麼日本不和德國一起夾擊蘇聯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日本陸軍能力不足

很多人說日本在1939年諾門坎戰役戰役中被朱可夫打得滿地找牙後,產生了強烈的恐蘇情緒,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過應該指出的是,諾門坎戰役以及先前的張鼓峰之戰,本質上都是關東軍和蘇聯的試探性交鋒,並不是雙方的決戰,和蘇德戰場上的大兵團廝殺差了好幾個層次。

而且,在日本軍隊中,存在著“下克上”的傳統,就是說挑起事端並不是日本高層的意思,而是關東軍內部的下級軍官,而日本高層包括裕仁天皇採取的是默許和縱容的態度,如果取勝了他們就繼續支持這樣的軍事冒險,如果失敗也怪罪不到天皇身上,這和九一八事變中如出一轍。

而結果就是雖然蘇聯的裝備更為落後,但是依靠巨大的數量優勢對日軍形成了碾壓之勢,比如日軍發動一次1小時的火炮齊射都是奢侈,而朱可夫卻可以隨心所欲地對日軍陣地進行炮火覆蓋。

從諾門坎戰役中,暴露出日軍兩個問題,一是兵力不足,二是裝備簡陋。

此時的日軍正在中國境內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且已經進入相持階段,因此日軍不可能從華北地區調兵北上,而東北的關東軍,鎮守東北都捉襟見肘,更不可能增兵北上西伯利亞。

在裝備上,日本將大量的鋼材等用於海軍建設上,航母和戰列艦一個比一個精良,而陸軍的裝備可憐到普遍裝備三八式不強,以及薄皮坦克。這樣的裝備對抗裝備落後的中國軍隊來說可能還佔優勢的,但是面對基本完成工業化的蘇聯而言就是巨大的代差了,果然,日軍被蘇軍吊打得很慘。

這樣的軍隊數量和裝備,是不足以北上西伯利亞的,即使打贏了諾門坎戰役,也是徒勞的。

2、德日同盟貌合神離

一個笑話是這麼說的:一直以來,希特勒都宣稱日耳曼民族是全世界最優秀的民族,而當德意日結盟後,一個問題出現了,既然德國人這麼優秀,那意大利人和日本人,特別是日本人算什麼呢?

當然不是劣等民族,尷尬的希特勒只能宣稱日本人和德國人一樣是同等優秀的民族,打臉啪啪響。

從這個笑話我們可以看出,德國和日本,還是有很多不同的!

這種不同決定了雙方雖然結盟,但是隻能求同存異,不可能做出協調一致的步伐,比如夾擊蘇聯。

話說1941年12月9日,日軍偷襲珍珠港曾經讓希特勒暴跳如雷,大罵日本人蠢。而在希特勒大罵日本人之前,日本人也對希特勒非常不爽。

1939年5月11日,諾門坎戰役爆發,此時的德國,早已經在1936年和日本結盟。作為盟友,希特勒應該知道日本和蘇聯開戰的目的。

此時,即使希特勒不能及時進攻蘇聯,給日本提供實質幫助,在西方拖住蘇聯,保持壓力也是應該的。

然而,1939年8月23日,為方便進攻歐洲,消除蘇聯的後顧之憂,蘇德在莫斯科簽訂《蘇德互不侵犯協定》。

得知消息的日本人心中真的是一萬隻草泥馬來回奔騰。

從這裡以及以後的一系列動作來看,德日的結盟,與其說是結盟,倒不如說是德日相互妥協的結果,因為對雙方而言,不相互拆臺火併,就已經是老天保佑!

所以,在陸軍不給力、德國不給力的情況下,日本海軍開始發揮作用。1941年12月9日,珍珠港事件爆發,標誌著日本開始執行南下戰略。隨後,美國參戰,二戰進程加快!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一枚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日俄戰爭中日軍實際上是險勝,畢竟,當時日本已經傾盡國力,而沙俄還在歐洲部分有百萬大軍,如果不惜一切代價調往遠東的話,日本由於缺錢等緣故,還真打不下去了。日俄戰爭結束後,日本陸軍的訓練就是以沙特以及其後的蘇聯為假想敵,戰術訓練等都已寒冷氣候條件為主。

不過,二戰中日本最終並未與蘇聯開戰,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諾門罕戰役中,日軍意識到,即便是經過了大清洗,蘇軍憑藉數量眾多的坦克、裝甲車和火炮等,更別提龐大的蘇聯空軍,蘇聯陸軍戰力依然遠遠在日本之上,日本陸軍即便是關東軍這樣的精銳,也難以與蘇軍匹敵,而且,一旦進入蘇聯境內作戰,需要龐大的兵力和後勤支持,在當時日軍身陷中國關內作戰的情況下,日本陸軍抽掉不出足夠的資源。

另一方面,日本陸海軍的內鬥由來已久,“唯一比美國人更可恨的就是海(陸)軍”,日本海軍意識到,如果北上進攻蘇聯的話,唱主角的會是自己的宿敵日本陸軍,海軍除了擔負部分運輸任務和炮擊沿岸,幾乎沒什麼用,大量的資源會被日本陸軍佔據,遠不如南下,在南洋和太平洋上,日本海軍才是真正的主力。

綜合因素下,在德國要求日本東西夾擊的時候,日本拒絕並在蘇德戰爭爆發半年後發起太平洋戰爭,最終戰敗。


鷹眼防務觀察

不能蘇聯只有失敗 事有起因以當時的能力還不能確定蘇聯遠東地區有各種礦藏 德國要是佔領蘇聯西部那裡有油田礦藏還有烏克蘭糧庫 對德軍有利人都是相互的 日軍不與蘇聯死磕是因為不值 也可能打不過 畢竟蘇聯機械化軍隊日本是領教過了 要是日本參戰蘇聯必輸 日蘇兩國都輸不起 蘇聯衛國戰爭中日戰爭 拖累了兩個國家 蘇日都想得到東北廣發地區 東北是蘇日兩國的最後之地 蘇聯敗可退往東北 日本在中國要是作戰不利也可依據東北 所以兩國都有重兵把守使得蘇聯衛國戰爭中日戰爭都打的非常慘 因為蘇日把精銳部隊都放到了中蘇邊境 要是兩方當時和解中日戰爭和蘇德戰爭都不會打的那麼慘 人吧都是即防備又合作 一:德日都是資源匱乏之國但是德國比日本要強 蘇德日的路線是三國路線 日本既不幫德國進攻蘇聯那是怕德國佔領蘇聯西部以後以蘇聯的資源發展會更強大兩國要是陸上接觸日本害怕剛和德國一起幹死蘇聯狼卻又招來德國虎所以日本不會幫德國忙 相反還有一種希望蘇德互相消耗 二:德國原本希望日本在蘇聯遠東給予蘇聯一擊但是都看透了對方的想法所以德國掐斷了德國對中國的武器援助希望換取日本對蘇聯的進攻 因為德國是兩線作戰隔海還有個差一點癱瘓的英國 雖然美國暗地裡援助英國但是美國也是想借助德國之手把英國從老大的位置拉下來 援助也就是撐不著餓不死 德國也使不出全力打擊蘇聯 三:蘇聯基本也是兩線作戰前方蘇聯被德國打的很慘 更害怕後方日本背後突襲 冒著前方被德國打殘的情況下也要往後方增兵 後方穩住了前方才算安全 蘇聯那也是給日本增加壓力雖然蘇日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但是中蘇邊境上還是陳兵百萬 也是讓日本別打蘇聯的主義也就是告訴日本我就是打不過德國但是揍你綽綽有餘 四:日本不像惹事在中國又陷入了持久戰鋌而走險打起了東南亞的主義 一是英法打敗東南亞還不可能有政府就是有也不會有戰鬥力的軍隊 二是搶奪資源建立第二根據地 因為美國其實不想讓日本自己佔領中國所以在剛鐵燃料等方面限制日本 日本也是迫不得已加上想不勞而獲乘虛而入的佔據了東南亞 其實美國也想佔據東南亞日本這是吃了美國嘴裡的肉當然要遭受美國的制裁日本被迫對美國發動了珍珠港事件 事後還順手佔領了菲律賓 美國找到藉口對日宣戰 美國中國英國不是兩線作戰德國蘇聯是兩線作戰 日本這時基本上是三線作戰 以前美國暗中援助現在可以正大光明的參戰 二戰最大的贏家是美國 地理上的優勢是沒在自己家裡作戰 政治上的優勢是把英國從第一位子上面拉了下來使英國法國德國蘇聯日本中國等彼此消耗甚大 在經濟上大發戰爭之財 奠定了美國霸主的地位 其實德國要是計劃得當自己應該是最大的贏家 德國在打下波蘭應該直接進攻蘇聯而不是調轉槍口對英法開戰 國際上仇視蘇聯共產主義 德國滿可以像西方要援助打擊蘇聯西方一定會支持德國入侵蘇聯 在德國佔領地捷克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盟友芬蘭意大利甚至是英國法國聯合出兵物資以波蘭為中轉站 消滅蘇聯因為當時蘇聯並沒有多大準備幹掉很容易 在蘇聯領土上挑起對日戰爭支持英國與美國爭霸 擊敗日本與英國東西兩線真對美國 大力發展蘇聯礦產開動最大戰爭機器 支持英法佔領北非 支持英法國在英屬加拿大駐軍支持中國真對日本 日本基本上是退回島國在中國招募廉價勞動力 在蘇聯招募軍隊 以蘇聯海港建造軍艦並承認英國為世界老大美國現在也只能和英國互毆 聯軍登錄加拿大 並聯合拉丁美洲墨西哥南北夾擊美國 看似美國神勇要是在美國國內開戰聯合南北夾擊之下美國必敗因為美國是多語種國家國家一戰國內必亂 美國的人性就是這樣的 聯合拉丁美洲軍隊在美國打擊英國軍隊條件是將美國南部割讓給墨西哥 順道掃了加拿大 日本也只能自保因為有中國的存在不可能幫助美國 美國敗後也只剩下英國和法國了對付一個法國圍困一個英國那就簡單了


狂心在跌倒以先

真正的歷史都活在歷史的長河裡,以今日的眼光看待、推測、分析歷史局勢,講解那些不同的二戰風雲。

一、歷史原因

蘇聯不管在什麼時候,都給人展現出一種寧死不從,血拼到底的戰鬥風格,被全世界成為“戰鬥民族”。而一直而來,在我國東北地區日本與蘇聯(沙俄)爭鬥長達數十年,雙方互有勝負。雖然,日本最終贏得了,東北的控制權卻付出無數的代價。可以說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而在其後,對於蘇聯一直都有著一種敬畏之心。在對於蘇聯的態度上一直都是謹小慎微。

二、諾門坎之戰

在日本成功侵略我國大部分的國土後,試探著向蘇聯發動了有名的“諾門坎戰役”,持續週期不長,日本幾乎已全軍覆沒的代價。見證了一下什麼是機械化橫流。讓日本徹底喪失了對蘇聯挑戰的勇氣與幻想。

三、國內及國家局勢

由於入侵太快戰線過長,導致兵源、軍事物資消耗過快,國內經濟也下滑過快,各類物資的通貨膨脹,經濟形勢十分嚴重。而在佔領區不能很快的速戰速決,戰爭陷入泥潭。使得日本急需的到各類物資進行補充。而向東攻擊又以失敗告終。而面對各類從美國進口的軍事物資得到限制等等因素,使得日本不得不做出向南侵略的計劃。

四、南侵計劃順利,襲擊珍珠港成功

在不得不做出南侵計劃後,在進行入侵後,發現不管是法軍、英軍、美軍等各類西方列強國家的軍隊,原來如此不堪。在各類軍事裝備明顯優於日軍的情況下,被日軍打得屁滾尿流。同時,各類的繳獲與豐富的物質。大大的緩解國內的經濟壓力,從而刺激日本對於南部侵略計劃。在這裡讓日本在付出很小的代價獲得了更多更好的各類優質資源。同時,讓其對於西方列強有了一個新的認識。而後,海軍對於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偷襲成功,更加刺激了日本的瘋狂,使其日本放棄東進蘇聯的決心。

五、資源匱乏、裝備落後

日本的各類軍事物資都優秀佩發、海軍、空軍等而對於陸軍的戰備一直未得到較好的提升與發展。在面對一些裝備落後的國家時,還能靠著一腔熱血與裝備優勢,攻城略地。而面對那些擁有先進準備的強國時,就如一個小孩去搶劫一個全副武裝的士兵一樣的滑稽可笑。

你喜歡我的回答嗎?喜歡就請關注一下吧!


惜花公子

如果日本呼應德國夾擊蘇聯,那麼蘇聯就會轟然倒地以失敗告終。

如果日本能知道蘇聯在美國原子彈爆炸後的危機時刻出動百萬大軍打擊關東軍,特別是蘇聯佔領北方四島留傳俄羅斯至今,那日本會堅決夾擊蘇聯免受今日之辱。

可惜歷史沒有假設,日本當時沒有選擇北上夾擊蘇聯,而是選擇了“南下”偷襲珍珠港。



這由三個因素決定:一是日本和德國的戰略方向不一致。希特勒深知當時的斯大林蘇聯是自己稱霸歐洲乃至世界的掏心熊虎,故而先下手為強閃擊蘇聯。而日本是以中國大陸為基地,收服東南亞後稱霸亞洲以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為目標,攻擊蘇聯始終在這個目標之後。二是日本賴以發動戰爭、支撐戰爭的戰略資源如橡膠、鐵礦、煤炭等都在東南亞,石油在中東,掌握資源命脈就成為“南下戰略”的當務之急。三是日本認識到美國是自己實現戰略目標的攔路虎,是獲取資源命脈的絆腳石,因此日本急功近利偷襲美國珍珠港,意圖把太平洋、印度洋的制海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誰想到一旦美國巨人覺醒,倒成了日本自掘墳墓之時。


日本呼應德國夾擊蘇聯為什麼能獲勝呢?看看德國當時攻擊斯大林格勒蘇德雙方的精疲力盡就可想而知,若是日本加入平衡就會打破。正是斯大林得知日本要率先發動太平洋戰爭(蘇聯間諜佐爾戈刺探獲得情報)無暇北上,因此才能把原本防備日軍以逸待勞的虎狼之師西伯利亞軍團,抽調回來馳援歐洲戰場奪得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

《蘇日互不侵犯條約》簽定

當然若是日本夾擊蘇聯,斯大林格勒戰役毫無勝算,無疑蘇聯也會敗了,並且會敗得很難看,那二次大戰的過程就會很漫長,但德意日法西斯的失敗終究會成為必然,今天的世界局勢更會很不一樣。


今古達觀

日本為什麼不和德國一起夾擊蘇聯?

原因很簡單,進攻蘇聯得不償失,而進攻東南亞才是實實在在的利益所在。

當時美國開始對日本進行經濟封鎖,日本的石油等戰略物資面臨匱乏的危機,進攻東南亞奪取石油資源,是日本維繫戰爭的基礎;而西伯利亞當時還沒有發現石油資源,荒涼空曠,毫無利用價值。另外,日本海軍強大,有助於進攻東南亞,而陸軍卻並不是蘇聯的對手,北上難度明顯大於南下。



德日夾攻蘇聯蘇聯會勝嗎?

毫無疑問,蘇聯會勝的。從戰力上來說,當時的德國已經是強弩之末了,而日本進攻西伯利亞,在裝備上並不佔有優勢,廣闊的西伯利亞並不像東歐,荒蕪人煙,蘇聯即使不和日本硬碰硬,僅僅用堅壁清野戰法,日本就會吃盡苦頭,在加上中國的拖累,日本難以向德國那樣迅速推進。而美國對日本的石油封鎖,很快就會使日本陷入石油危機,戰爭機器面臨癱瘓。



歡迎大家積極評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原創不易,隨手點贊哦,歡迎右上角關注、轉發。


津城沐雨

瞭解了蘇聯在諾門坎戰役中,為了徹底打消日本北上進攻蘇聯的野心,不使蘇聯在東西兩面被德日夾擊,就是用大炮打蚊子的方法,徹底把小日本打怕了,關鍵的時候,只能用這種霹靂而又重暴力的手段,才能徹底摧毀潛在敵人發起戰爭的意志力,某種意義上說,敵人就是被對方的懦弱中庸之道縱容成的。


尚武者75011288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和你結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學雷鋒的 那麼大的西伯利亞除了木頭啥都沒有 蓋房子倒是戶型小不了 傻子才去呢 雖說只要進攻不論成敗就能對斯大林格勒的戰局造成對德軍有利的局面 可對於小鬼子而言卻是 一頓操作猛如虎 一看工資兩千五 肯定打死不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