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十年祭:在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下重生

“5.12”十年祭:在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下重生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醒目的“緬懷遇難同胞”標語

“5.12”,一段永遠無法抹去的傷痛記憶。一場8.0級的特大地震,就此奪去了數萬名同胞的生命,讓無數的家庭不再完整,10多萬平方公里的巴蜀大地山河破碎。

十年後,我們來到地震遺址,獻上一束鮮花,靜靜默哀,表達對逝者的悼念;我們走進新城、走過村莊、走訪老鄉,感受災區的奮進與鉅變。災難沒有擊垮這裡的人們,在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下,他們獲得了重生。

幸福,我們從北川縣擂鼓鎮蓋頭村王蓉大姐的言語中聽到了。

“5.12”十年祭:在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下重生

震後,王蓉與母志勇重組家庭,用勤勞的雙手撐起一個家

“前段時間,我生病在醫院躺了7天,他坐在跟前陪了我7天,很體貼。”王蓉口中的他,是丈夫母志勇。有人可能會覺得,妻子生病丈夫陪護很正常。可這對於王蓉來說,卻有著不同的意義,因為這是一個重組的家庭。

2008年5月12日的地震中,王蓉失去了丈夫,母志勇失去了妻子。震後4個月,在好心人的撮合下,具有相同經歷的王蓉和母志勇走到了一起。“當時就想著生活還得繼續,讓他的兩個孩子和我的一個孩子都能有一個穩定的成長環境”,王蓉說。

“5.12”十年祭:在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下重生

和當兵的兒子視頻連線,王蓉滿臉的幸福

家庭重組後,母志勇在外做裝修,王蓉在家種地順便幫人裁衣服,收入還算穩定。如今,王蓉的兒子已當兵4年,母志勇的兩個兒子都在成都上班。“一家人現在很融洽,雖說是後媽,但那兩個孩子對我很好,母親節的時候還給我買花,挺感動的。”王蓉說,經歷過傷痛,全家人更懂得幸福的來之不易,所以會非常珍惜。

幸福,我們在青川縣黃屏鄉棗樹村石光武大哥的臉上看到了。

“5.12”十年祭:在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下重生

石光武一家在自家的小超市前合影

初見石光武,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右臂和他家門前的一副對聯。15歲時,一場事故讓石光武失去了右前臂,其妻子則是一位聾啞人。“一臂獨擎天大困難能戰勝;二人連心地動山搖何所懼”的對聯,就是這對夫妻奮鬥故事的最形象表達。

“5·12”地震中,夫妻倆辛辛苦苦依靠開小賣鋪蓋起的樓房轟然倒塌。傷心之餘,石光武安慰自己的妻子說:“只要有手有腳有條命,再大的困難都不怕!”震後,石光武不等不靠,7月份第一個帶頭在村裡重修住房。2008年8月31日,溫家寶總理走進棗樹村考察農村永久性住房建設情況時,恰逢石光武和妻子在建房,大加讚許。

十年過去,石光武的小賣鋪還在,不同的是,面積擴大了不少,商品也更豐富了。“家裡又添了兩個孫子,一家六口人生活在一起很幸福。超市的收入夠我們生活,村裡還給了一份保潔的工作,挺知足!”石光武說,現在青川縣的旅遊越來越火,相信超市的生意也會越來越好。

幸福,我們還在北川縣曲山鎮景家村“羌族妹子”王靜的奮鬥史中感受到了。

“5.12”十年祭:在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下重生

身著羌族傳統服飾的王靜,臉上充滿了自信

王靜,90後,現在不僅是石椅羌寨的經理,還是綿陽市的人大代表。說到“5.12”汶川地震,王靜感觸頗深,這也直接改變了她今後的生活軌跡。

地震發生時,王靜才18歲,正在江蘇打工。“當時聽說消息後,就立即給家裡打電話,可是一直聯繫不上,把我給急壞了。”思家心切的王靜,當晚就想盡一切辦法回到了家,並在九州體育館安置點找到了家人。王靜說,見到家人後的第一個念頭就是,以後再也不出去了,要一直陪伴下去。

就這樣,王靜在附近石椅村的一家農家樂當起了服務員。匆匆十年,石椅村農家樂已發展成以羌族文化為主題的“石椅羌寨”,王靜也從一個基層的服務員,憑著踏實肯幹,一步步成長為經理。

“5.12”十年祭:在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下重生

石椅羌寨的羌文化表演

提及十年的變化和未來的願望,王靜說,震後最大的變化就是路越修越好,村民們種植的枇杷、獼猴桃等水果能賣出去了,同時也帶動了旅遊,大家的日子越來越美。“今後,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把羌文化更好的推廣,讓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十年的時間裡,地震災區的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砥礪奮進、克難攻堅,帶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實現重生,也收穫了屬於各自的幸福。未來,我們相信這種精神會一直激勵著他們前行,迎接更美好的明天!(劉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