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錫山是如何當上山西土皇帝的?

義楓刀

1883年閻錫山出生于山西五臺山一個亦農亦商的小康家庭,閻錫山是獨立,小時候接受傳統的舊學教育,後來退學跟著父親來到太原,1901年考中了山西武備學堂,學習軍事,讀了三年,成績較優秀,1904年選為赴日本公費留學生,入讀日本東京振武學校,1905年在日本加入同盟會,1909年閻錫山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六期,回到山西在新軍任職。

年輕時的閻錫山。

閻錫山在清政府舉辦的武舉會試上奪得名次,賞為步兵武舉人,第二年閻錫山晉升到新軍第86標標統,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閻錫山率領隊伍在太原起義,並被推舉為山西都督,於是閻錫山立即組織成立山西軍政府,開始了他執掌山西近40年大權的歷史。

登上1930年5月19日《時代》封面人物的閻錫山。

在袁世凱時期,閻錫山韜光養晦,不公開反對袁世凱復闢稱帝,使得閻錫山在袁世凱執政時期唯一沒有被換掉都督的地區,1917年袁世凱敗亡後,閻錫山以督軍身份自兼任省長,於是集山西軍政大權一身,成為名副其實的“山西王”,閻錫山治理下的山西發展農業畜牧業,興修水利,鼓勵發展實業,同時積極擴充軍隊,在上個世紀20年代山西省獲得了難得的發展機會。

圖為1949年閻錫山與蔣介石在奉化溪口合影。

1927年,擁有10多萬晉軍的閻錫山參加了第二次直奉戰爭,一路高歌猛進,佔領西北軍勢力範圍歸娞,接收綏遠地區,改山西督軍為晉綏軍總司令,自己部隊稱晉綏軍。同年閻錫山接受蔣介石委任參與北伐討奉失敗,1928年蔣介石繼續北伐,這次大獲成功,閻錫山一路攻佔石家莊、北平,勢力範圍由晉綏擴大到平、津、冀、察等地。

圖為晚年的閻錫山身著長衫,坐在掛著老式蚊帳的床上。

勢力膨脹的閻錫山有了和蔣介石分庭抗禮的實力,1930年閻錫山參與了聯合反蔣的中原大戰,1931年戰敗被迫下野回到五臺山老家;而918事實爆發後,閻錫山立馬被啟用,任太原、綏靖公署,掌管兩省的軍政務,在抗戰時期閻錫山發出“守土抗戰”的口號抗戰;抗戰勝利後閻錫山堅持 反 共 立場,但在各個戰役都留下失敗的記錄,損兵折將的閻錫山於1949年3月29日秘密離開太原,1949年跟著敗退到臺灣的閻錫山卸任職位,歸隱山林,1960年因病逝世,終年77歲。


圖文繪歷史

1883年10月8日,閻錫山出生在山西五臺縣河邊村一個經商小地主家庭。那年月,做買賣的不是文化人,也不指望著寒窗功名,他們的學問都在市井裡,因此早年的閻錫山只接受了幾年簡單的啟蒙教育,14歲一到,他就一頭扎進了自家錢鋪,跟老爹閻書堂學摳算盤珠子去了。

17歲那年,耍錢的閻家父子栽了,一次投機買賣幹下來,不僅血本無歸,更欠下了兩千吊的外債。

面對討債鬼,父子兩人只能遠走他鄉。

嚴格意義上講,閻錫山的崛起之路是從逃債開始的。

在太原躲債的日子裡,殘酷的社會給正成年的閻錫山上了人生很重要的一課,其他年輕人從軍前頂多是熱血青年,閻錫山不同,他是個標準的社會人。

1902年,在太原當小夥計的閻錫山為自己選了一條人生之路——從軍。

沒想到,這一腳踏下去,未來之路竟如此的順當。1902年,閻錫山先是考上了山西武備學堂,1904年又被直接保送去了日本。在日本,閻錫山先入東京振武學堂,畢業後又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亂世之下,有些人的命運就是如此,前一步你在哪裡不重要,只要眼下一步剛好踩到點上就足夠了!當然,這有個前提,你得有足夠的後勁。

閻錫山正是這種好運和後勁兼備的人。

因為眼下這一步踩到了點上,兩年前還是逃債落魄小青年的閻錫山轉臉就成了時代的弄潮兒,1905年,他不僅加入了同盟會,而且加入了同盟會的軍事核心組織“鐵血丈夫團”。

然而對閻錫山而言,加入同盟會無關信仰,用現在的話說,他更像在混圈子,多混一個圈子,多個資歷,多條路,多個可能。

1909年3月,26歲的閻錫山從日本畢業回國。

剛一踏上天朝的土地,閻錫山拿出的不是熱血青年的理想,而是社會老油條的套路。回山西前,他特意把山西新軍的情況摸了個門清,為的什麼呢?走後門。

當得知山西新軍第43混成協協統姚鴻法的老爹,正是陸軍部左丞姚錫光的時候,閻錫山不假思索地就來了個繞道撒謊、拍馬屁。

到北京見到姚錫光,閻錫山謊稱自己是留日歸國學生代表,之後就是使盡渾身解數地阿諛奉承。

姚大爺經這突然而至的馬屁一拍,很是受用,於是就給兒子寫了封信,一來告訴兒子閻錫山是個好小夥,二來告訴兒子閻錫山要多給關照。

瞧見沒,這就是社會人會盤算的優勢,人還到呢,開後門的條子已經先到領導手裡了。

靠著這很社會的先人一步,閻錫山一回太原便擔任了山西陸軍小學的教官,三個月後直升監督。

其後,整個太原幾乎就成了閻錫山精打細算的社交場,他是頻頻晉見太原五大衙門的各級領導,領導待見不待見不說,先混個臉熟再算計其他才好。

那他之後又是怎麼算計的呢?

閻錫山有一套巧妙的人際迂迴術。

為了獲得諮局議長梁善濟的青睞,他去跟梁的門生結金蘭之交。

為了獲得山西巡撫丁寶銓的重視,他去跟丁的親信使勁套近乎。

不僅如此,他還牢牢抓住了自我鍍金的機會。這年10月,清政府陸軍部舉行留日歸國學生會試,閻錫山考得陸軍兵科舉人,加之前面有用盡心思的人際鋪墊,舉人的文憑一到手,閻錫山隨即就被任命為陸軍第86標教練官,相當於副標統。

這就叫試要考,人要搞。

當時,清廷在山西駐軍為1個混成協,下轄兩個步兵標,即第85標和第86標。

1910年,由於山西巡撫丁寶銓和標統夏學津被參倒而離晉,閻錫山隨即又上層樓,成了標統。

佔據這一對自己日後很關鍵的位置後,閻錫山開始展現他在雞蛋上跳舞的高超藝術。一方面,他和太原官場各種人物維繫著良好關係,另一方面,他又以同盟會會員以及鐵血丈夫團成員身份,暗地成立了一個控制新軍領導權的核心組織。

總之,面子、裡子都在自己手心裡握著。

武昌起義爆發後,在太原的同盟會會員密謀響應,但因新軍有槍無彈,一時未能發難。

但很快,機會出現了。

10月28日,第85標奉命南下平叛,如此一來,清廷不得到發放實彈。

29日晨,拿到實彈的起義軍攻入城內,殺死山西巡撫陸鍾琦,攻佔巡撫衙門,起義大獲全勝。

在這關鍵一仗中,閻錫山的表現如何呢?

把牆騎的很閻錫山。

當晚,閻錫山率領親信躲在樹叢中觀望,他的算盤是這麼打的,如果起義成功,那就跟進搶功;如果起義失敗,那就把罪責推給出頭鳥。

可以這麼說,關鍵時刻站隊,閻錫山絕對是隻求贏不求對的江湖老手,站左站右不重要,重要的是站在贏的中間。對此,1937年閻錫山在自己的日記中曾高度濃縮過他的這種為人處世之道——

“反對左可以,自己不當站在右邊。反對右可以,自己不當站在左邊。站在左邊反對右,站在右邊反對左,不是消敵是樹敵 。”

亂世下,閻錫山之所以能執掌山西38年,始終屹立不倒,這種很狡猾的“中”的智慧是最重要的因素。

太原起義成功後,閻錫山以退為進,先提議原第43協協統姚鴻志為大都督,在姚鴻志堅辭不允的情況下,閻錫山沒有再客氣。

選舉前,立憲派首領梁善濟的呼聲較高。但在現場,閻錫山卻授意手下來了個逼大家就範。

怎麼個逼法呢?

選舉一開始,閻錫山手下就持槍跳到主席臺上,將梁善濟擠到一邊後,即高聲號召:“選閻錫山為大都督,贊成的舉手!”

喊話的同時,手裡的槍則在暗示,誰不舉手,接下來有你好看。

就這樣,28歲的閻錫山成了山西大都督,土皇帝的歷史就此開始。

然而歷史上,一朝的土皇帝太多了,能坐上38年的土皇帝卻絕無僅有。

閻錫山任山西大都督之後,立即組織起山西執政府,委派各部負責人,發佈安民告示。他將部隊整編成四個標,設東、南、北三路總司令,另建一個前敵委員會。

在排兵佈陣的同時,閻錫山仍然沒忘左右逢源,一方面他派人前往北京和清廷談,另一方面他又派人到武昌聯絡義軍,爭取拿到軍事援助。

但因為山西的位置太敏感,太重要,最好的防守是進攻!最終閻錫山決定和第6鎮統制吳祿貞玩把大的,兩人組成“燕晉革命聯軍”,並想以此攻進北京,推翻滿清朝廷。

中原逐鹿,格局未定時,土皇帝還是很有野心的。

不幸地是,亂世梟雄袁世凱無法容忍有人壞自己的大棋局,結果吳祿貞就讓人給幹掉了。

幹掉了吳祿貞,袁世凱緊接著就要收拾閻錫山。

危局之下,閻錫山隨即又拿出了他善鑽營的本事。他先是找到袁世凱昔日拜過把子的兄弟,接著又讓這兄弟領他入京拜見袁世凱,表忠心。

這麼幹的同時,他還派人到上海向孫中山求援,讓孫中山證明他屬於革命黨陣營。

經這兩方面的努力,袁世凱這才放手讓他回到了山西都督的大位上。

閻錫山這人似乎有這麼一個特質,一旦他發現對方是自己贏不了的強敵,他幾乎就不會再想挑戰的事,這一點在他對袁世凱上能看出來,對蔣介石上也能看出來。

對袁世凱,閻錫山是真效忠。

為了向袁世凱表忠心,他甚至將老爹閻書堂送到北京常住,做袁世凱的人質。

1913年,國民黨發動二次革命失敗後,袁世凱幾乎把原同盟會會員任都督的全擼了,獨留了山西的閻錫山和雲南的唐繼堯未動。

即便是後來袁世凱稱帝,閻錫山也是不遺餘力地擁戴。

只是當袁世凱稱帝不成,暴斃而亡後,他很快又耍出了不認賬的手段,他竟然能說,他的所作所為乃是根據孫中山的指示,為的是保存北方革命力量。

對閻錫山而言,袁世凱之死就像去掉了腦袋上的緊箍咒。袁世凱在的時候,他在山西還不敢一手遮天,袁世凱一死,他立刻就展開了大清洗,可以這麼說,山西成為鐵桶一個,正是從這時候開始了。

這意味著閻錫山把土皇帝的位子坐穩了。

接下來就是如何坐好,坐久的問題了。

篇幅所限,咱們長話短說。打個通俗的比喻,閻錫山是賠本的買賣只做一次,一次賠本後他會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保本戰略。

1917年9月,孫中山領導的護法戰爭爆發,閻錫山站隊段祺瑞,派商震旅赴湖南參戰,結果落了個全軍覆沒。

一次覆沒,閻錫山就徹底醒了,於是他提出了”保境安民”的口號。

在當時,提保境安民不稀奇,值得稱道的是閻錫山在這口號下標榜的“三不兩要主義”——不入黨、不問外省事、不為個人權利用兵;要服從中央命令、要保衛地方治安。

正是在這樣的思想下,閻錫山治下的山西才有了“六政三事”——六政者,水利、種樹、蠶桑、禁菸、天足、剪髮;三事者,種棉、造林、畜牧。

必須承認,閻錫山的保境安民讓山西在亂世中成了一方安居樂業之所,這是他38年不倒的根本。

1930年時代週刊對他的評價,也許最能說明閻錫山為何會成為山西的土皇帝——“作為山西省的‘模範督軍’,閻實際上聳立在一個獨立王國之中——處於各軍閥的包圍之中。儘管目前晉西南地區還存在糧食短缺,但閻為1100萬人帶來了繁榮,在中國,他們最富裕,因而使他顯得出類拔萃。閻的嗜好不是女人、酒、鴉片,甚至不是金錢,而是優質的道路、紡織、防禦部隊、維持秩序的警察,發展良好的牛、馬、耕具、家禽、肥料——所有能為他的鄉親直接帶來好處的事物。”

現如今,有幾個封疆大吏能得到這樣的評價?又有幾個在當土皇帝的同時,不是那撞鐘的和尚?


黑句本

史論縱橫對閻錫山和馮玉祥這兩個人都特別感興趣,尤其是閻錫山,早在以前的電視劇中就有多方面瞭解,當然,電視劇裡面的歷史人物都不能相信,瞭解歷史的人不會去拍電視劇,拍電視劇的人不會拍真正的歷史。

閻錫山主政山西長達三十八年之久,時至今日,依然褒貶不一,今天,史論縱橫就來講一講閻錫山。

五臺少年,同盟會員

五臺山作為中國一個出名的地名,人傑地靈,閻錫山就是出生在山西五臺縣的一個半商半農的小地主家庭,也算是那種標準的晉商家庭,地主不是地主,商人不是商人。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閻錫山九歲入私塾,14歲就輟學,隨父在五臺縣城內開設的錢鋪學商,結果投機失敗,負債累累,二人被迫逃往太原躲債。

這種投資的文化,深刻影響了閻錫山,所謂危機就是有危也有機,在太原期間,閻錫山考上了山西武備學堂學軍,1903年被官費報送到日本士官學校學習,在那個年代能夠出國留學,後來都是一飛沖天的存在,閻錫山也一樣,而且是展翅翱翔的存在。

在日本留學期間,閻錫山受到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潮的影響,加入了孫中山組織的中國同盟會。

在此期間,閻錫山曾與孫中山商議並制定了“南響北應”的戰略決策,即中國同盟會在"南部各省起義時,須在晉省遙應"。

投機倒把,兩面三刀

1909年年僅26歲的閻錫山從日本士官學校畢業回國,任山西陸軍小學堂教官,在心成立的陸軍部舉辦的留日歸國士官生會試中,閻錫山考列上等,閻錫山在接下來幾個月裡就升任山西新軍的團長。

並且藉助同盟會會員的力量,將山西新軍的領導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武昌起義後,閻錫山和同盟會準備在太原起義。

但是閻錫山害怕革命失敗,自己受到牽連,就帶著部隊尾隨起義軍,如果起義軍勝利,則閻錫山帶領隊伍搶奪革命果實,如果起義軍失敗,則會幫助清軍打擊起義軍。

太原起義成功後,果然如閻錫山所料,自己成為革命成功後的最大受益者,閻錫山被推選為都督,當時,閻錫山只有二十九歲。

成為山西都督並不一定就能成為山西的土皇帝,但是從後來閻錫山所表現出來的政治投機能力,使其逐漸掌控整個山西。在袁世凱主政時,就投靠袁世凱,後來依附段祺瑞,不到北京去爭權奪利,也不讓外人進入山西。

在北伐勝利後,閻錫山和馮玉祥曾經共同反對蔣介石,然而,在被蔣介石打敗後,就唯蔣介石馬首是瞻,一直到抗日戰爭結束,閻錫山始終掌管著山西政權。


史論縱橫

閻錫山是山西人,一生都在經營山西,從1911年辛亥革命山西獨立被推舉為都督開始,知道1949年山西解放,閻錫山始終把持著軍政大權(期間有短暫遙控指揮時期),做了三十多年山西的土皇帝。

成長經歷

閻錫山出身於商人家庭,1903年被清政府報送入日本士官學校學習。在日本期間加入同盟會,成為革命黨人。

回國後,閻錫山在山西新軍任職,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閻錫山等人在山西發動起義,成立山西軍政府,閻錫山被推舉為都督,拉開了他主政山西的序幕。

遊走於各方勢力之間

閻錫山能在山西屹立不倒,是因為其能長期遊走於各方政治勢力之間。

袁世凱得勢後,閻錫山立刻脫離國民黨,大力用戶袁世凱稱帝。

袁世凱死後,閻錫山又說支持袁世凱是為了獲取他的信任,為革命黨保持有生力量。

段祺瑞擔任國務總理後,閻錫山又站在段祺瑞一方,從這時起,閻錫山的“牆頭草”性格就已經暴露無遺。

奉行政策皆為生存

閻錫山奉行“保境安民”政策,對外則“反蔣聯蔣、反共聯共”還曾一度謀求日本人的支持。

用他自己的話說“在三個雞蛋上跳舞,哪個雞蛋也不能踩破”這種難度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這麼說吧,論戰鬥力,閻錫山的晉綏軍一般,論軍事能力,閻錫山和名將相比也少有拿得出手的戰績,他的實力在各路軍閥中從來都不是出類拔萃的。

但是正是憑藉投機,狡詐的作風,閻錫山才能屹立不倒並撐到了最後。


一點點歷史

閻錫山由一個錢鋪的小夥計上升到控制一個省的高位,由一個省的統治者最後攀援到國民黨行政院長的位子。在近現代中國政壇風雲迭變中,他總倒不了臺。在各大軍閥爭鬥的炮火硝煙中,他總能站住腳跟。在國民黨高層的人事鬥爭中,他又能常常遊刃有餘。


閻錫山無疑是一個傳奇人物。他早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加入中華革命同盟會,成為軍事骨幹“鐵血丈夫團”一員。辛亥革命前官至第43混成協(相當於旅)第86標標統(相當於團長)。太原起義成功後,閻錫山被選為都督。從此奠定了山西土皇帝的位置。


馮傑

閻錫山這個小商人小地主家庭出身的青年,能在29歲成為山西督軍,進而統治山西長達38年,不得不說,閻錫山很有才幹!


閻錫山小時候,也不是什麼學霸,9歲才上了私塾,學了一些三字經百家姓以及一少部分四書五經,比起同齡的汪精衛,陳獨秀等人,那是徹徹底底是學渣,他們可都是中了秀才的!

閻錫山讀完小學就輟學了,那時候才15歲,山西偏遠小山村的青年能做什麼,也就是給人小店鋪裡面當夥計罷了。閻錫山在自己家的吉慶長錢鋪學商,參與放債收息及金融方面的投機。這樣的工作,和蔣介石在大上海做的事情很相似,所以這兩個把兄弟直接還是很有共同語言的。

但是,閻錫山的五臺縣和蔣介石的大上海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好不好。

閻錫山和父親,加了槓桿,借貸經商,在商業投機中輸得精光,債主營門,父子倆只能逃亡太原躲債。當初蔣介石要不是認了黃金榮當老頭子,早就被黑社會打死了。

逃到太原的閻錫山,居然因禍得福,考入了山西武備學堂,正趕上了庚子國變後的陸軍改革,成為了失去山西新軍的一份子。那一年是1902年,閻錫山19歲。同時期的比閻錫山大一歲的蔡鍔,已經是雲南講武堂的老師了!

可是閻錫山用山西人的精明後來居上,成為了山西的土皇帝,這就是閻錫山的過人之處。

閻錫山1907年12月-1908年12月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中國留日士官生第六期步科學習,同學有孫傳芳、程潛、李烈鈞等人。

閻錫山在陸軍士官學校的經歷,讓他在軍閥混戰中有了一席之地,原因在於

1,閻錫山在陸士的同學,後來大都成為北洋系的重要角色,閻錫山與這些人都有袍澤之誼,打起架來也會留手。

2,閻錫山在陸士讀書期間加入了同盟會,1909年回國,後來作為晉軍軍官響應武昌起義,這是閻錫山發跡的開始。

3,閻錫山在陸士學到的軍事才能,日本留學的經歷,讓他在山西新軍中升職很快。辛亥革命前夕,閻錫山山西新軍第四十三協第八十六標教練官與標統,這個職位相當於團長,是同盟會在山西新軍中軍職最高的。

4,閻錫山早期陸士期間,認識了趙戴文,趙戴文留學前就是山西大學的教師,在山西各地桃李滿天下。日本留學期間,年長14歲的趙戴文和閻錫山結為莫逆之交,兩人又都是五臺鄉黨。

於是,武昌起義後,山西發動了新軍起義,巡撫陸仲琪被擊斃,軍職最高的閻錫山自然而然就成了山西督軍,這一點和黎元洪很相似。那一年,閻錫山才29歲。

但是,山西的新軍起義是清廷和袁世凱的眼中釘肉中刺,隨即清廷派吳祿貞率部鎮壓,吳祿貞是老牌的革命黨,當年還參加過自立軍起義(譚嗣同老朋友唐才常組織,蔡鍔參與,因康有為貪汙軍餉而失敗)。吳祿貞一離開駐地,就和閻錫山成了燕晉聯軍了。

袁世凱又派曹琨來打閻錫山,年輕的閻錫山北上佔領包頭,南下佔領運城,給袁世凱造成巨大壓力。

南北議和清帝退位後,閻錫山在袁世凱和孫中山中間,兩面三刀,誰勢力大就跟誰。保住山西全境安寧的同時,閻錫山在山西的統治越來越穩固。

閻錫山一開始是北洋政府鎮壓國民黨革命派的急先鋒,吃了幾次虧後,開始提出了“三不二要主義”,即“不入黨、不問外省事、不為個人權利用兵,要服從中央命令、要保衛地方治安”。

閻錫山的保境安民政策,一方面有利於加強閻錫山的統治,另一方面也讓山西成了少受戰亂的世外桃源和模範省。

1927年,北洋軍閥日薄西山,閻錫山在山西升起青天白日旗,又成了國民革命軍的北方總司令,主動像張作霖發動攻擊,雖然戰果不多,但牽制了奉軍主力南下。

蔣介石主持的二次北伐中,馮玉祥受壓制,閻錫山受重用,自此,閻錫山成為國民黨在山西的代言人。

一直到抗日戰爭,中央軍才進入山西,閻錫山才不再是山西說一不二的土皇帝。

從某種程度上說,閻錫山在陸軍士官學校的經歷,和早期經商投機的經歷,對閻錫山一生影響最為深刻。陸士的學習讓他成為手握軍權的軍閥,經商投機的經歷讓他成為狡兔三窟長袖善舞的政客。這一點,超過了其他各省的軍閥頭子們。


歷史知事

談到閻老西兒,他的發跡史頗具傳奇色彩。從一個剛剛畢業的軍官生到一省的都督,他只花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幾乎與拿破崙相似,實在是令人瞠目結舌。

宣統元年,閻錫山剛剛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回國,擔任任山西陸軍小學堂教官、監督。此時全國正在大練新軍,像閻錫山這樣的有留日背景的青年軍官自然很受重視。很快他就被賞予陸軍科舉人、少尉軍銜。不久又被提拔為標統(團長),可謂平步青雲。

而早在1905年就加入同盟會並且深受孫中山器重的閻錫山,已經在暗自籌備山西駐軍的同盟會化工作。很快,一批同盟會員進入了山西境內的新軍。

辛亥革命爆發後,閻錫山部被派去平叛。閻錫山接到命令後拒絕奉命,率部起義,打響了山西起義的第一槍並攻克了太原。閻錫山被推舉為山西都督,並且擊退了清軍的幾次進攻。

但是隨著袁世凱重新歸位,閻錫山意識到自己根本不是這個軍事強人的對手,在南北對峙的時候,他暗自找到袁世凱,提出和他媾和。而袁世凱也樂於見到山西中立甚至是倒向自己,自然也就很痛快的同意了他的條件。

就這樣,從中華民國建立到覆亡,整個山西一直就被控制在老閻家手裡。閻錫山,也成了地地道道的山西王。



青言論史

閻老西現在追崇的人不少,其實很多人把當下山西落後與閻老西所謂先進比較是太不瞭解歷史了。閻錫山頑固不化,對山西來說害大於利,過大於功是肯定的。閻老西不過是一屆高級軍閥和土匪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