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中計歸隱,除了朱元璋外,有沒有趙敏的參與?

王稗官

這個結局,很多武俠愛好者,都覺得很水,有點太倉促了。

堂堂一個大教主,竟然只是因為一個下屬的背叛,就心灰意冷,退掉了教主之位。

以張無忌的性情,在辭職離任的時候,各位元老大咖們,跪下來流一把眼淚,張無忌就不會再堅持去意了。

張無忌本來,就是這樣一個耳根子特別軟的人。

所以,一定是有人,在耳邊天天吹枕頭風,影響了他的決策。而能夠和天下拼份量的人,就只有趙敏。

其實,以趙敏的聰明才智,張無忌即使被朱元璋給弄暈嫁禍給韓林兒了,也應該立馬能夠想到,其中有詐。

朱元璋的性格為人,大家多少還是知道一點的。此人城府極深,老謀深算,殺伐果斷,心有大志。

那他為什麼沒有提醒張無忌呢?趙敏樂見其成啊。

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韓林兒不喜歡趙敏。

韓林兒是周芷若的死忠粉絲,心中一直都愛慕者周芷若。只要周芷若吩咐,韓林兒粉身碎骨,都是分分鐘的事。在韓林兒心中,周芷若就是神仙姐姐,女人中的第一,比張無忌的話還管用。

所以,韓林兒不喜歡趙敏,討厭趙敏。趙敏自然也就不喜歡韓林兒了。

第二個原因,就是趙敏不喜歡看著張無忌,帶著教眾反元。她是蒙古人。不管雙方哪一家贏了,都意味著對方死傷慘重。這都讓趙敏難堪。

所以,張無忌和她歸隱,退出江湖,才是最好的結局。

所以,他聽說張無忌心灰意冷,要辭職了,她也就順水推舟了。


三生有畫


朱元璋略施小計竟然就能讓武功無敵的張無忌和智計百出的趙敏心灰意冷,自願退出江湖,歸隱山林,這著實讓人覺得不可思議。而實際上,趙敏和朱元璋都是政治高手,他們二人達成的交易才是最讓人信服的。

首先,趙敏的人生選擇。

趙敏是很有魄力的女子,身份尊貴,而當她愛上張無忌那一刻開始她的人生軌跡徹底改變。她放棄自己的地位和身份,跟隨張無忌,不是因為張無忌是明教教主,而是張無忌這個人。而她放棄了大元,離開了父母,還和哥哥王保保成為敵人。她用完了一切的籌碼,為自己的愛情下注,而張無忌最終讓她贏了。那麼,趙敏希望張無忌成為哪種人:滅掉自己家園的敵人,還是和自己雙宿雙飛的愛人。當然是後者。趙敏知道大元迴天無力,也絕不願意看到滅掉大元之人是自己此生摯愛。

第二,朱元璋的崛起勢不可擋。

明教在江湖的影響力自然取決於高層,張無忌楊逍範遙之輩,但是明教在民間的影響力卻是朱元璋徐達常遇春之流。朱元璋的勢力越來越強,已然取代韓山童成為軍中的實際領導者,這種情況導致的結果一定是朱元璋是未來的皇帝,而明教高層註定會被架空,隨後被各種手段而處死,直到朱元璋成為明教教主。朱元璋註定是大權一人獨攬,無論是明教還是軍隊,因為他絕不會讓任何人凌駕於他之上,哪怕被架空之人也不行。

第三,張無忌的出路:生或死。

朱元璋的崛起就意味著張無忌的末路。要生就是讓出明教教主之位,遠離中土;要死就是堅持在中土,以明教教主自居。當然,張無忌性格柔弱,決斷力差,這個趨勢他自己不一定看得到,但是趙敏能看的到,也就是說張無忌的生死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趙敏。趙敏自然要讓張無忌活著。




趙敏要為張無忌選擇活路,就必須過朱元璋這一關。那麼趙敏勢必要與朱元璋談判。


趙敏此時的砝碼有兩樣:一是張無忌,二是哥哥王保保。

張無忌是明教教主,是朱元璋的上司,王保保是大元最會打仗的大將,朱元璋最強大的敵人。兩個籌碼都是很重,而且,兩個籌碼合二為一才是最重的,也就是說讓張無忌聯和王保保,這對朱元璋來說才是要命的。

趙敏的要求也有兩個:一是張無忌和自己有一條活路,二是給蒙古留一片水草。

而朱元璋也得到兩個好處:一是成為明教最高領導者,二是最終成為皇帝。

這樣的籌碼和好處不得不讓朱元璋考慮。於是最終的結果就是二人演一場戲,讓張無忌放棄明教教主之位,然後張無忌和趙敏遠走高飛,絕不踏足中原半步。




朱元璋自然是這個博弈的最得利者,畢竟趙敏提出的兩個條件“留二人活路”和“給蒙古留一片水草”可以先口頭答應,但是以後的事情,誰也說不準。


故而,趙敏和張無忌就一同去了蒙古,而朱元璋直到卻一直進攻蒙古,誰說不是為了將張無忌除掉永絕後患呢!而直到幾十年後,藍玉在摸魚兒海大破元軍,才徹底擊敗蒙古,此戰之中,可能就有一具屍體是張無忌的。

朱元璋心想,讓你張無忌多活幾十年也就夠仁慈義盡了,畢竟你讓我擔驚受怕幾十年。

談判得有資本,撕毀合約也得有實力。隨著王保保和朱元璋實力的此消彼長,趙敏和朱元璋訂下的合約註定被撕毀,而最終的結果也註定是悲慘。

朱元璋和趙敏是一類人,屬於會玩弄人心的之輩,張無忌屬於被玩弄的一類,所以在這兩人面前,張無忌始終是吃虧的,幸好趙敏還是張無忌一個陣營的,不然,張無忌壓根就不知道自己怎麼死的。





*忠肝義膽嶽老三聊武俠第23期*



忠肝義膽嶽老三

流行的觀點是,趙敏因為自己的尷尬出身(蒙古人),以及想和張無忌長相廝守的私心,在此之前便已和朱元璋取得了聯繫,二人在濠州設下計謀,終於逼得張無忌退位而去。否則,以趙敏之智,竟看不穿朱元璋漏洞百出的奸計,可太也奇怪了。



那麼這可不可能呢?應該說,極有可能。但是符不符合當時的現實呢?這就有待商榷了。

按理說趙敏雖已決意嫁雞隨雞、不再過問江湖中事,但她的政治智商還在,在張無忌袒露心聲非她不娶沒她活不了的前提下,無論如何計算,都是自己夫君而不是別人當皇帝坐龍庭,才能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其中利害,應該說傻子都知道。



朱元璋當皇帝后能給趙敏什麼?

一道對二人永遠不殺的旨意,一個不對蒙元趕盡殺絕的承諾。

張無忌呢?

夫妻倆全部登上政治地位的巔峰,張無忌得到開國之祖的無上榮耀而青史留名,再有趙敏的枕邊風,就算不能阻止明教大軍馬踏幽燕、攻入大都,但以漠南或漠北草原為界應該可以達成。



要知道那時中華山河盡復、大宋日月重開,明教實現了驅逐韃虜的目標,而蒙元也再無滅族之虞,在強盛的漢、唐帝國也沒對草原形成有效統治的前車之鑑下,張無忌及未來的帝國高層沒有理由不同意這個建議。

退一萬步說,就算這些目標不能實現,只要趙敏跟了張無忌,那便是一條最靠譜的紐帶,比聽信其時在明教中排到十名開外的朱元璋虛無縹緲的承諾強一萬輩。

再說,朱元璋其時繼承了韓山童的指揮權,有“元帥”之稱,這當然有助於增加他在教內事務的話語權,他的地位也會上升不少,但無論如何,排名仍然在楊逍、範遙、韋一笑、殷野王、五散人及五行旗使之下。

既然如此,朱元璋拿什麼證明他值得趙敏和他做這場交易?




按其時的天下大勢,全天下都會看好張無忌的未來發展,我相信這也是汝陽王和王保保最終沒有對張、趙二人趕盡殺絕的原因。

在冷血的政治家眼裡,只有利益的考量,而不會有絲毫兒女情長。趙敏曾痛恨自己是女兒身,不能像成吉思汗一樣征戰四方,然而她誓死維護張無忌的舉動恰恰證明了她在政治上的不合格。最終證明了自己的是她的兄長王保保,順帝北逃後還堅持抵抗了幾達十年之久,被朱元璋譽為“天下第一奇男子”。



至於他們的父親汝陽王察罕帖木兒,那一連串對紅巾軍難全勝的戰績,其優秀是用百萬人的鮮血澆灌出來的。

在這樣的人面前,難道你們真的以為趙敏捨身相護,他們就不敢殺掉張無忌嗎?太年輕!恐怕他們會把女兒連敵人一塊兒殺掉!

只因其時天下大勢已經明朗,明教如翻江之龍,元廷如脫毛之鳳,殺掉張無忌依然無助於改變元廷困局,反不如放他一馬,以後好走女婿路線。


王事情

張無忌中計歸隱是三聯版倚天的結局,朱元璋計除韓林兒,以徐達常遇春出言而激走張無忌,當時醒來,趙敏在懷,而想到從小結識的兄弟也懷疑自己有私心權欲而心傷不已,自此隱遁。這種計策騙騙政治場小菜鳥張無忌還行,若說能騙過和張無忌在一起的趙敏那是千難萬難的。但是若說趙敏參與朱元璋之計應該是沒有的,保持中立讓朱元璋奸計得售,則是逃不掉的。

趙敏唯一一次離張無忌而去是在張無忌以武穆遺書遺教調動群雄兵分多路引包圍的元軍入谷而後和徐達常遇春援軍打敗圍寺的兩萬援軍後,救周芷若,任由周芷若靠在懷裡而後離去。這也是全書唯一一次趙敏主動離開張無忌。此時起義軍已經星火撩原,而張無忌依靠武穆遺書能指揮若定,形勢大好的時候,趙敏離去,可見她在意的只有一個無忌哥哥,所謂的富貴權柄全不放在心上。

靈蛇島上陳友諒欺騙謝遜,張無忌明明看在眼裡,卻依然讚賞陳友諒有義氣,趙敏對張無忌實在是十分詫異,對他說以後有多少大事要幹,要統帥多少桀驁不馴的豪傑,既然如此容易受人之騙,以後怎麼得了。可見趙敏對張無忌的性格太過了解,張無忌實在不是眾橫捭闔,統帶群雄的政治人才。衝鋒陷陣張無忌沒問題,明槍暗箭爭權奪利實在不是張無忌能應付的,所以隱退是張無忌最好的選擇。何況趙敏本來出身蒙古,眼見中原大地四處烽火,既不願張無忌有所閃失,也不願意族人被屠戮,隱退也是自己最好的選擇,何況她早就拋棄富貴家庭決定追隨張無忌一生,自然會站在張無忌的角度去考慮最優的去處,無論是否張無忌看破朱元璋的計策,隱退的結果卻是二人的最優解,何苦橫生波折。

我們看張無忌好像優柔寡斷,貌似總是從他人之願。卻忘了張無忌一直做得事從來都是合乎他自己選擇的,只是為人太過寬厚。不說小時候千里送不悔,以一人之力獨擋六大派勇救明教後被舉為教主,堅決不從,即便殷天正和殷野王相求,後來暫代教主也是因為丐幫等攻打事情緊急而只能由教主發令破誓讓眾人躲入地道避難。而後一心要去找謝遜回來交擔,居然和趙敏一起出海,陪同明教最大的敵人由現任暫教主去找下一任可能的教主,張無忌可曾顧及他人臉色和想法?在明教和武林各大派之間最希望的是張無忌和周芷若一起,所有人都在提醒張無忌小心趙敏,但是張無忌從來卻是和趙敏最為親密。這樣的人你說他耳根子軟,我是不相信的。只是在張無忌的內心裡,權力教主之位從來沒有考慮,書中也未提及,所以顯得張無忌搖擺不已,卻忘了張無忌只是遵從內心的堅定,他的堅定和別人不同罷了。

張無忌既無權欲,也沒想著大事成後當皇帝,只是本著救人善良的本性去行事,而且從未改變。所以金庸給了張無忌當世最好的武功,更給了他當世最好的醫術,張無忌有的是一顆醫者之心,通過明教聚合天下群豪結束這亂世罷了。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朱元璋用計也好,不用計也罷,這個結局都改變不了。


閒逛逛這也被用了

我認為趙敏沒有參與,書中後半段很多人會說張無忌沒主見。在書中張無忌其實很主見,其實沒有明寫出來。

最好證明 張無忌有主見就是趙敏搶親那段。不是張無忌很愛趙敏,而是張無忌不想。在靈蛇島上殷離死的時候,張無忌就很不想娶周芷若。是在推不過只能先訂去親。

如果張無忌真的沒主見,應該會先去安撫周芷若,不是和趙敏下山。必竟周芷若是新娘。情敵當自己面把新郎搶走,換成誰都忍不了。

在從結果來看,張無忌僅僅承擔罵名,而趙敏不僅要承擔罵名還有生命威脅。只段可以出看岀趙敏中張無忌的下懷

所以更多時候張無忌是有很主見,不一定是趙敏能左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