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发布千元机数据报告 红米Note 5叫好不叫座

近日,头条数据根据头条用户的阅读行为,进行大数据分析后发布了六月份《千元机大数据洞察报告》。根据报告显示六月份千元机市场,最受消费者关注的机型居然是红米Note 5,联想Z5和荣耀9i则是名列第二三位。

头条发布千元机数据报告 红米Note 5叫好不叫座

今年的春季发布会期间,小米创下了3个月发售10款新机的记录。其中红米Note 5、小米6X、小米8 SE、红米6 、红米6A、红米6 Pro、红米S2七款机型均属于千元机市场,为什么用户会对红米Note 5情有独钟。下面我们将从红米Note 5产品本身以及千元机市场的特点,分析红米Note 5,是如何成为最受消费者关注的千元机,以及红米Note 5本身究竟怎样。

全面是红米Note 5最大的优势

根据头条提供的千元机热词分布,性价比和拍照以及续航能力,牢牢地占据了千元机三个最重要的选购标准。在产品具体的关注点上,我们发现不管是男性用户还是女性用户,颜值、处理器和屏幕始终占据前三的位置。

头条发布千元机数据报告 红米Note 5叫好不叫座

头条发布千元机数据报告 红米Note 5叫好不叫座

这说明在千元机市场性价比仍旧是第一要素,一款手机能够在保证性价比的同时,兼顾拍照体验和游戏性能,并且拥有高颜值的外观设计才能够满足用户的消费诉求。

红米note 5作为一款“千元水桶机”,均衡是它最大的特点。采用骁龙636处理器,保证了处理器性能和游戏体验;采用5.99英寸18:9全面屏,让它在颜值和影音体验上均有优秀体验;13MP 柔光自拍、1.4μm 超大像素AI双摄,让它在拍照体验上觉不逊色于任何对手;金属机身配合上1199元的起售价,在性价比方面红米note 5绝不会让人失望。

头条发布千元机数据报告 红米Note 5叫好不叫座

虽然单独拧出来看,红米note 5在处理器上比不过小米6X,在屏幕尺寸上比不过联想Z5配备的6.2英寸刘海屏,在相机上比不过号称“红米最强相机”的红米S2。但红米Note 5却很好的抓住了用户的全部需求,虽然不是最好的,但用户想要的东西,红米Note 5全部都有。在设备配置性能趋于同化的千元机市场,全面是红米Note 5获得关注的最主要原因,消费者只要想购买一款千元机,不管从什么角度进行选购,红米Note 5都是绕不开的备选机型。

千元机市场喜欢个性

红米Note 5虽然凭借全面,成为了千元机市场最受关注的机型。但是在实际销量方面,红米Note 5却并不出色。通过618年中庆典各大平台发出的销量数据显示,红米Note 5在京东、天猫、苏宁三大平台618期间的销量均没有进入前十名单。

头条发布千元机数据报告 红米Note 5叫好不叫座

关注度市场第一,但实际销量却并不出色,红米Note 5叫好不叫座的局面,不禁让人显得有些尴尬。

根据销量榜单显示,千元机市场的消费者虽然消费者都会关注比较全面的手机,但在实际购买时,往往还是会选择具有鲜明个性的产品。天苏宁手机销量榜榜首的红米S2,虽然采用625芯片、720P分辨率,但是凭借“红米史上最强拍照手机”的宣传,成功的俘获了大量用户。

头条发布千元机数据报告 红米Note 5叫好不叫座

我们观察在千元机销量榜前列的机型,基本上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标签,红米S2是跨级别拍照体验、联想Z5是极致性价比、360 N7是超大电池超强续航……而红米Note 5却缺少一个能够吸引用户的标签。千元机不是旗舰机型,用户还是希望自己的产品在某一方面有足够亮点的“个性”机型,而不是一款没有优点也没有缺点的“平庸”机型。

小米不止一款红米Note 5

上文提到小米今年3月以来,三个月发布了10款机型,其中七款都是面向千元机市场的机型。如今小米在千元机市场的阵容已经十分庞大,如何区分每款手机的标签是小米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叫好叫不叫座不止只有红米Note 5一款产品需要面对。

头条发布千元机数据报告 红米Note 5叫好不叫座

今年4月25日推出的小米6X,也是叫不叫座的一款机型。当初小米6X起售价是1599元,当小米8 SE推出后,小米6X随即推出1499元的低配版本,用降价来保持竞争力。而传闻搭载骁龙636芯片的小米Max 3即将发布,网友预计起售价在1299元,届时小米6X的定价区间则会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地位。

头条发布千元机数据报告 红米Note 5叫好不叫座

虽然频繁发布新机的机海战术一定程度上让小米的出货量有所增加,但手机市场并不是一个短线市场,并不是凭借一款产品就能高枕无忧。小米凭借着从小米1开始积攒的用户口碑,才逐渐成长到现在;华为也是从华为P1开始沉淀,才有了今天华为P20的辉煌。

个性化标签的缺失,让小米的产品线呈现出一种混乱的趋势,频繁的发布新品打乱了自己原有的产品定位,让产品变得全面但毫无亮点甚至丧失了竞争力。长此以往,小米多年来建立的品牌形象损失殆尽,因为小米除了性价比之外,还有一句口号叫做“小米为发烧而生”。没了个性只剩全面的小米,还能探索黑科技为发烧而生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