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与赵的阏与之战,秦国强盛以来最大的一次惨败

战国时期,七雄争锋都想一统天下,秦国的气焰最为锋利。自秦攻伐韩魏楚以来,好似一头出笼猛虎般势不可挡,但是秦国的铁骑才刚踏入中原没多久,就遭遇了百年来最大的一次惨败,这场战役就是阏与之战。气势如虹的秦国是如何败在赵国手上的呢?

公元前269年,秦昭王以赵国不履行交换城邑的协议为由派胡阳率军攻打赵国要地阏与。赵王召诸将问询阏与是否能救,廉颇、乐乘等认为路远道险,难以救援,但是赵奢却认为,两军相逢勇者胜。
秦与赵的阏与之战,秦国强盛以来最大的一次惨败

于是赵王命赵奢前往救援。赵奢是赵国名将,指挥作战的能力非常强。赵奢率军出邯郸城30里边驻地扎营,按兵不动了。秦军本来派出一部驻扎在武安以钳制赵奢的援军,看见赵军不动了,就开始了阵前的各种鼓动、挑衅。

赵奢见秦军士气旺盛,并没有冒进也没有害怕,处事十分冷静。为了隐蔽作战意图,赵军坚壁不进,任凭秦军怎么扬武耀威也不为所动。而私下里,赵奢则命人增设营垒,做出积极防御,似乎很害怕的假象。

秦军自然不会被赵军做出来的样子所迷惑,所以派了间谍去探听虚实,却被赵奢发现了。于是赵奢将计就计,任由其活动,以麻痹秦军。秦将胡阳得到间谍来报,很高兴,认为阏与已是囊肿之物,便放松了对赵奢的戒备。

就这样赵奢停留了28天,乘秦军被麻痹,偃旗息鼓之际,率军突袭至阏与筑垒列阵。秦军本来就久攻阏与,难以拿下,这个时候又听说赵军的援军到了,仓促应战。赵奢采取占据高地,严阵以待的策略,秦军久攻无果,赵奢就开始反击,居高临下,猛击秦军。同时阏与的守军也配合攻击秦军,最后秦军不敌,死伤过半,大败而归,阏与的围困之局就此得解。


秦与赵的阏与之战,秦国强盛以来最大的一次惨败

本来秦军可以以逸待劳,但当赵军行至阏与五十里之外时,秦军又希望在赵军立足未稳之时进攻赵军;但不期赵军先到一步并占据有利地形,开始变被动为主动,最终得以战胜秦军,阏与之围也就此解除。

这真像一幕情节紧张、出乎意外、并且极富节奏感的短剧。其精妙之处在于,通过超出常规的行动来调动对方,从而打破原来的格局,别开生面,使敌来就我,而我不必就敌。古代军事家的智慧在此真是表现得淋漓尽致、炉火纯青。
秦与赵的阏与之战,秦国强盛以来最大的一次惨败


秦军对阵韩魏楚虽然势如破竹,但也是因为韩魏楚实力不济的原因,但是赵国不一样,赵国有名将廉颇、赵奢等,在对外战事上还有一争之地,所以秦国才败在了赵国手上,但是后来随着廉颇、赵奢等一代名将的离开,赵国的实力也开始转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