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暗藏4大危害,一不小心還掏出病!

挖鼻孔、摳肚臍、掏耳朵,堪稱人生三大樂(惡)趣。尤其是從中弄出一大坨不明汙垢時,那成就感真是槓槓的。別不好意思承認,背地裡偷偷幹這些事兒的人有你吧?沒辦法,有時候人就是這麼勤(shou)快(jian),不“摳摳挖挖”就不舒服。你以為你這是愛乾淨的表現?

其實.....並不是!!尤其是在掏耳朵這個不自覺的行為上,大家都有太多的誤區!今天就來重新認識一下它~

掏耳朵暗藏4大危害,一不小心還掏出病!

耳屎一無是處?

很多人因為耳屎帶有一個“屎”字,就將其與大便等同起來——①沒有任何作用②掏得越乾淨越好

於是,雙手總是不受控制似的,隔三岔五地就給耳朵“搞搞衛生”,認為掏掏更健康。

其實才不是!對於耳朵來說,耳屎其實是耳朵的保護傘,一直在默默無聞地保護著耳朵,只是你看不到而已~

掏耳朵暗藏4大危害,一不小心還掏出病!

耳屎的3大作用

1.抵抗細菌、病毒

耳屎富含油脂,在耳道皮膚表面形成一層酸性膜,賦予外耳道抵抗細菌、病毒侵害的作用;

2.阻擋異物入侵耳內

耳屎所含的油脂能滋潤外耳道皮膚上的細毛,這些茸茸的細毛和富有黏性的耳屎,能阻擋由外界吹進來的塵埃顆粒,擋住昆蟲進入外耳道。

另外,耳朵不小心進水時,耳屎還可以阻擋髒水的侵入,並防止可能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的發生。

掏耳朵暗藏4大危害,一不小心還掏出病!

3.保護鼓膜

耳屎使外耳道空腔稍稍變窄,對傳入的聲波能起到過濾和緩衝的作用,使鼓膜不致被強聲所震傷。

此外,富含油脂的耵聹能使外耳道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溼度,保證耳道深處的鼓膜不致變幹,從而使鼓膜處於最佳運動狀態。

那麼問題來了:

耳屎好處那麼多,但是有時候耳朵癢,感覺耳屎很多,還要不要掏呢?

掏耳朵暗藏4大危害,一不小心還掏出病!

平常該不該掏耳屎?

不管你是乾性還是溼性耳屎,除非有不適症狀,否則不需要處理。

首先,耳道本來就有天然的自淨功能,大部分人的耳屎能夠自行排出。

比如在我們說話、吃飯、打呵欠時,耳屎會隨著下頜運動,藉助皮膚上汗毛的推動作用,悄悄地從耳道里溜出來。

其次,頻繁掏耳朵壞處多。比如:

劃傷外耳道皮膚,引發感染;外耳道受刺激,引起病毒感染,發生外耳道乳頭狀瘤。雖說一般情況下,這種腫瘤都屬於良性,但是其實也有2%的惡變率;頻繁掏耳朵,會加快“耳朵死皮”脫落,會讓耳屎越掏越多,耳朵越掏越癢;不小心捅破耳膜,導致聽力下降,甚至是喪失聽力。

所以,別手賤,不要有事兒沒事就去掏耳朵。但是,若平時耳朵癢了、耳屎多了,那掏掏倒也無妨。

掏耳朵暗藏4大危害,一不小心還掏出病!

不過要注意以下5點

1、不要形成挖耳習慣而頻繁挖耳,一週最多掏一次。

2、掏的時候不要太深入,最好用棉棍,輕輕在外耳道轉動,然後耳朵朝下,讓耳屎可自行出來;儘量做到不用指甲、鐵籤等尖銳物掏耳。

5、可以用清洗代替掏,洗澡的時候在蓮蓬頭下清洗耳道就夠了,同時注意控制水溫和水流速度。

喜歡就請關注轉發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