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旅|芰香風傳的荷花市場

文化行旅|芰香风传的荷花市场

文化行旅|芰香风传的荷花市场
文化行旅|芰香风传的荷花市场

什剎海,原為高梁河古河道之一段,元代名為“積水潭”或稱“海子”,積水潭包括今天的前海、後海、西海三海,總面積比現在大得多。當年隨著通惠河的通航,元大都經濟文化發生了鉅變,繁榮富庶、興旺發達。全國的物資集散於積水潭碼頭,萬寧橋下百舸穿梭,千帆雲集。但到元末明初,積水潭上游的村莊人口增加,用水量大增,兩岸土地被大量開墾,導致河道淤塞,積水潭來水便逐漸減少。加之明代建的皇城將流經元代皇城東牆外的運河圈入,以保證皇家用水,水路被阻斷,通惠河與積水潭的聯繫也就被切斷了。不通航後,積水潭以東的河道漸漸乾涸,後來乾脆修成了馬路。從明清開始,積水潭這一大塊水域慢慢轉化成貴族、文人遊賞的地方,漕運功能已消失殆盡。

文化行旅|芰香风传的荷花市场

開始於上世紀20年代的荷花市場,就位於什剎海前海荷花池西岸,晚清時候移到前海中間的大堤上。國民黨政府遷都南京後,荷花市場逐漸敗落,終至流於無形。直至1990年,荷花市場才重新開放,由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書寫了“荷花市場”名匾,懸掛在前海西街口的牌坊上。

文化行旅|芰香风传的荷花市场

站在牌坊前看示意圖,發現圖上的什剎海就像一隻蜜蜂,前海是它的胸膛,後海是它的胖肚子,而銀錠橋就是它的小蜂腰,西面的什剎海體校和東面的地安門大街是它的兩翼。盛夏走進荷花市場的垂花牌坊,一條寬闊的步道直通向“海”岸深處。岸邊槐樹雄壯楊柳依依,魁梧的古槐直探向雲霄,古柳卻俯瞰水面,一仰一俯之間,錯落有致地勾畫出前海沿岸高低起伏的曲線美。而靠近長長的西岸便是一片碧綠的“荷花帶”,荷葉撐著巨大的碧玉傘躥得高過人頭,盛開的荷花亭亭玉立其間。

文化行旅|芰香风传的荷花市场

在西岸過了遊船碼頭,忽有一柵欄門將路徑引入小衚衕,名“前海北沿”。與小門正對著的是一個滄桑院落,門前的石碑上刻有“會賢堂”三字。當年它是著名“八大堂”之一,原是清光緒時禮部侍郎斌儒的私第。光緒六年(1880年)前後開設“會賢堂飯莊”,佔地3000平方米,大門的門簪上書有“群賢畢至”四個字,可見曾是文人墨客聚會的場所。“五四”運動前後有不少教授在這裡探討過新文化運動。1912年,魯迅也曾三次來到這裡。會賢堂於抗戰勝利前夕停業,後為輔仁大學購買作為他用,現為中央音樂學院宿舍。

文化行旅|芰香风传的荷花市场

百年前,前海就因“荷花市場”而聲名鵲起。有位作家曾說,荷在佛教裡代表清淨無染的美德,崇尚荷花,就是崇尚清淨無染。或者說,就是把慾望鎖定於內心,自安其安自樂其樂。就如周敦頤,雖是大儒,卻深得佛教淨心與禪定的要義,因此,一篇《愛蓮說》讓當時與後世不竭傳誦。荷,實在是佛教裡的精靈。

文化行旅|芰香风传的荷花市场

荷離不開水,而前海,確是種荷的一方寶地。荷花要在水中種苗,喜歡相對穩定的平靜淺水,湖沼、澤地、池塘是其適生地。荷花又喜熱,喜愛陽光。在北京,一般5月初萌芽,6月下旬至8月上旬為盛花期,七八月是果實集中成熟期,9月中下旬是藕的成熟期。當秋意漸深時,花謝葉衰,便是採藕和蓮蓬的季節。再之後呢,便是可深切體味李商隱“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意境的時節嘍。採下的藕雪白,掰開後“藕斷絲連”;蓮蓬中有蓮子,蓮子中有綠色的蓮子芯兒,它就是種子裡的胚。當蓮子種下去以後,未來荷的根、莖、葉、花都從這小小的胚發育而成。而這一切條件,前海都能滿足。

說荷嬌羞與婉約,大半因荷花粉色居多,似美女的容顏,乾隆帝就曾稱它為“紅拳”。傳說乾隆帝下江南微服私訪,路過一池塘見荷花正含苞待放,恰似握著紅拳,靈感頓生,遂出一上聯:“池中蓮苞攥紅拳,打誰?”貼身文人紀曉嵐立馬應對:“岸上麻葉伸綠掌,要啥?”上聯下聯不僅形象逼真,且甚為風趣。吟罷,兩人大笑而去。

文化行旅|芰香风传的荷花市场

荷花市場從一進門左手就是一溜兒店鋪,大招牌有老字號烤鴨等,小飯館裡也備有快餐。在“蜂腰”銀錠橋處,斜街一帶商鋪更是鱗次櫛比,遊人摩肩接踵。曾有文章形容說,“酒煙茶肆度曲放歌,畫舫遊船吟詩作畫,如此盛況實乃京杭運河積水潭當年之生動寫照。”至今,銀錠橋左右仍是繁盛無比,烤肉季、爆肚王、全聚德以及京城著名風味小吃,都在這裡扎著根。

文化行旅|芰香风传的荷花市场

北京民俗研究專家金受申先生在《老北京的生活》一書中對荷花市場進行過描寫,那原是上世紀30年代末40年代初發表在《立言畫刊》專欄裡的作品,當時專欄的名字叫“北京通”,其記述事物的時代大約是清末民初,皆為他親眼所見或親身經歷。

文化行旅|芰香风传的荷花市场

他還描寫道:“冬天的護城河、什剎海,岸旁常放著許多冰床招攬乘客,在新年正月,坐著冰床,馳騁冰上,雖不用足溜,也很有意思。前幾年,我每到2月,常在一溜衚衕廣慶軒聽楊雲清說《水滸》,傍晚散書,由銀錠橋到德勝門,坐一個來回冰床,然後地安橋上喝上二兩白乾,也是閒適有趣的。”

而另一位民俗兼紅學專家鄧雲鄉則在他的《紅樓識小錄》裡也對前海的“市”這樣描寫:“幾十年前,什剎海、德勝門外雞頭池、菱角坑出產的菱角,並不是極小的,是比江南野菱、小紅菱略大一些的兩角小菱。生時綠中泛紅,煮熟後褐色,吃起來十分鮮嫩,較之江南老菱,一咬滿嘴幹末子的好吃得多。什剎海荷花市場和會賢堂飯莊賣冰碗和蓮子粥,用的鮮菱角,都是這種菱角。”

讀著這些文字,真如咀嚼老北京四季的生活,能咂摸出其中的苦辣酸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