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胡哥」講在「全球航線十字路口」的駐外經歷

聽“胡哥”講在“全球航線十字路口”的駐外經歷

“胡哥”全名叫胡全林,他是安克雷奇的航站經理,對於這個代號ANC的神秘航站,大家可能只知道它是公司

美線貨機的技術經停點。

今天我們就請胡哥給大家講講他在安克雷奇的親身經歷,帶你認識這個在整個北美地區離中國最近卻很難抵達的神秘航站

認真聽講哦~

聽“胡哥”講在“全球航線十字路口”的駐外經歷

大家好,我是胡全林,安克雷奇航站經理。說起安克雷奇,很多人可能不清楚它究竟在哪,是什麼樣的一個地方?今天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聊起安克雷奇,我們要先從阿拉斯加州說起。阿拉斯加一詞源於阿留申語,意思是“很大的陸地”,美國人又叫它“最後的邊疆” (The Last Frontier),位於北美大陸西北端,東與加拿大接壤,與美國本土分離。面積172萬平方公里,比我國的新疆還大,相當於50幾個臺灣省的面積,常住人口65萬,相比北京市常住人口2170萬,堪稱地廣人稀。

聽“胡哥”講在“全球航線十字路口”的駐外經歷

安克雷奇是阿拉斯加的最大城市,位於中美航路的中間點。安克雷奇國際機場根據IATA2017年的最新統計數據是全球第五大貨運機場,也被稱為“全球航線上的十字路口”。同時,它也是公司去往北美航班的技術經停點。

從北京或上海到安克雷奇,飛行距離約8小時,但是由於不通客運直航,需要先飛到美國本土再轉機抵達,時間最快也要30小時;這樣的距離和位置,使安克雷奇成為離中國最近卻很難抵達的北美城市。

聽“胡哥”講在“全球航線十字路口”的駐外經歷

2015年5月,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經過48個小時的艱苦轉機體驗後,終於踏上了那片具有神秘色彩的超自然的冰原。

聽“胡哥”講在“全球航線十字路口”的駐外經歷

飛行部 林文彬 攝於安克雷奇

沒去之前,我就從網站上了解到那裡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4月有降雪,年平均氣溫低於0度,透過飛機的舷窗,我看到了長年積雪的山巒。落地前,我換上事先準備好的冬裝。和同機的旅客走出機艙進到候機樓後一股撲面而來的熱浪頓時讓我出了一身汗……提取行李後我來到候機樓外,終於感到一絲清涼,稍微好過一些。同事開車來接我,在去往住處的路上,我驚奇地發現當地人已經進入了夏天,很多人都穿起了褲衩背心。我心理暗想網上不是說4月還在下雪嗎?不是長年低於零度嗎?這才是5月下旬,怎麼這麼熱?看來還是實踐出真知啊~

聽“胡哥”講在“全球航線十字路口”的駐外經歷

飛行部 林文彬 攝於安克雷奇

剛剛完成工作交接時,我對當地的晝夜變化很不適應。臨近深夜我還總是處於興奮之中,直到同事說,不早了該睡了。我非常驚訝地看看窗外,再看看他,說:“天還沒黑呢,不急吧”,他指指牆上的掛鐘:“你看看錶,現在都快12點了。”我頓時覺得蒙圈了,這是中午啊,還是午夜啊?快0點了,天色居然不黑……安克雷奇的夏季就是如此,即使到了深夜,睜眼還能感覺到外面都是亮的,好像天就沒有黑過。

聽“胡哥”講在“全球航線十字路口”的駐外經歷

飛行部 林文彬 攝於安克雷奇

除了超長的晝夜,安克雷奇相對活躍的地質運動也是一大特色。一次,我感到有人在晃我,同事說:“地震了。”我本能要往外跑,他卻淡定地說:“別緊張,老震,這房子抗8級沒問題。”阿拉斯加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幾乎每天都有地震被檢測到……

經過短暫的工作交接期後,我的同事離開了安克雷奇,奔赴下一個崗位,我也漸漸進入角色。

聽“胡哥”講在“全球航線十字路口”的駐外經歷

飛行部 林文彬 攝於安克雷奇

所有駐外的同事幾乎都要經歷這樣的過程:要工作生活兩不誤,既要對工作熱情如火,又要在生活中耐得住孤獨寂寞。工作之餘要儘快融入當地社會努力過好生活,因為只有儘快掌握當地各類信息,安頓好自己的生活才能更順利開展工作。

聽“胡哥”講在“全球航線十字路口”的駐外經歷

飛行部 林文彬 攝於安克雷奇

就這樣,一晃3年過去了,在大區領導、總部領導及兄弟航站和總部各職能部門的配合幫助下,安克雷奇航站每年保障4、5百班貨機航班的經停過站工作,僅2017年我航站順利保障放行491班,全年順利保障4萬9千餘噸空運貨物進入美國本土,同時保障多班政府專包機任務,並多次保障股份的中美間航班的臨時加降任務。航站連續多年沒有因保障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誤事件,我們的工作得到公司的認可。

聽“胡哥”講在“全球航線十字路口”的駐外經歷

飛行部 林文彬 攝於安克雷奇

安克雷奇作為亞太與美國間重要的貨機經停點,為貨機增加有效載荷起著突出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的工作就是保障好每一個落在安克雷奇的航班,為公司的蓬勃發展默默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