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人生一定要做這2件最重要的事!

儒道易行

曾仕強:人生一定要做這2件最重要的事!

閱讀本文您將徹悟

1. 人生當中,這兩件事不能等。

2. 孝了,你就順了。

3. 改變命運,唯一的方法是什麼?

|全文共2300字,深度閱讀需7分鐘,受益終生|

曾仕強:人生一定要做這2件最重要的事!

人的一生當中,有很多事情是可以今天不做明天做,拖拖也無所謂的。但是也有很多事情是不能拖不能等的。

其中,最重要的兩件事情,就是行孝和行善,最好時時躬身力行。

為什麼行孝和行善不能等?我們接著往下看。

第一件事:行孝

1、行孝當及時

孔子晚年讀《易經》,心得非常簡單,只有四個字:時也,命也。那麼,在孝道這方面,什麼叫作時也,命也?

“時”就告訴我們:隨時隨地都有變化。“命”就告訴我們:人的壽命永遠是有限的。就算父母當下身體很硬朗,但誰也不能保證他們能夠一如既往地健康而獲得高壽。

人生意外實在太多,人的生命也是如此。“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這就是人生。誰都不能對生命的長短做出準確的預測,而且每一個生命的個體歷程都是不同的。

我們實在不知道父母什麼時候會往生,父母就算壽命再長,也是很有限的。而作為兒女,年輕的時候,雖然想表達孝心,可是沒有經濟能力;等到有能力表達孝心的時候,卻可能已經來不及了。

這就叫作命,這就叫作無奈,是沒有辦法的事。

所以,凡事你要做就趕快做,不然就來不及。等你想行孝的時候,父母不在了;等你想做的時候,你可能因重病快死了。你連自己的壽命都把握不住,你還能把握什麼東西?

我們從小就是因為父母幫忙,才有辦法長大。當我們長大以後,父母老了,就應該回報他們,道理就這麼簡單。

孔子說過,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孝是什麼?父母健在時,你要時常關心父母的狀況。父母往生了,也要時時祭奠,將他們的恩情和教誨放在心裡,並傳承下去。

2、孝了,你就順了

中華文化源於易而成於孝。孝為德之本,中國人考核人的第一道關卡,就是孝道。

所以,孝道為先是每一箇中國人應該要謹慎遵守的,因為別人會以此為切入點來了解你。

懂得孝道的人都知道:任何事情都可以變成好事情,統統可以變成好事情。什麼叫做孝順?就是孝了,你就順了。

我們絕不可以自大,絕不可以說中華民族是世界第一,我們絕對沒有那種想法,因為中國人是很謙虛的民族。但是千萬記住,不管到哪裡,對父母的孝敬不可以改變,對我們中華民族的崇敬也不可以改變。

我經常看到很多外國人來領養中國的小孩,大家不要以為他們是自己沒有小孩才來領養小孩的。有一次,我帶著我的小孫子在游泳池裡游泳,一個美國人帶著他領養的小孩過來,看著我的小孫子,他對那個小孩講:“你們都是中國人,你要常常跟中國人在一起,不要因為現在你在美國,就忘記了自己是中國人。”

於是我問他:“你為什麼要這樣做?”他說:“我為什麼要單獨挑中國孩子領養,你知道嗎?”我說我不知道。

他說:“第一,你們的血液裡面,你們文化基因裡面,比較求上進,愛讀書;第二,你們很孝敬父母。就憑這兩點,我很喜歡中國小孩。”

聽到這位美國人的話,有些人會不會覺得自己對他的稱讚實在是受之有愧?現在時代是進步了,但是於孝道這一方面,確實落後了,以至於出現很多不良的社會現象,是需要我們反思的。

記住,中國人有沒有孝心,對父母怎麼樣,會成為大家觀察你的第一點。第二點很簡單,就是你這個人是不是實事求是,是不是實實在在。

如果你對父母很講孝道,做事情又很踏實,那麼,老闆不用這種人用誰?君子不交這種朋友交誰?這種人處處受歡迎,處處遇貴人,怎麼可能做事不順利呢?

第二件事:行善

1、行善是改命的良方

我們活在世間,說到底,就是為了修正自己的缺角,改變自己的命運,爭取將來能夠圓滿地回到老家。

而要改變命運,唯一的辦法,其實就是行善積德。除此之外,是沒有作用的。

任何人都不可能終生不犯錯,我們找不到一生都行善,並沒有半點惡的人。所以生生世世,累積下來的業,都是善惡混雜,有善也有惡的。

居於自作自受的規律,我們的命運,總有一些不好的地方,再加上生命的長度誰也保證不了,必須趕快積極地反省,找出自己的過失,才是自求多福的途徑。

有很多人相信行善積德這個道理,卻經常懷疑:為什麼做了這麼多善事,命運還是未見改善?便動搖起來,表示信心不夠堅強,誠心不足,當然沒有什麼成效。

只要用心再用心,努力再努力,力道足的時候,效果自然顯現。力道不足以改變常數,仍然照常數的宿命進行,力道超越了常數,趨吉避凶的功效就出來了。

我們常說:“但求無過,不求有功。”意思是說把注意力集中在避免失誤,預防過錯上,這是十分需要用心的。但是有沒有行功立德?最好由老天爺或他人來評定。

存心做功德,事實上已經起了妄念。無心之過,有時還可以原諒;有心求功德,恐怕已經得罪天地鬼神,誰承受得起?

2、積極行善做大福報

古語說:“人在衙門好修行。”用現代的話說,應該是有機會辦理公眾事務,一定要利益民眾。

公務人員,造福容易,造孽也容易。一個政策決定下來,或者執行的結果,因為茲事體大,影響到很多人。不小心的話,一世為官九世牛。做了一世的官,所遙的罪孽,需要轉世做牛九次,才補償得完。

當然,抓住機會為公行善,也可以修得大福德。不但自己下輩子好過,子孫也會受到福廕,增加家門的光彩。

《易經》告訴我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范仲淹這一家人,歷經八百年而不衰。他出身非常清寒,過著十分貧困的生活。後來當了宰相,生活方式也不敢有多少改變。收入多的時候,就想到還有很多貧苦的人,趕快設法去救濟他們。

能夠積極行善,把自己的福報,拿出來和大家分享,才是真正的大福報。

中國社會,—般以幼年惜福,成年造福,老年享福為人生三階段的要則。

幼年承受先祖、父兄福廕,不可不愛惜,必須養成勤勞、節儉、努力的良好習慣。

成年人在社會上服務,應該盡心盡力,把工作做好。趁年輕力壯,多多行善,造福社會人群,積累福德。到了年老力衰,再來享福不遲。

人身難得,生命有限,時光永遠不會等你,誰也不知道明天會怎麼樣,我們所能把握的只有當下。

所以,人生兩件大事,孝敬父母、行善修德,應該時時放在心裡,隨時隨地身體力行,才會不斷積累福報,並惠及家庭子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