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願,怎樣用「線差」和「位次」進行目標院校定位?

在平行志願的大背景下,使用線差和位次,遵循衝、穩、保、塹原則是通用的志願填報方法。正因為大家都遵循這個規律,使得這也成為當前最可靠的方法。

高考填志願,怎樣用“線差”和“位次”進行目標院校定位?

在由全體考生實際填報情況決定的高考志願填報,是不可能被預知的,只能從概率的角度去衡量,沒有哪種方法可以說是萬無一失的。每當在志願填報時,就有人或使用個人經驗或軟件調用大數據進行分析,計算的同樣是概率,誰說讓你一填一個準,甚至說相當於多考了幾十分,都是忽悠人的。

第一步:首先根據自己的分數在全省中的排名與各高校去年的最低錄取排名確定自己填報高校的範圍。

如以10000名舉例,那先匡定去年最低錄取排名在7000--14000的所有高校(指南中有且一般是按位次順利排列的),這個範圍根據自己性格是穩還是衝來決定,只是太高沒意義,太低可能吃虧。

第二步:在這個範圍內根據自己對高校、專業、地域等因素初步確定自己衝、穩、保的高校(各多選幾個,比如衝兩個則選四個)。

第三步:分別研究這些高校的招生簡章、專業情況,在本省的各專業錄取計劃,特別要注意專業設置有沒有極差,剔除自己不感興趣的學校,進一步縮小範圍。

高考填志願,怎樣用“線差”和“位次”進行目標院校定位?

第四步:在網絡中查找意向高校的前幾年的最低錄取位次,近年的各專業錄取的分數(一般有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分析該校近年錄取位次穩不穩定,比較自己分數與各專業的分數差距,初步確定自己填報的專業。

高考填志願,怎樣用“線差”和“位次”進行目標院校定位?

第五步:確定每一所想填報高校的專業志願順序,個人認為這一步在許多學校有專業極差的情況下是最難的。很難把握準,這其中運氣的成份最多。實話實說,這裡我也把握不了,只想告訴大家一個原則,衝的學校選相對冷門專業且服從調劑,穩的學校選自己能接受的專業,保的學校選學校熱門專業。

第六步:進一步做功課,聽取一些有經驗的人如老師、填報過志願的學長等的意見,進一步調整,最終確定。

這兩天,很多朋友總問我多少分能填哪些學校,這真不好回答,大家如果感覺我以上說的有點道理,按此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