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MG工廠里親手爲阿斯頓·馬丁造一台V8

在AMG工廠裡親手為阿斯頓·馬丁造一臺V8

當阿斯頓.馬丁通報天下打算引進AMG發動機,網絡世界的反應並不見得高興。這種事並不罕見,事實上你我翻閱網上評語時本就不該預期會看到理性評論,但阿斯頓·馬丁在包含新款Vantage的一系列新銳跑車上起用阿法爾特巴赫產發動機一事所招來的反感確實令我驚訝莫名。

在AMG工廠裡親手為阿斯頓·馬丁造一臺V8

態度比較溫和的評論者稱阿斯頓·馬丁應該投入時間和金錢開發獨門發動機,沒有那麼客氣的評論者則直接把整件事比喻為重蹈第二次世界大戰覆徹。哎,真不愧是互聯網。不過這兩類反對者似乎都十分婉轉地無視了AMG手上有很多劇力萬鈞煽情功夫獨步江湖的V8,並絕口不提阿斯頓·馬丁本身的V12其實也是在德國境內生產……

所以現在正是弄清楚坊間為何義憤填膺大驚小怪的時機,至於方法嘛……就讓我親力親為試試製作一臺發動機吧。

為什麼?不就是為了格外慎重地確定阿斯頓向奔馳大批採購發動機非因貪圖便宜,選擇條件也不是單純基於它們的聲威和性能,而是全面考慮到灌注其中的工藝。如果這些發動機只是毫無靈性的機器人制品,像我這樣的笨蛋應該也組裝得來吧?

在AMG工廠裡親手為阿斯頓·馬丁造一臺V8

作為生產V8發動機的大本營,AMG的阿法爾特巴赫(Affalterbach)基地初步看來著實令人安心,四周環境儼如一條與世無爭的村落,只是村屋之間夾雜了一些廠房,目光所及並不見重門深鎖的保安閘,感覺就像平常人作息的地方,與阿斯頓.馬丁古色古香的紐波特帕格內爾(Newport Pagnell)廠房頗有異曲同功之妙。不過AMG廠房的手工藝色彩沒有阿斯頓·馬丁舊總壇那麼濃,反而比較容易令人聯想到AMG奉行的“一人一機”信條。從選定發動機缸體一刻開始,到完成品接受冷測試為止,每一臺AMG發動機都會交由一名技師處理,從頭到尾由同一雙手檢查和清理,化零為整的功夫主要有賴人手執行。如果說這樣也配不上馬丁精神,我倒想知道怎樣才配得上。

在AMG工廠裡親手為阿斯頓·馬丁造一臺V8

無論如何,訂購了新款Vantage的朋友大可放心,因為交給我裝配的發動機純屬特例中的特例,那套光鮮整齊的新制服也不代表我可以在生產線為所欲為。

在AMG工廠裡親手為阿斯頓·馬丁造一臺V8

我負責的發動機正在Savo Popovic協助下逐漸成形。這位高人是AMG大師級工匠之一,阿斯頓·馬丁為M177準備的第一臺原型V8就是出自他雙手。由這位仁兄協助我把組件裝到正確位置,譬如在這臺4.0L AMG發動機人稱“惹火深V事業線”的深處安插一對渦輪增壓器,可謂是最妥當的人選安排。畢竟這對增壓器必須按特定次序安裝,裝到C63和E63身上時又各有一套手續,更別說馬丁為這款發動機準備了一些獨門調校秘方,包括換掉整個油底殼。

在AMG工廠裡親手為阿斯頓·馬丁造一臺V8

別看他年僅24,Savo其實是經驗非常豐富的老手。跟這裡聘用的大部分工程師一樣,Savo入職前以機械師的身份在奔馳經銷店接受了為期三年的學徒培訓,直到四年前才加入AMG,閒時喜歡擺弄一輛老款W123。跟廠內每一位員工一樣,Savo是如假包換的車痴。豈止這樣,事實證明他還是樂高粉。事緣我相當不識趣地把他準備協助我拼湊起來的大量複雜部件比喻為“特大樂高套裝”,幸好他一聽之下哈哈笑;謝天謝地。

在AMG工廠裡親手為阿斯頓·馬丁造一臺V8

整個作業流程大約需要四個小時。有別於大部分生產設施,這裡有賴工人走來走去裝嵌機件,生產線本身並非流水作業式的運輸帶。由於毎一個工序都要在固定站點進行,工人得用手推車把發動機推往指定位置。“簡直好像購物掃貨。”合力把空空如也的手推車推到正確位置後,Savo一邊打趣地說,一邊看著我像對待初生嬰孩般小心翼翼把一個簇新缸體徐徐吊放到手推車上。之後發動機得用螺栓鎖定在手推車上,兩者直到生產過程結束之前都會這樣子形影不離。如果要處理發動機底部,大可以用手推車上的電動機翻轉發動機。

在AMG工廠裡親手為阿斯頓·馬丁造一臺V8

安裝曲軸,把活塞送進汽缸,裝上汽缸頭……所有重大工序正在我眼前逐一上演,只是過程中時常要憑經驗酌量添加潤滑油。Savo宣稱添加潤滑油時,手勢必須要像“巧手廚師”。我看著他示範放進活塞前怎樣潤滑汽缸內側,但見他輕揮油壺信手澆淋數圈,汽缸壁從上到下便形成非常精緻的螺旋圖案。我接過油壺試著照葫蘆畫瓢,一澆之下油量竟然用多了一倍,結果弄得場面慘不忍睹,罪過罪過。

在AMG工廠裡親手為阿斯頓·馬丁造一臺V8

購物掃貨的調調兒並未就此打住,因為你經常要使用紅外線掃描器。這裡每一個細小工序皆以條碼逐一標明,條碼可能刻在工具上,也可能出現於你正在裝嵌的部件上。所以個別活塞只會裝到條碼相符的汽缸上,並以電子方式與搭載有關發動機的車輛一併記錄存檔。一旦組裝過程出了什麼問題,用手推車上屏幕登錄時,系統便會阻止你前往下一個工作站,直到你用正確扭矩鎖緊每一枚螺栓螺母才放行,因為系統就連閣下使用工具的力道是否恰當也一清二楚,換言之我所犯的錯誤無分大小皆已記錄在案……

在AMG工廠裡親手為阿斯頓·馬丁造一臺V8

如此一來就得談談檢查功夫,事實上我有一半時間都花在檢查主要機件有否受損,再逐一清潔添加潤滑。要是發覺機件的情況不合意,Savo有權把它直接丟進回收箱,就算一口氣丟棄整個缸體也不成問題。“工廠的機器人看不出這類損傷。它們會照常安裝機件,發動機出廠時也能正常運作。可是跑上30000km後,買家便可能有麻煩了。”Savo說:“我會留意機件有否刮痕,從生產線剔走受損零件,再找新零件代替;這是攝影鏡頭或機器人看不出的瑕疵。”為最終放進名貴跑車車頭的東西負上全責並引以自豪,正是“一人一機”的要義。

在AMG工廠裡親手為阿斯頓·馬丁造一臺V8

在AMG工廠裡親手為阿斯頓·馬丁造一臺V8

我可以證明這些發動機對手工藝的執著與Vantage如出一轍。沿著生產線一站一站走下去,我發覺這裡幾乎不會用電子系統或機器人加工。就算用得著,也只限於檢查和黏合工序,譬如油盤和氣門蓋形狀複雜的邊緣部分,永久接合起來之前便需要用精密器材檢驗加工。除此之外,整個過程基本上就是開心快活手作業,儘管這個過程經常令我心情七上八下不知所措,這一刻才因為把巨型渦輪增壓器成功插進V形狹槽而開心得手舞足蹈,下一刻卻像身陷拖網的魚兒被電線束纏個動彈不得……。AMG V8發動機確實遠比特大樂高套裝講究巧手工藝(包括專業訓練),但我最少看得出Savo這樣的車痴何以深好此道。

在AMG工廠裡親手為阿斯頓·馬丁造一臺V8

“看見車主在接待大堂接收AMG跑車時面露笑容,我都會滿心高興。”Savo說:“阿斯頓·馬丁採用我們的V8,讓更多人使用我親手製作的發動機,這件事實在太美妙。”但願中了網上論壇毒的朋友閱讀本文時也有同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