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台灣和香港至今還要沿用繁體字?

實在想不出名字該取啥


港臺之所以至今沿用繁體字,原因不外乎:


1、沿用解放前民國的教育體制及漢字內容,由於臺灣的去中國化,香港人對中文教育不是很重視,至今為止,漢字水平在港臺幾乎是滑到底了,象帶過香港五六年級學生的作文課,他們只相當於大陸二三年級的中文水平,六年級的學生100字的作文都寫不出,這些學生還是在香港的中文學校學習的,那些英文學校的學生更不必提了。


2、過於保守,不能應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這一點上,新加坡做得好,早年新加坡和港臺一樣,使用繁體字,後跟隨大陸改為簡體字,並且幾乎全盤接收大陸的簡體方案,使新國省時省力也省成本,完成其國內簡體字改革與普及,同時引導東南亞國內的跟進,以簡體字為主。港臺在文字改革方面,止步不前,特別是在手機智能時代,繁體字越發顯現。


3、文字的發展,幾千年來,本身就是一個簡化的過程。從甲骨文、金文、篆書…到楷書(繁體、簡體),文字簡化的目的主要是便捷書寫、信息快速傳播,當今信息化時代,簡體比繁體更適應。互聯網,特別移動互聯網普及以來,簡體字的傳播優勢已經顯現。


4、簡體對於漢語的國際化推廣促進很大,簡體字方案以來,起到極大的掃盲作用,對漢語國際化也產生積極效果,從教外國人學漢語的體驗來看,漢字是最難的一關,很多老外最後不得不放棄漢字,只說口語,造成一種現象,老外漢語講得特好,但可能一個漢字都不認識。海外教老外的老師多數來源於大陸或港臺,現在基本上由大陸的簡體方案完全佔優,你想想學習:憂鬱的臺灣烏龜 變成:憂鬱的臺灣烏龜 ,本人都寫不出來,何況老外。


4、文字本不分繁簡,繁簡都是文字的一環,因而不必把繁體與簡體割裂。很多人以為簡體字是新中國之後自創的,事實上,簡體字不是現代人新創造的,現在的簡體字基本上魏碑、唐貼中能找到;簡體字大多從草書簡化、簡單字合併繁雜字、俗體字傳承而來,不必把繁體與簡體割裂。另外,簡體字,如果不算偏旁的簡化,實際上也就幾百個。


網上總是流行港臺人攻擊簡體漢字的段子,如:漢字簡化後,親不見,愛無心,廠空空等,這只是港臺經濟、社會全面被大陸趕上後,找不到別的優越感後,想在文化上立話語權而已,攻擊者根本不懂中華漢字文化的傳承,好象簡體漢字是大陸憑空生造出來的。如下:


[愛],由草書局部簡化而來,草書中,心字常常只用一橫草寫,一代表心


[幹、後、廠]等簡體字形,早在甲骨文時就有了,只是用簡單字形合併了複雜的字形,不懂的人,如果把 天后, 改成:天後 就大錯特錯了。


[親]字,在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碑貼很常見,當時簡體親字被稱為俗體字。

親,本來就有至親、靠近、親近的意思,有見無見都不影響表義。



現時大陸學習簡體,又很容易認識繁體,是一種最好的模式,就象大陸人能看懂港臺的繁體報紙,而港臺卻讀不懂大陸的報紙。所以不管是聯合國還是其它眾多國家(特別是歐美、東南亞國家等)都是支持簡體字漢語的。


每年總有人以為認識幾個繁體字,就是懂中國文化,並主張把簡體廢掉,恢復成繁體,這是逆潮流、逆社會發展趨勢的,也不可能逞的。



.

.


我是漢字谷主,【專注說文解字、快速識字、K12大語文、海外漢語,古汀漢字谷 獨創的《人字學習體系》(人字學習法、快速識字、漢字創新思維、漢字國學、古詩文)】

漢字創新思維訓練 提升中小學生想象力及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也能讀懂國學經典!歡迎關注、交流及合作!

如何獲得上述 人字學習法 相關資料,請關注本頭條號,私信 “1001”


漢字谷主


提這個問題的比較無知啊。應該先弄清楚簡化字的由來和當初的目的:毛主席魯迅瞿秋白錢玄同等人礙於當時歷史侷限性,認為漢字阻礙科技進步。於是他們提出:應該廢除漢字!走拼音文字的道路。看看這些歷史文獻吧。認識一下簡化字的由來。

《關於漢字簡化問題》

副標題:在政協全國委員會報告會上的報告

選自《人民日報》1955年4月7日

我國漢族人民使用的漢字,在歷史上曾經有過偉大的功績,就是在今天也還起著偉大的作用。但是跟全世界其他各國各民族通行的拼音文字比較起來,不可否認,漢字有很多嚴重的缺點,它已經不能充分有效地適應現代生活各方面的需要。由於漢字在學習、書寫和記憶方面的艱難,使得我國的小學、中學和業餘學校中,學生和教師都要耗費一大部分時間在文字教學方面。就我國現行學制來說,中小學所佔年數比較長,主要原因是由於學習文字所需要的時間佔得太多了。而且就在中學和大學畢業以後,很多人仍然要常常讀錯字,寫錯字,講錯字,仍然要常常遇到說出寫不出,寫出讀不出的字。漢字不能正音,也不容易分出詞的界限。漢字教學上的困難直接影響到我國教育的普及和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漢字在實際使用上也有許多不方便。由於漢字形體的繁複,用漢字書寫、記錄、打字、印刷、收發電報、傳達信號、編輯字典、編制索引,比使用拼音文字,要耗費更多的勞動力,在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方面要發生很多困難。這一切對我們的人民和國家當然都是不利的。

早在一九四年,毛主席就指示我們:“文字必須在一定條件下加以改革”(“毛澤東選集”第二卷七一頁)。近年來,毛主席更進一步指出了中國文字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這就是說必須把漢字逐漸改變成為拼音文字。

但是我國使用漢字,已有數千年的歷史,要改變成為拼音文字,自然不是很短時間所能完成的。而且,即使在開始實行拼音文字之後,仍然需要有一個新舊文字並用的過渡時期。也就是說,不僅在目前,而且在今後一個長時期內,漢字仍然是我們必須使用的重要工具。因此,在漢字拼音化以前,首先適當地整理和簡化現在的漢字,使它儘可能減少在教學、閱讀、書寫和使用上的困難,就有迫切的需要。漢字的簡化是漢字改革的第一步。

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從一九五二年成立以來,就根據以上方針,從事研究整理簡化漢字和擬訂拼音文字方案。除拼音文字方案還在繼續研究外,整理漢字問題經過多次的研究、擬議、討論和修改,已經擬出了“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並已由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印發全國討論。這個草案的內容,包括一個總的說明和三個表,即“七九八個漢字簡化表草案”,“擬廢除的四

○○個異體字表草案”、“漢字偏旁手寫簡化表草案”。實行這個方案,可以使一千多個比較常用的漢字得到簡化和合理化,對兒童和成人的學習和使用文字,可以有不少方便。

要給幾千個字都找出現成的形旁聲旁是不可能的。即如“能”字吧,這是一個極常用的字,但是誰能給它找到簡易合理的形旁和聲旁呢?而且即使這種新的形聲漢字,竟能創造成功,對於原來未識字的人,學習使用,仍然要比拼音文字困難得多,而對於已識漢字的人,卻要把舊的一概忘記,新的從頭學起,因此要推行這種“系統化”的新字一定是極端困難的。漢字最後要改成拼音文字,是肯定的,要是在漢字拼音化之前,再造一套新字,不是更麻煩嗎?

說到漢字簡化,必然會引起人們對於漢字改革前途的關切,特別是引起一部分人對中國文字拼音化的一些顧慮或誤解。在這裡我想附帶對三種比較流行的顧慮作一些解釋。

第一種顧慮是怕原來識字的人都變成不識字了。這是不符合實際的想法。因為實行拼音文字之後,將有一個相當長的新舊文字並用的過渡時期,在這個時期內,新的拼音文字和舊的漢字都是社會上通用的合法文字,政府的法令和重要的報刊可能並用兩種文字或印行兩種版本。這樣,已識字的人就不僅不會變成文盲,而且有充分的時間來學會和精通新的拼音文字;拼音文字只要幾個月就可以學會,對於現在的知識分子是決不費力的。

第二種顧慮是怕漢字消滅。在新舊文字並用的過渡時期內,隨著時間的推移,拼音文字的使用範圍和使用人數一天天擴大,漢字的使用範圍雖然將要相應縮小,但是仍將作為一種古典文字永久地保存下去,供高等學校、科學機關和專門書刊使用。埋在地下幾千年的甲骨文,我們尚且要發掘出來研究,對於發生了偉大作用的現行的漢字決沒有把它消滅的道理。

第三種顧慮是怕古代文化遺產無法繼承。有些人以為實行拼音文字以後,古書沒有人能懂了,古代的文化遺產將無法繼承。不錯,我國有極其豐富的古代典籍,其中有一部分是極可珍貴的文化遺產,我們必須繼承下來的。這些人的看法,似乎只要繼續使用漢字,文化遺產就能自然繼承。其實不然。目前文字雖然還沒有改革,遺產繼承已經發生困難。現在識得漢字的人,並不都能讀懂古書,真正懂得古書的人,只佔其中很少的一部分。現在的大學畢業生,能讀懂古書的並不多。可見不改革漢字,未必就能繼承文化遺產。改革了漢字,仍然能夠繼承文化遺產;文字改革和繼承文化遺產之間是沒有矛盾的。我們認為,在改用拼音文字之後,古代的優秀著作,可以逐步翻譯成為拼音文字,這樣可以使得現在不識字的人以及雖然認字但讀不懂古書的人也能讀懂古書,這才真正解決了文化遺產的繼承問題。至於現在能讀古書的人即使在文字改革之後,仍然可以研讀古書,並不因此受到任何限制。將來我們可以用國家的力量集中許多專家,建立各種機構,來系統地整理、研究、校訂、註釋、翻譯、出版我國古代各種優秀的典籍,這是完全可能,也是完全必要的。


混有道德


為什麼臺灣和香港至今還要沿用繁體字?

當時因為國民黨戰敗,蔣介石率領一批人逃到臺灣,不想與大陸共和,想自成一派,對大陸推行的政策,他們都予以反對,這裡包括反對使用簡體字,所以一直沿用官方的繁體字。

而香港則是因為當年還未迴歸祖國,正處在英國殖民統治,理應不會推行中國的簡體字政策,等迴歸祖國後,因為多年習慣的原因,就一直沿用繁體字到現在。

早在1935年8月21日,中華民國教育部就正式公佈了《第一批簡體字表》,同時公佈《推行簡體字辦法》9條。在1952年周恩來總理連同剛剛成立的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委員,對我國漢字進行了一次由繁到簡的改革。在通過《關於公佈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後,並開始著手收集、整理編制《漢字簡化方案》,於1964年公佈最終《簡化字總表》,並在1986年10月,經國家語委經國務院批准調整,又重新發布了《簡化字總表》。

在華夏曆史上,繁體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了,而且一直都是我國的官方文字。那麼,中國當初為何要把繁體字改成簡體字呢?

有書君是這樣分析的:基於當時的國情考慮,中國在剛剛經歷重創後,經濟實力薄弱,再加上中國又是個農業大國,全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都在貧窮落後的農村,所以導致大部分人都是文盲。

為了更好的建設國家,滿足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加強文化的普及教育就成了人們首要解決的重要任務。

而“掃盲”就成了那一時期的熱潮,不管是在工廠,街道凡是有人的地方都會有識字和學習文化的掃盲班。

但問題來了,那些筆畫繁瑣的繁體字,對於本身沒有多少文化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難寫又難認。

為了讓大部分人民群眾能夠更快更好的學習到文化知識,於是就出現了文字的簡化改革和漢語拼音的普及,而這樣的改革使國人的識字率提升了九成。在此基礎上,才有能力學習更多的更高層的文化知識,從而掌握科學技術,實現科教強國的戰略目標,復興中華。

中國的五千年曆史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文化在經過不斷的演變更新後,變得規範化和統一化,便理所應當的成為了傳承人類文明的工具。

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語言文化,更何況香港是後來才回歸的,而臺灣一直都自成一派,作為主張和平民主的祖國來說,開始都沒有要求他們文字統一,現在更不會,特殊情況特殊對待,他們怎麼方便怎麼使用,我們不做過多闡述,更不要政治化,因為我們自始至終是一家!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中國以前的文盲率極高,將文字簡化有助於推廣中文,快速掃盲。因為國家需要人民有文化,需要迅速強大起來。

有人説簡體中文字書寫效率高,簡體字才是中文字的未來。我卻不是這樣認為。內地更有人發表:學繁體字?你不去學甲骨文?之類的謬論。這是典型的偷換概念,不講理。

文字的簡化的確一路在進行,但自從楷體出現之後,中國的文字就其本定型,而中國文字的造字標準則是《六書》。凡按六書標準造出來的字,得到一定時間的通行,就可以成為通行文字。

而我們現在的簡體中文非常多字是簡過了頭,既不乎合《六書》內所定的標準,“幾字合一”的現像也十分多。這樣會將漢字中所含的原意變質,從而對傳統文學中的文字産生歧義。久而久之,老祖宗留下的古籍我們就一點都看不明白,老祖宗典籍中所包含的智慧我們的後代自然也很難體會。

總的來說,簡體字可以滿足內地人民日常生活所用。而相對來講,港澳臺能流行繁體字比我們內地人民幸運得多。能夠繼續保留最好不過。


男爸爸1979


當初簡化漢字是為了普及教育、促進 漢字拼音化改革,而香港在改革之前還未迴歸,所以沿用了繁體字。

現在的科技下,已經顯示不出簡化漢字的優勢了,香港的教育事業發展也說明不一定要通過漢字簡化來推廣教育,因而不必要改。還有就是簡化漢字和繁體字的區別並不如你想象中的那麼大,現在雙方交流很順暢。

關於麻煩,從識字的角度看,簡化字和繁體字沒有多大區別,主要是寫字上的區別。後者的區別確實不小,也絕不能否認漢字簡化在這方面(包括教學)帶來的方便。但試想,因為歷史遺留問題,強行讓香港澳門使用簡化字,反而是加大了他們學習的負擔。

因此,香港還是使用繁體字。


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在華夏曆史上,雖然簡體字一直存在,但繁體中文一直都是我國的官方文字,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

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我國進行了一次文字由繁到簡的改革。由於當時香港和臺灣兩地並不受中國政府管轄,沒有被包括在改革範圍內,所以現在還在用繁體字。


那麼,中國當初為何要把繁體字改用成簡體字呢?

1956年1月,中國政府在周恩來總理的直接主持關心下,結合了上百名專家,對數千個常用的中國文字進行了一次字體的簡化。當時的出發點,是考慮到中國國情——

當時的中國經歷了上百年的內憂外患,國弱民窮。中國又是一個幾千年的農業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在農村,而當時中國一半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和半文盲,而要在這樣的基礎上發展文化,建設國家,識字掃盲成了一個重要的歷史任務。

那個時期在工廠、街道、農村到處都組建了掃盲班,識字和學文化是那一時期的熱潮,但是遇到困難,繁體字筆畫多,難寫難認,掃盲的對象是大批的大字不識一個的成年人,為了這一需要才根據群眾中的一些書寫習慣形成了簡化字。

簡化文字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數以億計的人民大眾,能夠儘早儘快地識字認字,提高使用文字的速度,提升文化水平,方便學生在校學習,以此為最基本的基礎,才有能力學習更高的科學技術。


城市研究所


現行的簡體漢字依據的是1956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通過的《關於公佈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和《漢字簡化方案》,具體參照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出版的《簡化字總表》。偶爾也能見到的一些“奇怪”的簡化字,如“雞旦”“仃車”“快歺”“𡬝”等,則是屬於1977年後推行的“二簡字”,不過這一方案在1978年就停止使用並在1986年正式廢止了。

無論哪種簡體字,都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推行。其時的香港,主權尚未迴歸,因此並不在推行範圍內,故繼續使用繁體字。

1935年,中華民國教育部發布的《第一批簡體字表》

臺灣則由於政治原因,自然也不會實行大陸的方案。但並不意味著臺灣沒有過簡化漢字的想法。從民國時期開始,簡化漢字就在知識精英中形成過許多次想法,1935年,當時的教育部還發布過部令,正式公佈《第一批簡體字表》,同時公佈《推行簡體字辦法》9條。但由於國民黨元老戴季陶的強烈反對,僅於次年就奉行政院令收回了。1952年,蔣介石在臺灣重提簡化漢字一事,並很快成立了“簡體字研究委員會”。豈料再次遭到廖維藩、胡秋原等106名“立法委員”的反對,使得此事耽擱了。其後大陸率先推出簡化字,臺灣基於政治考慮,避免唱和,並保持“正統”,於是徹底擱淺了簡化的想法,一直沿用繁體漢字至今。

不過,應當明確的是,香港和臺灣的繁體字存在一些差異,並不完全一樣。


徐鵬遠




簡體漢字是1949年中國大陸全面推行文字改革的結果,臺灣、香港和澳門當時不屬於大陸管轄,所以仍然使用繁體字。漢語的繁改簡實際上是當時的推動者推行字母文字不成,退而求其次的一個選擇,為了廣大群眾學習方便當然也是隨後找出的一個解釋。

正如美國英語仍然使用許多古老的詞語和句式,港澳臺仍然使用繁體中文。雖然各有原因,但客觀上卻保留了正規(傳統)文字。港澳臺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有力地證明,繁體字對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沒有任何負面影響。



眾所周知,自上個世紀初一直有人提出要拋棄漢語,改用字母文字,因為無法得到政府的允許,所以退而求其次,推進簡體字和拼音。正如當時錢玄同所說“改用拼音是治本的辦法,減省現行漢字筆畫是治標的辦法”。在錢玄同等人的大力推動下,民國政府曾於1935年出臺過一版324個字的簡體字表,但由於多數學者和官員反對,所以僅僅六個月後就明令取消了。



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一個星期後,在吳玉章等人的大力推動下,成立了國家文字改革小組,再次推動改中文為字母文字,由於沒有獲得批准,最後只好退而求其次,簡化漢字,同時推行拼音方案。

從漢開始,就有人在書信等非正式書寫中“發明”一些簡體字,在行書,尤其是草書中更有許多約定俗成的“簡化”字,但在正式的、官方的文字材料中,一直要用正規的繁體字。



簡體字的最大一個“好處”,也是當年大陸推行簡體字最有力的理由是:有利於學習。這裡當然是指有利於當年幾億不識字的農民和工人的學習。這聽起來非常有道理,也為吳玉章等人在推行字母文字失敗後,推動漢字簡化找到了一個有說服力的理由,也得到了無數“想當然之人”的認可和支持。但港澳臺的“文字掃盲”一點也不比使用簡體字的大陸來的困難,成功的晚這個事實,強有力地告知我們這些想當然的人們:繁體字還是簡體字對於掃盲沒有明顯的區別。



這是因為,繁體字的構成都含有一定的邏輯或道理,容易記住; 而簡體字沒有了這些內在邏輯和道理,學習時只能完全靠死記硬背一筆一劃,因此學習起來不是容易了,而是更困難了。以“聖賢”二字為例,這裡的簡體字和字義根本沒有任何內在邏輯,所以記憶其字形和字義只能完全死記硬背。而他們的繁體“聖賢”則很容易把字形和字義聯繫起來:口耳王 是 聖,臣又貝 是 賢。很容易找到字形和含義的內在聯繫,這是我們的祖先發明漢字時的良苦用心,有利於子孫後代的學習和使用。而簡體字只是書寫少了一些筆畫,而學習和理解上都會增加出許多隻能死記硬背的麻煩。


無中生有hz


很大一部分人認為漢字導致了中國社會的落後,這便是所謂的“漢字落後論”。

其實不光臺灣和香港,目前大陸地區以簡體字為規範漢字,而海外華裔和港澳臺地區以繁體字為正體字。漢字簡化是從清末的救國圖存運動中興起的。近代中國積貧積弱,一些人開始尋找救國的道路。其中很大一部分人便認為是漢字導致了中國社會的落後。在此後的近代化浪潮中,“漢字落後論”一直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漢字改革成為了一種主流。在這期間,不光是漢字簡化,甚至切音字、注音字母運動、拉丁化新文字運動。


建國以後,《漢字簡化方案》和《關於公佈》使得簡體字在大陸成為了規範漢字的地位,從此大陸進入了簡體字時代。至今已經通行了六十年之久,為全國大規模掃除文盲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因為簡體字相對來說更容易學習掌握,比如建國之前,文盲率為80%,而1964年文盲率便下降到了33.58%。

不過凡事過猶不及,之後人們普遍認為漢字越簡化越有利於使用,因此1977年再一次公佈了《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不過這一次由於簡化使得很多漢字變得非常類似,使得語義表達不清。比如當時將“副”“傅”“腐”全部簡化為付,這個時候的付(副)團長很容易讓人理解為付團長。由於具體實行中存在種種弊端,所以第二次簡化並未大規模實行。其實國民黨也是推行過漢字簡化方案的,不過由於雙方的對抗關係,最終國軍迴歸了古典文化傳統。


歷史是什麼


原因一:歷史沿襲

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明末被荷蘭和西班牙佔領了,後來鄭成功把人家收回了我們自己的懷抱。

1895年在《馬關條約》裡又被清政府割給日本了,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它回到了中國。

雖然中間它曾經被其他國家統治過,日本也向他們灌輸了日語。

但漢語一直都沒有被切斷,現在他們使用的基本上都是中文,沿用的一直都是古時候的繁體字。

香港因為1842年的《南京條約》曾為了英國的殖民地,1997年才回歸。

被殖民了55年(其中二戰期間有3年零8個月是被日本佔領的),沿用的也還是古時候的繁體字。

原因二:我們改用簡體字的時候他們都不在中國的政權範圍內

為了讓更多的人容易學習,早在1935年,教育部就已經發布了《第一批簡體字表》,準備推行。

無奈國民黨元老強制反對,等到1950年才重新被提到,此後開始推行並不斷改進。

雖然我們一直承認臺灣,但是人家不承認我們,到現在都沒有完全統一,在我們改用簡體字的那段時間也是如此。

香港當時還沒有迴歸,剛好錯過了推行簡體字的那段時間。

迴歸後的政策是一國兩制,也不是完全由大陸說了算。

原因三:在他們的部分人眼裡,簡體字等於“殘體字”

關於到底應不應該用簡體字這個問題,一直都是爭論不休。

反對用簡體字的人一般認為簡體字是殘體字,也就是殘缺的、不健全的中文,部分臺灣人和香港人的這種想法尤其嚴重。

錯別字看得我一臉尷尬。。

殘化???

有這樣的想法估計推行起來也會有層層阻隔。

這麼看來,臺灣和香港的繁體字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想了解更多臺灣香港和大陸的差異嗎?點擊右上角,關注頭條號【愛飛樂遊】,盡享海量港臺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