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連載(一):與情緒做朋友,活出生命意義(孩子超級喜歡)

寫在前面:兩個孩子最近說生氣是不對的。所以我通過講故事的形式,讓孩子認識情緒,接納情緒,面對情緒,與情緒成為朋友,這樣更好的理解自己,理解她人,活出生命的意義,故事通過連載,今天是第一篇。

文/桐陽媽

原創連載(一):與情緒做朋友,活出生命意義(孩子超級喜歡)

這是一個有關人類好朋友的故事。

感受媽媽和理智爸爸有四個孩子:哥哥叫喜悅,姐姐叫悲傷,弟弟叫憤怒,妹妹叫恐懼。

孩子們放假了,一家人計劃了很久的旅行終於來臨,一大早孩子們高興地上了車,唱著歌曲,懷著美好的心情出發了。結果行駛一個小時後 ,遇到了交通事故,路上堵塞。

憤怒著急了:“可惡的交通。耽誤了我們的旅行。”

媽媽拍了拍憤怒的肩膀:“是不是原來計劃著美好的事情,快要泡湯了。”

憤怒點點頭:“我想著我們玩的很愉快,一路順暢。”

悲傷說:“我們怎麼這麼倒黴呀。上次我們出去玩,遇到天下雨。”

爸爸說:“生活在世界上總是千變萬化的。如果都像我們想的一樣,那人生就沒有精彩了。我下車看看交通什麼時候能好。”

原創連載(一):與情緒做朋友,活出生命意義(孩子超級喜歡)

爸爸下車的時候,喜悅喊爸爸:“爸爸從後備箱裡,給我帶一些玩具,還有兩本書。” 喜悅總是能找到分散注意力的好方法,很少看到他憂愁,他總能找到事情去做。

爸爸看了一下路況:“今天不是普通的交通事故,聽人說前邊一個人的腿給砸斷了,現在還躺在地上。估計兩個小時可能都走不了。”

恐懼聲音顫抖:“爸爸怎麼砸斷的?會不會死呀,我們會不會也會被砸斷腿?路上太危險了,我們千萬別出事。”

感受媽媽看到了孩子們的情緒。因為交通擁堵也不能前行。媽媽決定帶孩子們下車,找地方休息,給孩子們講講他們的出生經歷。孩子們聽媽媽講故事,立馬好奇興奮。

喜悅,好奇心強,喜歡探索運動,原來在媽媽的子宮裡,動來動去的,後來漸漸長大,每天想翻小跟斗。

可是,媽媽子宮的空間太小了,而且又很黑暗。所以當他出生的時候,是帶著喜悅和夢想的,在肚裡就想,快點出來吧,讓我看看更大的世界。

悲傷,不願意脫離媽媽的子宮,覺得媽媽子宮好溫暖,只要和媽媽的血液連在一起,就能有營養,閉著眼睛,泡著羊水,自由自在,生活的好舒服。

所以,離開媽媽的子宮的時候就有分離焦慮,就產生了悲傷,我不想離開媽媽,離開媽媽好傷心。

憤怒,在出生的過程當中,經歷了巨大的疼痛和難受,出生要經歷6-20個小時,甚至更多。這還不算,產道口那麼小,醫生和助產士還要使勁擠她小小的身體。

當然很生氣,也很憤怒了,為什麼讓我忍受那麼多疼痛。

恐懼,親眼目睹了憤怒的擠壓疼痛,悲傷的分離焦慮,感覺人的出生真是挺可怕的。她還沒來得及安撫自己的情緒,比這更可怕的事情出現在眼前,醫生拿了一把剪刀,她急忙喊,不要,不要。可是來不及了,只聽咔嚓一聲,醫生剪斷她和媽媽鏈接的臍帶,和媽媽徹底分離,鮮血四濺,沒有媽媽了,我會不會死啊。

恐懼的種子就在心裡生根發芽了,遇到事情總是擔心會死。

憤怒激動:“評價叔叔說,我遇事著急,愛發脾氣,原來是我受苦最多。”

媽媽微笑:“憤怒是你的自我保護,維護自己的界限,所以做好防禦,準備戰鬥。憤怒也來自於你內在期望,有期望就會有失望。”

悲傷哭了:“我不能像憤怒那樣保護自己,所以總是不開心。”

媽媽撫摸著悲傷:“你是媽媽的一部分,媽媽能體會你的感受,人天天防禦戰鬥,就會消耗精力,悲傷就是讓我們停下來,感受失去,感受不美好的東西,才能體驗更美好的。”

恐懼若有所思:“我知道自己為什麼總是恐懼了,因為我沒想到醫生那把剪刀,讓我和媽媽徹底分開了。”

媽媽用慈愛溫柔的眼光看著恐懼:“對未知的恐懼讓我們焦慮害怕,但是因為有害怕,才會讓我們思考。

喜悅不像平常那樣爽朗的笑聲,而是陷入沉思。

憤怒問:“喜悅,你在想什麼呢?”

喜悅說:“你們天天看著我開心的,其實是因為有你們在,我才知道怎樣讓自己開心些,如果沒有你們的陪伴,我不會體驗到喜悅,我體驗到無聊。”

悲傷睜大了眼睛:“啊,你也會無聊。”

喜悅從口袋掏出一塊糖果:“我們的人生就像一塊糖一樣,如果我們只吃甜味,體驗不到其它味道,人生就會無味。”

媽媽微笑點頭:“喜悅說的很好,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來體驗豐富多彩,你們都是媽媽的一部分,你們的任何感受都是被允許的。”

轉眼過了一個多小時,交通還沒恢復,媽媽說,我們一起唱一首歌:

原創連載(一):與情緒做朋友,活出生命意義(孩子超級喜歡)

“情緒沒有好壞,都是我們的感受。

生氣是被允許的,她在表達我們的感受。

憤怒是被允許的,是在保護我們自己。

恐懼是被允許的,警告我們有危險。

喜悅是被允許的,讓我們知道快樂。

悲傷是被允許的,失去就會悲傷。

我們是媽媽的內在小孩。

我們是爸爸的內在小孩。

每種情緒都有價值,請不要忽略她。

每種情緒都有意義,請不要壓抑她。

我們是情緒,是人類的好朋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