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沒有學習動力?家庭教育指導手冊“連載”作者:張鐵剛

心理學認為,人在滿足了生理需求後,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賞識。

前面也講了,人的基本需求包括生理需求、愛和歸屬感的需求、安全感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只有我們賞識和信任孩子,孩子才能得到自我實現的需求。管理學中,信任是給予對象期許和對其能力的肯定,從而獲得積極向上的結果。心理學中,你的信任,是給予對方人格的一種肯定,會讓人心情愉悅,一個快樂的人永遠是最願意做事的人。

孩子為什麼沒有學習動力?家庭教育指導手冊“連載”作者:張鐵剛

賞識的本質是提供原動力

一個家長學員問我,張老師,你教我們培養孩子熱愛學習,主要使用表揚法,但是,就我家孩子那樣,從何表揚呀?這個學員是一名初中老師,我表揚了她,我說,你真動腦了。是的,任何事情總要有一個開端,這也是賞識的一個本質。賞識他,就是無條件的信任他,就是不幫他做事,就是逼孩子自己做事,孩子做事了,就有壞有好,好了我就表揚確定,鼓勵孩子繼續,這就是開端;失敗是成功之母,不要過多幹涉,培養了孩子優秀的意志品質。

孩子為什麼沒有學習動力?家庭教育指導手冊“連載”作者:張鐵剛

孩子為什麼沒有學習的動力?

人的基本需求包括自我實現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是一個人進步的原動力,而賞識是滿足這個需求的最直接方法,所以,賞識是孩子的原動力。我們經常說,人很“賤”。每個人都想自己做事證明自己,他們不想成為別人的傀儡。你賞識孩子,讓孩子自己做事,他們乾的勁勁的,還非常高興。你如果溺愛他,幫助他,人家還不高興,而你溺愛人家,一天把你累夠嗆,除了丟失了孩子的優秀,還落了一身埋怨。

一位家長找到我說:她太累了,孩子不省心,一點不懂事。我教她正確使用賞識。我告訴她,以後再遇見事情,從媽媽幫你做,改變成媽媽相信你。例如:一道題不會了,以前是媽媽給你講,以後變成,媽媽相信你自己能做出來,實在做不出來,再給予指導。一旦自己做出來,就使勁表揚他。半年後,孩子從普通班考進了重點班。她說,張老師你的方法太好了,我才感覺到了做媽媽的幸福。一次週末,她生病了,孩子中午補課回來。以往,她一定起來給孩子做吃的,這次,她沒有起來。孩子回來後,問媽媽怎麼了?媽媽告訴他感冒發燒,孩子問吃藥了嗎?用不用上醫院?她說,吃藥了,先不用上醫院。然後,兒子說,我給你做飯吧。以往,她不會信任孩子的,這次她並沒有阻止,提示孩子說,冰箱裡有速凍水餃,可以煮水餃。兒子把煮好的水餃放在她床頭,並且餵給她吃。她說,她是流著眼淚把水餃吃完的。以前,總感覺這輩子太苦太累,可是這一刻,她感覺到了幸福。現在,她和兒子成為了最好的朋友,因為,只有學會賞識信任,才能成為朋友,誰也不會和小孩交朋友。

孩子為什麼沒有學習動力?家庭教育指導手冊“連載”作者:張鐵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