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打破行業融資壁壘

日前,2018(首屆)中國供應鏈金融專家峰會在北京隆重召開,與會專家圍繞“供應鏈金融藉助大數據、區塊鏈瓶頸突破”、“供應鏈金融模式演進及企業信息化轉型”等熱點議題,深層次剖析了供應鏈金融發展脈絡,化解企業實戰難題。

供應鏈金融打破行業融資壁壘

2017年10月,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文件下發,正式將供應鏈金融發展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蓋重點產業的智慧供應鏈體系。

今年4月,商務部等8個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通知》,重點提出規範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通知指出,有條件的企業可加強與商業銀行、平臺企業等合作,創新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優化供應鏈資金流。為資金進入實體經濟提供安全通道,為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提供成本相對較低、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務。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產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企業發展訴求不容忽視。供應鏈條上掌握核心資源的企業有優勢變現的需求,而代表中堅力量的中小微企業則面臨融資難、融資貴、融資險、融資亂等金融供給壁壘,痛點孕育商機,這就是“產業+供應鏈金融”強大的生存根基。

據權威機構保守估計,到2020年,中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達到20萬億。產業鏈上的核心企業憑藉其資源優勢和高信用價值,更容易獲得廉價資金,通過穩定可靠的風控體系為上下游客戶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形成更緊密的產業鏈生態圈,並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而對於資金供給方來說,也大大降低了向中小微企業放款的風險,真正實現多方共贏。

在供應鏈條上,核心企業處於強勢地位,對上下游合作企業的資信實力最瞭解,為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奠定了合作基礎。有業內人士表示,供應鏈金融平臺的創新之處在於,藉助網絡技術徹底革新了風險管理的定義與操作模式。線上供應鏈金融利用大數據畫像來分析企業還款能力,並作出決策,這是風控系統的一大進步,能夠顯著提升核心企業的管理效率,大幅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風控是供應鏈金融企業發展的基石和生命線,因此供應鏈金融企業的技術實力,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競爭優勢和發展前景。一個最明顯的變化是,供應鏈金融企業對人工智能的依賴越來越強,金融科技在客服、審核、風控、催收等領域,產生了無可比擬的優勢,對促成核心企業轉型、金融服務升級以及實體經濟飛躍發展,發揮著關鍵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