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科普

结直肠癌科普

一說到結腸癌和直腸癌,很多朋友會聞之色變,事實也是如此,我國作為結直腸癌的重災區,面臨著十分嚴峻的抗癌形勢。當然,癌症可防可治,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40%的癌症是可預防的,40%的癌症是可以及早治癒的,而20%的癌症是可以長期帶瘤生存的。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兇險的結直腸癌。

1.流行病學

在我國,結直腸癌屬於高發疾病,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趨勢。據統計,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超過20/10萬和11/10萬。北京市大腸癌年平均增長率約1.7%,較20世紀90年代增長了3倍。結直腸癌居男性腫瘤的第2位,女性腫瘤的第4位,每年發病約5000例。

隨著年齡的增長,結直腸癌發病率也在逐漸上升,30歲前發病很少,在75歲左右達到最高峰,在我國,結直腸癌中位發病年齡為58歲。其中,城市地區遠高於農村,而男性遠高於女性,城市地區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超過農村地區的兩倍以上,男女發病比率大約1.3:1。直腸癌比結腸癌多見,我國結直腸癌中直腸癌所佔的比率超過50%以上,結腸癌中右半多於左半,常見部位包括回盲部、肝曲、脾曲及直乙交界部位,而直腸癌中,超過80%的腫瘤位於直腸中下段。

2.病因學

遺傳因素是結直腸癌的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超過20%的患者中遺傳因素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據統計如果直系親屬中一人罹患結直腸癌,其發病風險增加至少3倍以上,如兩名直系親屬患癌,其發病風險上升接近10倍。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黑斑息肉綜合徵、幼年性息肉病等具有遺傳傾向的遺傳易感綜合徵是結直腸癌的重要來源,其中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P)患者50歲之前幾乎百分之百會發生癌變。

飲食因素同樣在結直腸癌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動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纖維飲食是決定性的危險因素,膽汁酸分解脂肪形成大量的致癌物質,而飽和脂肪酸同樣也是致癌的原因之一。膳食纖維對於消化道大有益處,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減少腸道垃圾的沉積,大大降低腸癌的發生概率。

一些非癌症疾病也會增加結直腸癌的發病風險。據統計,約15-40%的結直腸癌起源於結直腸多發息肉或腺瘤,其癌前病程大約5-20年,直徑大於3cm的息肉癌變率超過50%。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中有大約5%會發生癌變,當潰結病史超過30年時,癌變概率達到40%以上。

此外,一些環境因素諸如缺硒、缺鉬可能導致直腸癌的發病率明顯增加。肥胖、長期久坐缺少體育運動的人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也會大為增加。

3.臨床表現及診斷

在臨床上,結直腸癌的臨床表現複雜多變,早期患者往往沒有明顯的典型症狀,當出現明顯症狀的時候病情往往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結直腸癌最為主要的症狀是排便習慣的改變,包括便頻、便秘、腹瀉,甚至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伴有裡急後重,有的患者還會出現肛門墜脹等。而最為明顯的症狀當屬無痛性血便,大多數血便性狀為粘液膿血便,當腫瘤位置較高的時候,可能表現為果醬樣大便或黑便。由於腫瘤患者長期處於消耗狀態,常常因為不明原因的消瘦而被診斷髮現,當在短時間內沒有任何主觀原因出現體重明顯下降時,度警惕腫瘤的可能。此外,根據腫瘤位置的不同,還可能出現腸梗阻、腹部腫塊、貧血、發熱、乏力等症狀或表現。

對於早期結直腸癌(T1N0M0),建議局部切除,包括腸鏡下ESD手術及經肛門腫瘤局部切除(腫瘤大小<3cm、距肛緣8cm以內、高中分化)。術後病理T1者如果切除完整而且具有預後良好的組織學特徵﹙如分化程度良好、無脈管神經浸潤)不推薦再行根治性手術切除。如果具有預後不良的組織學特徵,或者非完整切除,推薦行根治性結直腸切除術加區域淋巴結清掃。

進展期結腸癌手術方式是相應結腸切除加區域淋巴結清掃。區域淋巴結清掃必須包括腸旁,中間和系膜根部淋巴結。對具有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HNPCC)家族史及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P)者建議行更廣泛的結腸切除術,包括全結腸切除。

6.複查隨訪及預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