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與挑戰並存 第三方支付機構躺著賺錢時代將結束

机遇与挑战并存 第三方支付机构躺着赚钱时代将结束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發佈了《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於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下稱《通知》),規定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跨境人民幣備付金賬戶、基金銷售結算專用賬戶、外匯備付金賬戶餘額暫不計入交存基數。

這意味著,原來支付機構散落在各家銀行的客戶備付金賬戶將被銷戶,轉而變成在央行開立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支付機構的客戶備付金將由央行直接進行監管。

“斷直連”配套舉措

所謂客戶備付金,是支付機構為辦理客戶委託的支付業務而實際收到的預收待付貨幣資金。有些第三方支付機構每日的備付金結餘沉澱量就能達到幾十億元甚至幾百億元,而商業銀行則需要向第三方支付機構在銀行開立的備付金賬戶支付利息,因此往往每年靠著規模龐大的備付金利息,第三方支付機構就可以“躺著”賺錢。

而央行的這份有關支付機構備付金的文件是在6月30日央行劃定的“斷直連”大限前一天發佈的,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這是“斷直連”的配套舉措。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此舉利好“斷直連”。

2017年1月份,央行發佈《關於實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從當年4月17日起,支付機構應將客戶備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機構專用存款賬戶,該賬戶資金暫不計付利息,由央行監管,首次備付金交存的平均比例為20%左右。

2017年末,央行再下發文件稱,2018年起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將由20%左右提高至50%左右。

2018年6月份,規定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

央行曾表示,如果不進行集中交存,客戶備付金存在被支付機構挪用的風險。不僅如此,一些支付機構違規佔用客戶備付金用於購買理財產品或其他高風險投資;支付機構通過在各商業銀行開立的備付金賬戶辦理跨行資金清算,超範圍經營,變相行使央行或清算組織的跨行清算職能;客戶備付金的分散存放,也不利於支付機構統籌資金管理,存在流動性風險。

機遇與挑戰並存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必須把指令原封不動地交給銀行,那麼支付機構本身淪落成傳遞指令的通道。“躺著”賺錢盈利模式結束後,未來的第三方支付必須“自力更生”。

然而,是挑戰自然也存在機遇。“斷直連”和備付金100%上繳等嚴監管之下,中小支付公司仍有業務空間。有業內人士認為,“線上、線下的商戶數量龐大,有足夠的市場,嚴監管是倒逼支付機構去做真實商戶的開發、提升支付效率、提供更好的營銷服務。”

他同時指出,“斷直連”後,支付機構的金融渠道能力迴歸到同一起跑線上,行業支付渠道的基礎設施將形成統一化和標準化,這對於一些金融渠道能力較為薄弱的支付公司來說反而是機遇,可以快速實現金融通道的完備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